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媒介融合下的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需要廣播電視新聞在傳播過程中做好創新工作,以提升公眾的關注度。本文主要是針對新時期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發展進行深入分析探討,旨在全面提升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質量,為之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媒介融合;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發展
一、媒介融合概述
1.媒介融合定義
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提出,新聞傳媒行業通過先進技術手段的幫助,將在未來逐漸走向融合發展的格局。媒介融合的快速發展就是借助科學技術的力量,但是由于當前針對媒介融合的研究角度不同,因此對于媒介融合還沒有一個完全一致的定義,暫時將其定義為通過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不同的媒介融合在一起的形式。
2.媒介融合的類型
①技術融合。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媒體的發展。從技術應用的角度上進行分析,在對新聞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媒體數字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實現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傳統新聞制作的過程中,從信息采集到后期制作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但是在數字技術的支持下,有效縮短了從信息采集到制作之間的時間成本。技術在媒介融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縮短了不同媒介之間的距離。②業務融合。在媒介融合的過程中將電視媒體和新媒體有效融合在一起,電視節目的播放模式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這樣的方式提升了新聞的時效性,也有效拉近了受眾和新聞之間的距離。在傳播過程中,新聞媒介逐漸形成了多種形式,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文字和圖片,而是將多種形式有效融合在一起,真正實現融合。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現狀分析
1.內容質量不高
在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新聞信息傳播渠道開始呈現多元化的格局,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社交平臺和短視頻平臺都能實現新聞信息的快速傳播,但是在實際傳播的過程中有部分內容未經認真審核,單純為博取觀眾關注或吸粉。另外,部分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為了吸引公眾的注意力會大量刊發信息,不符合節目定位,對節目形象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部分廣播電視節目以創新為旗號在節目中亂用網絡流行語,盡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節目的趣味性,但是過度使用網絡流行語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節目的權威性,有損節目的公信度,導致電視節目內容質量下降,長此以往會對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2.同質化現象嚴重
在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過程中,從新聞信息的采集到新聞節目的制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憑借自身的壟斷地位,可以確保新聞的覆蓋率。在現代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信息傳播的渠道逐漸呈現多元化的局面,新聞信息更新的速度也在不斷提升,這對傳統電視新聞節目的時效性造成了一定的沖擊。部分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為了確保自身信息傳播的時效性,會通過添加點評的方式來吸引受眾關注,但時評類新聞節目大量存在,會導致廣播電視新聞市場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浪費現有的電視資源。
3.缺乏對數據技術的應用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數據技術開始出現,通過數據技術能夠實現對新聞信息的整合,為廣播電視新聞的傳播提供有利條件。但是就當前現狀分析,在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過程中數據技術并沒有得到廣泛應用,缺乏有效的結合模式。
4.缺乏創新人才
基于媒介融合背景,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要想實現更好發展就必須打造優秀人才隊伍,確保人員具有創新能力和技術能力。但是就目前現狀來說,在廣播電視新聞制作的過程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仍然存在高素質專業人才匱乏的問題,各媒體單位針對現有的人才隊伍沒有進行相關的知識技能培訓,導致從業人員的能力和水平停滯不前,不能滿足時展需求。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發展策略
1.實現節目質量的提升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帶來了新挑戰,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廣播電視新聞就必須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結合自身的工作需求和發展目標,在節目制作中加入更多的創新元素,以提升電視新聞節目質量。在信息時代,大數據成為關鍵詞,基于大數據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在傳播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優勢,將傳統媒體和現代科技有效結合在一起,給受眾眼前一亮的感覺。在信息時代,隨著網絡文化的盛行,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在制作的過程中可以加入適當的現代元素,但是也要充分把握內容的合理性,避免低俗內容出現。
2.實現節目形式的創新
基于媒介融合背景,在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的過程中,可以將新媒體技術優勢充分利用起來,創新節目形式和內容,促進新聞傳播的發展。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內容較為固定,這樣就不能充分發揮電視節目的特色,還有部分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始終播放相同形式的內容,難以吸引人。基于此,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制作者要對自身的工作觀念進行創新,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優勢,有效提升電視節目的生動性和靈活性,吸引受眾的注意力,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公信力,為新聞傳播的發展提供良好保障。
3.拓展推廣方式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節目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加,要想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生存下來,不僅需要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還需要拓展廣播電視新聞的推廣方式,逐漸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品牌。不僅依靠自身官方網站,還可以借助社交平臺和短視頻平臺進行推廣,多方聽取、采納受眾的建議,針對節目的內容和受眾進行互動,從而拉近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和受眾之間的距離,真正實現節目影響力的提升,促進廣播電視新聞的發展。
4.強化隊伍建設
媒介融合時代,對媒體從業人員的要求在不斷提升,不僅需要現代媒體行業的人員對社會事件具有較高的洞察能力和充分挖掘分析信息的能力,還需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和網絡知識,有效處理新聞信息,以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的傳播質量,提高節目的收視率。因此,在當前階段廣播電視臺要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相關的知識技能培訓,為從業人員提供學習和進修的機會。在從業人員隊伍建設的過程中可以聘請信息技術方面的專家為內部人員進行現場指導,提高媒體從業人員的信息素養,提高新聞工作者面對各種媒介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和生產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應能力。此外,媒體從業者要利用好身邊的主流權威媒體和學習平臺,自覺提高媒介信息素養,不斷增強信息免疫力。和人體免疫力類似,信息免疫力可以幫助人們自覺抵制一些網絡負面信息和虛假信息,筑牢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線。目前,互聯網和移動網絡平臺上有越來越多的有關媒介信息素養的學習資源,公眾可以通過網絡獲取。比如中國大學MOOC(又稱“慕課”)課程就有《信息素養與實踐》《信息素養:效率提升與終身學習的新引擎》《信息檢索》等,“學習強國”等在線開放教學平臺已上線了十余門信息素養類課程,這些資源不僅可以幫助學習者有效提高媒介信息能力,增強信息免疫力,而且可以幫助其增強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個人媒介信息素養的提升是不斷學習、不斷提升的動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個信息海量增長的時代,新聞工作者需要始終保持開放的、積極的、虛心的學習狀態,建立起終身學習的理念。
四、總結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媒介融合為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因而,廣播電視新聞節目要打破傳統模式,在形式和內容的制作上融入創新理念,提高媒體從業人員的信息素養,構建專業的人才隊伍,只有這樣才能使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真正滿足受眾需求,實現公信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黃海玲.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發展策略探析[J].采寫編,2020(02):56-58;
[2]洛絨志瑪.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發展[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19(17):63-64;
[3]吳紅霞.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創新發展的路徑選擇[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01):139+177;
[4]周穎頻.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發展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8(19):67-68.
作者:王晗 單位:許昌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