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相互融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的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二者之間的滲透是需要融合點來實現的,其根本的價值更是體現出學校與企業合作促進人才培養、對企業文化進行傳播的基本方針。本課題中將針對二者沒有完全深入的前提之下,基于融合的具體原因,進一步地提出如何提高企業文化傳播的宣傳力度,以此來更好地實現和促進高職校園與企業文化的互相借鑒,發揮高等院校的力量,以職業性發展為根本,提高自身的文化特色方針路線建設,真正意義上實現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二者之間的滲透及融匯。
關鍵詞:高職校園文化;企業文化;融匯
高職校園與企業之間進行合作對于進一步促進職業教育來說具有現實作用和意義。高職校園與企業之間不單單是實現高職院校的硬件層面以及技術層面的彌補,做到雙方資源的共享。更應該實現高職院校與企業質檢軟件方面的互相融匯和結合,從根本上實現高職院校從單一的培養技能到實現觀念的有效的升華,通過對職業單一的認識和理解不斷的深入對職業的發展歷程的理解,實現從單一的技能培養到整體職業能力適應以及職業操作的全面提高。
一、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匯
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進行滲透和融匯,重點就是為了更好的實現校園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將高職校園中的學生更好轉變成為企業中的人員,為了能夠更好的實現這一發展目標,在實踐之中需要我們進一步對謀求二者之間的滲透的關鍵點做出探究,融匯的方式則成為了二者之間如何滲透的核心,下面我們就通過進一步的討論和研究來了解。首先,這兩種文化都是歸類于亞文化的范疇之中,都是對傳統文化做出的繼承,并且做出的革新及創造。不管是高職校園文化還是企業文化二者之間都存在傳統文化的跡象,文化在和現實之間進行融合以后,通過對不同的文化創新及繼承,來對傳統文化做出了整合及改革。其次,這兩種文化之間也都是存在相同的價值取向,都充分的體現出了對于人們思想、態度、行為等等諸多因素的整合。兩種文化都是通過精神意志理念來對人進行影響,促進人的觀念逐步地向信念和意志來進行轉變,實現精神力量。另外兩種文化還都是通過凝聚力的展現來實現對人們精神力量的提升,向人們灌輸了應該具備凝聚力的思想。最后,這兩種文化都充分的體現出了技能性及職業性的特點。高職校園作為對學生進行技能培訓的載體,而企業是為職業人群提供就業的載體,也正是基于二者之間互相關聯的關系,也就充分的實現了融匯,更好的實現了為我們國家建設做出更多的貢獻。
二、兩種文化沒有能夠徹底滲透的原因分析
(一)企業過分追逐利益最大化,忽視企業文化的建設
隨著社會經濟的穩步發展,市場體系之中的競爭壓力也隨之加大,各個行業和領域之間都在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所以,作為企業也開始不斷謀求利益的最大化,在市場體系之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業也更是數不勝數,企業的發展更多的也都將重心放在了經濟利益層面中,而對于企業文化的建設以及傳播,基本都沒有形成觀念和意識,甚至已經將企業文化的建設早就拋在了九霄云外,根本沒有對企業文化形成觀念和意識。
(二)高職校園忽視對于學生進行企業文化的引導
在這里所指的學校并非全部都是指高職院校,還囊括了承辦職業技能教育以及基礎教育的學校。作為高職的學生在接受基礎教育的過程中,作為高職院校自身能夠提供給學生的專業性領域的常識以及服務知識等等方面都是有限的,對于學生責任感以及團隊榮譽感等等鍛煉的機會更是微乎其微。另外,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學校基本都沒有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等等方面的培訓,專業的授課教師只對學生進行理論的教學,欠缺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樣會在很大程度和意義上導致學生對于企業職業的基本要求以及企業文化領悟不深的情況出現,對學生沒有起到很好的職業取向引導性作用,更沒有很好的幫助學生掌握需要具備的職業素質及能力。
(三)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借鑒程度有待加強
高職院校中的校園文化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職業素質以及職業能力,還對于就業以后融入企業作為員工的需要具備的素質也存在重要的關聯。而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的產品質量以及運營情況有著非常大的聯系。但是作為高職院校和企業自身,深知這層關系的關鍵性,但是卻一直都沒有很好借鑒和吸取雙方之間的優點,甚至還存在雙方互相推卸責任的情況。高職院校不斷對企業做出責備,沒有很好的幫助學校對學生的職業技能做出培養和提高,而作為企業又在開始不斷的責備高職院校所提供的學生具備的職業素質及職業水平不高。
三、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互相滲透的基本方式
(一)提高企業文化的傳播層面
作為企業自身需要進一步的對內部的員工進行文化的培訓及素質的提高,具體的通過工作活動及任務,來加深員工對于企業文化的了解及反思。作為企業自身想要進一步的提高自身的企業文化傳播,完全可以通過借助媒介的方式,例如:通過產品售賣會、網站宣傳等等方式,更好的做到企業自身文化的宣傳工作。而作為高職院校應該不斷的加深與企業單位之間進行合作的力度,長期向學生灌輸企業文化的中心思想,幫助學生了解企業文化,提高學生自身的素質,為日后進入企業打好堅實的素質基礎。
(二)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互相借鑒
