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互聯網信息安全防御技術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今各個領域都非常依賴計算機,但是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大面積使用也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互聯網信息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新型網絡攻擊技術層出不窮,很多黑客為了自身利益進行網絡攻擊,竊取珍貴的資料和數據,對用戶的隱私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嚴重的還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因此解決互聯網信息安全問題迫在眉睫。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互聯網;信息安全
1互聯網信息安全問題概述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安全問題逐漸凸顯,其影響已經涉及到各個層面,如國家經濟、政治、國防和社會文化等,人們在使用互聯網的時候同樣要防范個人信息泄漏的威脅。信息安全技術發展初期,一般是以密碼作為基礎的計算機安全輔助技術,通過加密通信內容和對程序進行編碼實現加密。
2互聯網信息安全現狀
2.1缺少計算機核心技術
我國計算機技術發展水平并不高,一些大型計算機和互聯網設備、技術都要依靠國外進口,缺少計算機核心技術也是很多國家都存在的問題。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美國國家安全局能夠利用多種途徑,如使用超級計算機、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甚至勸說游說等方式,繞開或者破解目前應用較為普遍的幾種信息加密技術,竊取信息,或者和科技公司合作,在設備、技術中植入后門,竊取信息和資料等,讓世界都處于隱私信息泄漏的威脅之下。目前全球的網絡設備和技術,如路由器、計算機處理器、計算機操作系統以及計算機、互聯網的技術標準等若干核心技術都源自美國,而美國在監聽互聯網方面有著非常完備的技術體系和堅實的法律支撐,美國的互聯網技術公司、計算機設備生產企業等,都有監聽互聯網的能力和動機,給世界各國的軍事、政治、經濟和人民的社會生活信息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因此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建立了互聯網防御所用的“墻”,來保障自己國家的信息安全,并不斷發展自主信息技術。
2.2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規
在計算機和互聯網逐漸普及的今天,一些發達國家在對信息安全有全面深入的認識的基礎上,開始著手制定與國家信息安全發展狀況相符的法律法規,促進國家的信息安全在正確的軌道上順利發展。要確保國家信息安全,完善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規是基礎和必需條件,我國已經針對與信息內容、信息系統、安全產品等有關的領域制定了一些規范性文件,出臺了若干項政策和方針,但是我國信息安全法律法規從整體上看仍然不夠完善,存在諸多缺陷和問題,例如一些條文的重復、交叉或者描述不清的現象,信息技術的發展是我們有目共睹的,但是信息安全制度建設并沒有跟上信息技術的發展腳步,我國仍處于信息安全制度體系的探索階段,在引進國外先進網絡設備和技術時仍然無法保證安全性。
2.3信息安全意識淡薄
現今公司企業開始逐漸將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作為生產的核心技術,給企業公司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讓企業面臨著嚴重的安全威脅,很多單位、公司和企業都不重視信息安全,管理人員對信息安全缺乏正確且全面的認識,沒有切實做好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對于現行的制度也無法落實,重技術輕管理仍然是在很多企業都存在的現象,即使有先進的安全技術也無法發揮實際作用。
3保障計算機互聯網信息安全的策略分析
3.1打造計算機互聯網信息安全環境
保障信息安全,首先需要保障計算機硬件的安全,因此必須做好信息系統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為計算機系統營造安全的環境,計算機應該安置在溫度、濕度適宜的環境中,盡量遠離噪音源和強電磁場,使用優質的電源確保能為計算機持續提供穩定的電流,計算機工作過程中應該做好定期檢查和日常維護,檢查計算機是否接地良好。重點保護部門和單位的電磁信號,防止被不法分子使用設備截獲。如果計算機系統和設備非常重要,必須建立完善的防盜報警設施,防止計算機或者設備被盜,造成信息資料丟失的問題。
3.2采用多種方式保障信息安全
除了保障計算機硬件安全,還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信息數據加密,確保信息在傳輸過程中不被截獲或者破解,目前數據加密技術有很多種,基本能夠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機密性。網絡信息認證是用來認定信息交互雙方身份真實性的技術,將密鑰加密技術和數字簽名技術結合起來,對簽名人身份進行科學規范的鑒定,對信息傳輸的過程進行監控,保證信息、文件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3.3做好病毒防范工作
木馬和病毒是威脅信息安全的一大因素,計算機病毒和木馬具有隱蔽性的特點,能夠隱匿在計算機系統中,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自我復制和傳播,感染計算機中的文件,最終造成系統破壞,還會造成用戶信息和隱私泄露的問題。因此必須使用殺毒軟件定期掃描和殺毒。在計算機的日常使用中,也要注意不隨意下載不知出處的軟件或者盜版軟件,定期備份重要的數據和資料,運行來源不明的文件或者程序前必須先殺毒,良好的習慣才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法則。
3.4提高信息安全意識
使用計算機和互聯網時要保持良好的使用習慣,不在自己的計算機上保存網站密碼或者私人信息,來源不明的郵件或者包含內容不詳附件的郵件不能打開,使用QQ等通訊軟件聊天時,不輕易接受陌生人發送的文件和程序等,為計算機設置具有一定復雜度的密碼,在轉售、報廢計算機前一定要將計算機內的數據和信息全部清除。
主要參考文獻
[1]嚴梅,毛玉明.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技術[J].電信科學,1997(12).
作者:金黎陽 單位:中國石油大慶油田信息技術公司北京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