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化建設中的信息技術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檔案館館藏檔案信息化建設中信息技術的應用
1.圖像處理技術。館藏圖像檔案的信息化建設主要是對檔案圖像的顏色和空間進行離散處理,將館藏圖像檔案實施信息化建設的步驟主要包括圖像采樣、圖像量化和圖像壓縮編碼三個步驟。(1)檔案圖像采樣。館藏檔案圖像采樣指的是將處于二維空間上的像素數據信息轉變為一系列離散數值的過程。在圖像采樣過程中,將其水平和豎直方向等間距地分割成為一個個微小的矩形區域,并使其成為像素點。檔案圖像中的色彩越豐富、畫面結構越復雜,其采樣后的像素值越高,因此,在實際館藏圖像檔案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應該按照相關規定和需要對其像素加以限定。(2)檔案圖像量化。館藏檔案圖像的量化指的是將圖像灰度樣本和彩色樣本進行離散處理。圖像量化的本質是將檔案圖像采樣之后的灰度和彩色樣本劃分成為多個區域,將處于同一個區域中的圖像樣本以某一個數值進行表示,檔案圖像量化后的數字需要以二進制形式表示,其二進制字長越大,表示越能將檔案圖像的原始顏色反映出來,但也存在不利于存儲的弊端。(3)檔案圖像壓縮。館藏檔案圖像的壓縮是將數據量龐大的圖像采用編碼技術進行整體壓縮,靜止的檔案圖像壓縮編碼包括有損壓縮和無損壓縮兩種,無損壓縮編碼又包括分形壓縮編碼、預測壓縮編碼和子帶壓縮編碼等;有損壓縮編碼包括哈夫曼編碼、行程編碼等。
2.安全技術。館藏檔案的信息化可以利用互聯網為用戶提供在線查詢服務,但是,館藏檔案中的個人隱私安全保障問題也不容忽視。館藏檔案的信息化建設采用的是前端控制思維模式,提前確定館藏檔案的保密范圍和開放范圍,根據不同的館藏檔案類型加強管理,彌補信息技術的各種缺陷,防止外界非法入侵者利用互聯網對檔案信息資源發起攻擊。(1)防火墻技術。防火墻技術應用于館藏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主要是通過互聯網建立網絡監控系統,在不同網絡之間架構網關,用來檢測全部通過防火墻的數據信息,凡是符合規定和限制的數據信息則可以通過防火墻,不符合限制的數據信息被攔截在防火墻外。通常情況下,防火墻主要歸納為三種,一是包過濾防火墻;二是雙宿網關防火墻;三是屏蔽子網防火墻。(2)信息加密技術。信息加密技術應用于館藏檔案信息化建設中,主要是對檔案數據文件的安全設置進行有效控制,保證檔案信息在網絡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通常情況下,信息加密技術與防火墻技術配合使用,將檔案信息通過加密技術進行編碼轉換之后,在網絡傳輸過程中顯示為亂碼信息,以此提高館藏檔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防止非法入侵者攔截獲取檔案信息。信息加密技術按照不同作用分為密鑰管理加密技術、數據傳輸加密技術、數據存儲加密技術和數據完整性加密技術。(3)身份認證技術和信息識別技術。網絡環境下,為了能夠有效控制用戶的合法身份,保證合法用戶通過授權之后可以訪問館藏檔案信息資源,必須對其身份進行安全認證。身份認證技術主要是利用相關表示鑒別用戶身份,防止非法用戶進入館藏檔案信息資源系統,信息識別技術分為密碼識別方式、生物識別方式等,與身份認證技術共同保障了館藏檔案信息資源的安全。
3.可存取技術。(1)仿真技術。通過仿真技術可以將檔案館落后的軟硬件重新運行啟動,使原始的軟硬件均可以繼續使用。利用仿真技術雖然可以將落后的館藏檔案信息化資源轉化為可讀取的資源,但在實際檔案館建設工作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例如軟硬件兼容性較差、自身耐用性較弱等。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利用反正技術制作能夠執行落后軟硬件系統的方法并不可靠,而且,仿真技術要求專業機構開發設計,普通的檔案館難以隨意應用。(2)拷貝技術。拷貝技術指在傳統落后的信息環境下對館藏檔案信息進行重新寫入,防止由于檔案信息載體發生變化而丟失數據信息。拷貝技術是保障館藏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方法,存儲檔案信息的硬盤、磁盤都采用了拷貝技術。但是,拷貝技術難以保證隨著軟硬件系統的更新檔案信息的安全可靠,而且,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軟硬件系統的過時落后隨時引發傳統檔案信息存儲介質不可用。(3)轉換技術。轉換技術指的是將不同格式存儲的館藏檔案信息轉化為統一標準格式,便于檔案館的管理和應用。目前,檔案館所處的技術環境通常是多種媒體共存的形式。因此,館藏檔案信息的建設存儲采用的都是HTML、SGML等標準格式,檔案館館藏檔案的信息化建設采用統一的標準格式有利于對其進行統一管理和開發利用。
