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戲曲教學劇目排練課的重要意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院校設立的最初目的是向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優秀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隨著教育改革工作的開展落實,高職教育教學模式得以豐富,高職教育在教育市場中的競爭力大大提升。本文首先對劇目排練課特點進行闡述,同時對高職戲曲教學中開設劇目排練課程的意義進行研究,其次對高職戲曲教學中開設劇目排練課程存在的阻力進行分析,最后對高職戲曲教學中劇目排練課的高效開設路徑進行探究,旨在強化高職學生的戲曲專業技能,推動高校戲曲教學活動的良性開展。
【關鍵詞】高職;戲曲教學;劇目排練
現階段,高職院校開設的劇目排練課程相較于以往的教學情況而言,教學水平以及教學條件得到了質的飛躍,但隨著各大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戲曲專業學生的競爭壓力逐步增加,部分學生甚至在戲曲作品中沒有什么戲份,導致學生對于戲曲專業知識的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對于學生個人專業能力的提升極為不利。因此,需要在高職戲曲教學中增設劇目排練課程,提升高職院校戲曲教學活動的開展質量。
一、劇目排練課
劇目排練課是教師根據專業課程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進程,以劇目為依托組織學生進行排練學習,讓學生通過劇目排練活動逐步進入戲曲創設情景,感受戲曲人物的情感,對學生的吐字發音、唱腔、身形、步法等專業技能進行練習提升的課程,可以實現對學生戲曲綜合素養的有效培養。劇目排練課程具有以下幾個特征:第一,將課程活動的掌控權交還給學生。在劇目排練課開展過程中,學生根據課程內容自主地開展排練活動,借助排練活動對劇目中的戲曲知識進行學習,不斷提升學生自身的戲曲專業技能,有助于實現高職戲曲的教學目標。第二,從學生興趣出發。劇目排練課以學生的個人興趣為基礎,因此在劇目排練課活動中,學生排練劇目的積極性相對較高,在寓教于樂的環境中讓學生將戲曲知識與戲曲技能有效串聯。第三,師生互動性強。劇目排練課開設過程中,教師作為劇目排練課的規劃者、學生排練活動的輔導者,需要積極參與到學生劇目排練活動中,糾正學生在戲曲劇目排練中出現的問題,提升高職院校戲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二、高職戲曲教學中開設劇目排練課程的意義
第一,可有效調動學生的戲曲知識、技能學習積極性。劇目排練課程活動的開展主體為學生,學生在戲曲劇目排練過程中需要利用自身的知識技能再現劇目情景,轉變以往傳統戲曲知識的灌輸式教育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戲曲知識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排練活動中學習戲曲專業知識,提升學生的戲曲專業技能,最終達到培養高職學生戲曲核心素養的教學目的。第二,有效充實高職戲曲教學內容?,F階段高職院??砷_展的戲曲教學內容存在一定的限制,但是學生能夠練習的戲曲劇目種類較為豐富。在高職戲曲教學中開設劇目排練課程,可以豐富高職戲曲教學內容,將其作為高職院校的補充教材內容,對高職院?,F有的戲曲教育資源進行優化,讓學生在劇目排練課程中體悟戲曲文化內涵,練習戲曲劇目中人物的儀態、唱腔,直觀感受戲曲人物的情感,大大提升學生學習戲曲知識的效率。第三,可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頻次。在高職戲曲專業的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師生互動頻次相對較低,在劇目排練活動開展期間,教師可通過觀察學生的動作、儀態,對學生進行專業性指導,對學生錯誤的發音以及身形步法進行指正。在高頻率的師生互動下,能夠提升戲曲教學的指導質量。劇目排練課程是以戲曲教學為基礎的,因此教學內容的開展具有說服力,學生對于基礎知識以及戲曲技能的理解更為透徹。此外,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練習實況進行教學方案的調整規劃,提升教學設計的針對性,為高職院校戲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三、高職戲曲教學中開設劇目排練課程的阻力
在劇目排練課程開展過程中,學生的課程參與積極性相對較低。高職教師雖然采用劇目排練活動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但是仍未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制約,學生在劇目排練活動中一味地模仿,導致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最終影響戲曲教學實踐工作的開展質量。同時,高職戲曲教學排練模式較為單一,教師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形成了極具個人風格的教學習慣,教師在熟練掌握某一教學模式后,為了能夠充分把控戲曲劇目排練的節奏,常常采用同一種教學方法。此外,高職教師在劇目排練過程中為確保系統性規劃,并未充分發揮劇目排練課程的戲曲教學有效性,最終導致課堂教學效率無法有效提升。
四、高職戲曲教學高效開設劇目排練課程的路徑
(一)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劇目排練課程開展過程中需要構建和諧、民主、高效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戲劇排練的積極性。傳統模式下戲曲教學活動的開展大多是以模仿教師唱腔、身法為主,雖然能夠保證戲曲教學開展的有效性,但學生的學習存在機械化、程式化的問題,學生無法體悟戲曲的精髓,對于高職戲曲教學效率的提升極為不利。高職院校開設的劇目排練課程,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專業能力,將學生分為若干個排練學習組,采取以強帶弱的形式,讓專業能力強的學生幫助專業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進入排練情景,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劇目排練活動,避免出現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一味追求速度忽視排練質量的情況。在開展以組為單位的劇目排練活動時,學生可不斷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通過互助、探討、練習提升學生的劇目排練質量,讓學生在順利完成課程教學目標的同時,還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
