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語境的電視新聞報道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些年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越來越多領域都得到了廣泛應用,信息網絡化時代進程加劇,我國媒體發展也不斷與時俱進,和人們生活聯系更為密切。傳統電視媒體受到了巨大沖擊,對于傳統媒體從業者而言,如何把握住時代機遇,迎接挑戰是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本文對新媒體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電視新聞報道在新媒體背景下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電視新聞報道;新媒體;策略
智能手機、移動設備的普及,拉近了人們和社會熱點之間的距離,傳統媒體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人們接受新聞的渠道變得更為多樣化,不再局限于守在電視機旁收看新聞節目,通過智能手機就能及時了解到最新信息。電視新聞媒體需要順應時展潮流,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創新,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迎合大眾,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
一、新媒體概述
(一)新媒體的概念新和舊是相對的,傳統媒體就是利用雜志、報紙、電視、廣播等向大眾傳播信息,而新媒體是以互聯網、計算機、移動設備為技術支撐,擁有更多樣化的新聞傳播方式來實現信息傳播,是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
(二)新媒體的優勢新媒體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傳播方式的改變。傳播媒體主要扮演單方面傳播的角色,而新媒體加強了人民群眾的參與感,能夠讓群眾通過手機就參與到社會輿論中,成為消息的傳播者、監督者,能夠讓群眾更全面的了解到事情的始終,且擁有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還可以發表自己對事件的看法;2.傳播內容更為豐富。新媒體出現的時間并不長,在過去,傳統媒體很長一段時間都扮演信息傳播者的角色,具有一定有點,例如權威性較強,更容易獲得群眾信任等,但其傳播內容較為單一,新媒體豐富了信息內容,且新媒體工作者并不局限于記者、電視臺工作人員,人人都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身邊的故事上傳到網絡,被更多人看見。新媒體內容的多樣性是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3.表達方式更為多樣化,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文字和圖片,可以通過音頻、視頻、特效等形式,吸引更多人注意,使電視新聞報道更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氣息。
二、新媒體對電視新聞報道的沖擊
(一)使電視新聞報道的互動性更差電視屬于傳統新聞傳播媒體,和當下流行的新媒體相比,不管是在傳播流程還是傳播方式上都顯得較為落后。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情況下,人們越來越傾向于使用新媒體,主要在于新媒體提供了更多便利性,在利用手機、電腦傳播新聞時,群眾可以看到最新信息,而電視新聞具有明顯的滯后性,且在利用新媒體的同時,人們能夠及時參與評論和反饋,新聞傳播者也能夠和廣大群眾進行交流,這是電視媒體無法與之相匹配的。即便電視媒體也有和觀眾連線的環節,通過打電話的方式和群眾進行溝通,但該方式依然存在較大缺陷,無法讓所有群眾都參與其中,新媒體的蓬勃發展進一步削弱了電視媒體和群眾之間的互動。
(二)電視新聞的觀眾群體變小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給人們溝通方式也帶來了巨大沖擊,以前人們只能通過面對面進行交流,現如今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夠解決吃飯、購物、聊天、學習、工作等各種問題,新媒體也正在進一步擠壓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在以前,人們了解新聞的方式主要為廣播、報紙和電視,在21世紀,人們獲得新聞資訊的方式更為多樣化,現如今人們使用電視觀看新聞節目的頻率大大降低。這就充分說明,電視媒體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電視新聞的受眾面不斷減小。
(三)人們觀看電視新聞的時間減少一般來說電視新聞節目播出的時間都較為固定,一旦錯過了直播時間就只能觀看重播,而重播又無法充分展現新聞實時性的特點,觀眾很可能錯失重要資訊。不僅如此,電視新聞報道也有先后順序,不是每條新聞都能夠吸引觀眾注意力,大部分觀眾都只關注感興趣的話題,但又不想從頭看到尾,電視新聞節目的局限性就充分暴露出來。但新媒體就不存在這點缺陷,網絡媒體不會受到時間、地點的約束,人們能夠隨時隨地拿起手機接收新聞信息,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這就能夠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人們可以利用微信、微博、抖音、貼吧等多樣化的形式,精確搜索關鍵詞,當前群眾也更為依賴新媒體。