高職校園文化中的執教教師應該經常融入到企業之間進行交流和學習,時刻掌握瞬息萬變的市場變化趨勢,緊隨社會的發展趨勢,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素質以及教學的觀念,做到聯系理論結合實際來向學生進行職業知識以及職業素質的培養。作為高職院校在專業能力方面的教學應該更好的借鑒企業文化中的優點,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通過基礎的工作來不斷的探索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之間進行融合的有效方法,進一步為高職校園文化的創新及完善提供保障。作為企業需要及時與高職院校進行溝通,時刻的掌握和了解高職院校之中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發展的特點,及時的了解學生所掌握的具體專業程度,通過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學生做出專業性以及針對性的指導方針實施以及可行性建議的提出。
(三)物質與精神文化為載體,注重文化的構建
高職校園與企業在各自的發展歷程中都在不斷的注重對于文化底蘊的構建及融入。在高職院校之中構建出企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標志,向學生傳輸企業文化的核心以及作用,以此來更好的提高學生對于企業文化的滲透及了解。作為企業在高職校園文化的構建層面,應該適當的舉行雙方聯合策劃活動,開展關于文化建設的專項學術交流以及職業技能培訓活動,讓彼此之間都能夠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互相了解,讓雙方能夠做到有效的了解彼此的文化、對已經了解和融匯的文化做出進一步的鞏固,為進一步更好的文化構建以及文化的傳承打好扎實的奠基。
(四)發揮高職學校的主體性作用
滲透的力量在很大意義和程度上決定了二者之間滲透的力度以及滲透的效果,加大滲透的力量能夠進一步的為兩種文化的融合作出更多的貢獻。這其中的重點在于如何發揮出高職院校的主體力量進一步提高滲透力量。作為高職學校可以在學校的內部進一步開展專項的普及以及科技活動,以此來更好的對學生做出職業能力以及職業素質的培養。憑借開展專項交流活動,來進一步的使學生更好的對從業所需要具備的素質以及能力、職業道德等等方面進一步深入了解。通過開設主題活動的形式,來進一步鞏固學生對于企業文化了解的深入程度。例如:通過依托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的方式來進行產品的銷售,以此類推通過多種形式的創設來圍繞這一主題開展,進行更多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的文化知識學習能力。另外,在舉辦專項主題活動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面向社會開展從業活動的方式,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領域平臺,培養高職學生企業傳播能力,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以及實現服務意識的歷練。
(五)立足職業特性,加強自身文化特色建設
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二者之間的滲透及融合,雖然說需要雙方之間都做出更好的調整及適應,但是并不是說滲透和融合以后兩種文化就等同于一種文化,也更不是將企業文化完全的滲透在高職校園文化之中。在對這兩種文化互相滲透和融匯的過程中,首先應該遵循的就是職業的特性,以此為基本前提,通過堅持自身文化特色建設的基礎之上來實現融匯。高職院校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以學生為主體,融合學生自身的特點,來進行企業文化的融入。企業在實踐過程中一定要以自身的發展為基本前提,融合企業自身未來的發展方向及特點,選擇具有借鑒性和對企業自身未來發展有益的校園文化進行融匯。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以及高職校園文化的互相滲透及融合,一直以來都是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的訴求,但是二者之間的文化融匯問題一直也都是進展得不是特別的理想,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之間就好像孵化器一樣,只有融匯到二者之間的優點,才能夠更好的幫助高職學生提高職業技能,幫助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專業技術性人才,只有不斷的加深二者的滲透力度以及滲透方式,才能夠更好的推進二者之間文化的縱向及橫向的發展。本課題之中,重點針對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滲透問題做出了研究和討論,針對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滲透不足的原因做出了分析,并針對于滲透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及阻礙,提出了筆者自身的幾點想法及建議,希望能夠為進一步的推進和完善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之間的滲透關系提供可行性思路及建議。為高職院校和企業的良性循環發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雷久相,歐陽河.基于“學校+公司”高職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以株洲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09(5).
[2]夏潔露.高職校園文化與行業文化對接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4).
[3]楊林.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接口與路徑的設計[J].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4
作者:楊勇 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