(二)創新高職戲曲教學開展模式劇目排練活動可促進高職戲曲專業的教學模式創新進程。劇目排練課程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期間需要摒棄傳統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確保劇目排練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開展。此外,教師為了培養高職學生的“工匠精神”,實現對戲曲文化的有效傳承,可在校園內組織學生開展“戲曲文化藝術節”等活動,鼓勵戲曲專業的學生積極參與,通過將學生感興趣的劇目設置成校本化的劇目排練課程,補充課程教材資源,有效提升戲曲教學質量,增加學生學習戲曲專業知識的信心。教師在進行戲曲賞析教學活動時,可以利用信息設備帶領學生觀看經典劇目,采取“議題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分享自身的劇目欣賞感悟,激發學生的戲曲思維,讓學生將自身的思想情感與觀看的劇目內容相結合,深入理解戲曲劇目所表達的內涵,找準劇目排練的切入點,利用戲曲知識以及戲曲技能解決劇目排練中存在的問題。此外,教師可組織戲曲專業的學生到地方劇社,在專業演員的指導下幫助學生加深對排練戲曲劇目的理解,實現對學生戲曲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三)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劇目排練活動的開展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著積極意義。教師在開展劇目排練課程期間,需要從劇目背景、人物關系以及思想內涵等內容出發,讓學生充分了解相關的戲曲文化知識,有效提升學生的戲曲文化素養。在學生排練戲曲劇目期間,教師可以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調整自身的肢體狀態、發音位置以及身形步法等,讓學生充分掌握戲曲專業知識和技能。此外,教師在排練劇目活動中,可有效踐行“研學后教”的教學理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戲曲的積極性,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進行指導,提升劇目排練課程開展的教學質量。
(四)有效提升劇目排練活動開展的有效性在劇目排練活動開展前期,高職院校的戲曲專業教師需要明確劇目排練課程的教學目標,以此為基礎進行教學資源的調配。同時教師需要構建完善的劇目排練評價體系,在評價學生戲曲知識掌握情況以及技能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增加對學生戲曲綜合表現能力的評價機制,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在劇目排練以及戲曲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五)幫助學生樹立戲曲學習信心部分高職院校的戲曲專業學生,在初入院校前對于戲曲專業的了解程度相對較低,部分學生是在進校學習一段時間后才對戲曲專業有初步了解。學生認為戲曲專業的就業前景并不明朗,因此無法對戲曲專業產生學習興趣。為了提升學生劇目排練的積極性,教師可帶領學生觀看國內優秀的劇目,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對于優秀劇目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讓學生感受到戲曲專業學習的價值意義,讓學生深受觸動繼而轉變自身對戲曲專業的看法,堅定學生學習戲曲的信念,讓學生始終處于較為積極的學習狀態,繼而能夠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
(六)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作劇目排練活動中,劇中角色多樣,在進行角色分配時,可先讓學生對劇目內容進行研究,并通過表演比賽的形式來確定角色。在專業技能知識比試過程中,可鍛煉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學生的斗志和學習積極性。學生在戲曲排練表演過程中難免會遭遇挫折與困難,極易出現焦慮情緒,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需要及時對其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重新尋找角色定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重新塑造角色。為此,在劇目排練過程中,教師需要引領學生進行自主創作,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職戲曲教學中開設劇目排練課程,可調動學生的戲曲知識學習、戲曲技能練習的積極性,有效提升高職院校戲曲教學質量,培養戲曲專業學生的戲曲素養。
參考文獻:
[1]黃凌霆,楊媚,張帆濤.傳統戲曲教育背景下音樂劇教學之本土化探析——以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為例[J].戲劇之家,2020,(20):23-24.
[2]李克玲.戲曲鑒賞教學的“踐”與“思”——以“百戲之祖——昆曲”的教學為例[J].中小學音樂教育,2020,(06):31-33.
[3]姚英姿.面向舞蹈表演人才培養的劇目排練課程建設[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33):152-153.
[4]王家元.“評價”與“引導”才是開啟表演之門的鑰匙——戲劇表演專業表演課的教學方法探討[J].四川戲劇,2018,(03):189-192.
[5]洪燕.劇目排練在音樂劇人才培養中的作用——以<中國蝴蝶>排演為例[J].參花(下),2017,(11):102.
作者:丁曉全 單位:安徽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