(四)電視新聞報道傳播模式落后和新媒體相比,電視新聞媒體在新聞傳播模式方面顯得較為落后,新聞傳播創意不足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現如今電視節目都是主持人單方面傳播,在電視畫面中也只能看到主持人的形象,而很少有和新聞本身有關的實時畫面,部分新聞電視臺會采用和現場記者連線的方式,但會受到電視信號的影響,也不乏有和現場記者連線失敗的情況,而新媒體就不會出現類似問題,人們能夠在網絡上查找到非常多和新聞事實有關的內容,這進一步放大了電視新聞報道的局限性。
三、電視新聞報道在新媒體背景下的發展策略
(一)拓寬新聞報道形式新媒體的優勢就在于形式的多樣性和內容的豐富性,電視新聞報道想要獲得更穩定的受眾群體,可以先從豐富報道形式做起,這也是電視新聞媒體想要取得更好發展所必須要采取的策略。在新媒體語境下如果依然故步自封,無法展現生動的新聞報道,讓觀眾沒有良好的觀看體驗,勢必會流失更多觀眾。電視新聞報道需要結合數字化媒體和信息技術,可以利用網絡直播的方式,讓觀眾擺脫電視的束縛,利用手機就能在任何地方觀看新聞節目,且可以在新聞報道中加入視頻、音頻,豐富表現形式,讓新聞報道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是通過講故事或采訪的形式,吸引觀眾注意力。
(二)豐富報道內容新媒體的新聞報道內容更加多樣化,電視新聞也可以效仿這種模式,將發展重點放在優化新聞報道內容方面,只有做出高質量的內容,才能夠吸引更多觀眾。隨著新媒體的普及,人們獲取新聞的方式更加多樣化,且網絡上充斥著大量虛假信息,人們難以分辨真假。電視新聞報道正好可以利用新媒體這點缺陷,進行有選擇性的報道,且電視媒體天然擁有權威性強的特點,能夠獲得更多觀眾的信任。電視工作者需要展開市場調查活動,對觀眾喜好進行調查,篩選出觀眾更感興趣的內容,不僅如此,還需要進一步拓寬信息來源渠道,獲得更優質、更穩定的新聞資源,提升新聞采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實時熱點進行剖析,做出自己的風格,獲得更穩定的觀眾群體。
(三)提升電視新聞報道的傳播速度傳統電視報道所需要的流程較為復雜,制作一期新聞節目所需要的成本較高,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電視新聞報道可以創新發展策略,和新時代下的技術進行整合,優化新聞體制,創新新聞采集機制,充分利用新聞資源,提升新聞信息的傳播速度,還能夠為電視臺節省大筆成本。
(四)加強電視新聞報道的互動性在新媒體語境下,電視新聞報道還需要解決互動性差的問題,盡管有電話熱線環節,但能夠真正參與其中的觀眾畢竟占少數,因此可以利用新媒體優勢,加強和觀眾的互動和連線,同時還需要保持反饋渠道暢通,讓觀眾能夠對新聞內容本身進行評價,或對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提出寶貴意見。例如可以建立電視新聞的專屬網站,開通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等,不僅如此,近些年春晚中也加入了搶紅包環節,這就是傳統電視媒體向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標志,地方電視臺也可以采取這種方式,吸引更多用戶的注意力,讓廣大群眾都能夠參與其中,滿足觀眾互動的需求。
(五)打造品牌主持人隊伍電視新聞報道信息更加有序,也更為規范,不管是在新聞編排還是播出時間方面,都是經過精心策劃,其實本該獲得更為穩定的觀眾群體,但是受到了新媒體的沖擊。電視新聞報道要弄清自身的定位,充分發揮其優勢,形成自己的特色,可以和其他企業一樣,樹立品牌意識,給觀眾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主持人是和觀眾交流最多的人,也是電視新聞報道質量的關鍵因素,可以從這方面入手,不斷提升主持人的專業素質,給予主持人一定自由發揮的空間,不要讓其成為只會背稿子的機器人??梢云赣脤I素質高、擁有個人魅力的主持人,打造節目品牌效果,吸引更多觀眾。
結語
總而言之,新媒體已經滲透到了人們日常生活、工作的點點滴滴,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沖擊,電視新聞報道想要獲得穩定發展,不被社會淘汰,就需要順應時展潮流,在新時代下加強和新媒體的聯系,借助先進技術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不管是新媒體還是傳統電視新聞媒體,都需要以滿足人民群眾對新聞的需求為主,各媒體之間需要取長補短,相互學習,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促進中國新時代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婷.分析新媒體語境下電視新聞的報道策略[J].電視指南,2018(13):164.
[2]張文心.新媒體語境下電視新聞報道的問題和策略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8(08):30+32.
[3]林大偉.電視新聞報道在新媒體語境下的發展策略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18,9(08):146+249.
[4]孫筱梅.電視新聞報道在新媒體語境下的策略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8,2(10):130.
[5]陳兆婷.電視新聞報道在新媒體語境下的策略分析[J].電視指南,2018(05):133+135.
作者:張建 單位:濟寧市兗州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