二、檔案館館藏檔案信息化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
1.規劃館藏檔案信息化建設方法。根據檔案館館藏檔案文獻的特征來說,對館藏檔案信息化建設帶來很多問題,對其采取的信息技術方式也增加了一定難度。館藏檔案的信息化建設主要是采用信息技術將圖像、文字等轉化為電子形式,通常情況下采用圖像掃描、數據采集等方式。但是,館藏檔案大部分是手工書寫的,在信息識別過程中存在困難,尤其是古今字、繁體字、簡體字等各不相同,同時包含了大量歷史典故等信息,給館藏檔案的信息化建設增添了大量工作,難以恢復檔案的原始面貌,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也容易出現諸多錯誤。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建立專家小組團隊,統一進行籌劃安排,制定館藏檔案信息化建設有效措施,充分保障信息化建設的進度。
2.館藏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標準規范。(1)網絡建設標準。檔案館館藏檔案信息化建設的資源需要一個規范標準的互聯網環境。因此,網絡建設的標準必須包括網絡傳輸平臺建設標準,以及網絡信息資源傳輸標準等。(2)檔案管理標準。檔案管理標準的制定應該充分保證館藏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科學發展,提高檔案館館藏檔案信息化建設的質量,主要包括檔案管理制度、檔案信息維護制度和專業人員管理標準等。(3)信息安全標準。信息安全標準是為檔案館館藏信息資源共享提供安全網絡環境的重要部分,用以保證館藏檔案信息的有效管理和開發利用。充分保證館藏檔案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按照相關標準有序進行。
3.檔案信息數據庫問題的若干對策。(1)加強館際協作。由于不同檔案館的館藏檔案規模和種類不盡相同,在數據庫建設需求方面也存在差異。因此,檔案館應該根據本館的實際需求和經濟能力選擇數據庫建設,由此便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數據庫系統,導致檔案信息資源無法實現有效共享。檔案館應該充分加強館際協作,相互了解各自檔案館的館藏檔案特點,積極溝通合作,堅持統一規劃,實現數據庫系統的標準統一。(2)協調人員合作。檔案館在開發建設數據庫系統時,通常都會選擇專業軟件公司,雖然專業軟件公司在開發建設數據庫系統過程中能夠保證專業規范,但是相對缺乏檔案理論知識;還有一部分檔案館會安排檔案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開發設計數據庫系統,但這部分工作人員由于缺乏專業知識,難以充分保證數據庫系統的質量。由此,檔案館應該安排本館檔案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與軟件公司共同開發設計數據庫系統,結合本館實際情況制定相關技術標準,全面開發建設科學合理的檔案館館藏檔案數據庫系統。綜上所述,檔案館館藏檔案信息化建設涉及多種信息技術,隨著科學技術不斷更新,社會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也逐漸加快,館藏檔案的信息化建設需要多種信息技術結合使用,相互彌補缺陷,由此可見,信息技術是保障館藏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關鍵部分,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樊莉麗 單位:九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