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教育生態學下的林業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育生態學下的林業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教育生態學下的林業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摘要:高校是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機構。校園文化建設是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而完善的校園文化可以體現學校的辦學理念,促進學校的良性發展。基于教育生態學視域下的校園文化建設應樹立聯系、整體、動態、和諧與持續發展的目標,從校園人文、環境、制度、精神建設等要素出發,實現教育參與人員與自然氛圍、精神建設的和諧發展。林業高校應當利用自己的專業背景,建立獨特的以林業為主的文明、友好、綠色、和諧的高校校園,培育一批環保意識強烈、道德素質良好的出色學子。

    關鍵詞:教育生態學;校園文化;高等教育;林業高校

    1教育生態學

    “教育生態學”這一名詞是由美國教育學家勞侖斯•科勒在1976年首次提出的。勞侖斯強調:“教育生態學是一種有目標、系統、持續的傳播,具有激勵人們去獲取某種知識、態度、價值觀、技能或情感,以及任何通過這類方式去取得的一切成果的過程”[1]。現在我們所理解的教育生態學以生態學為基礎,融合了教育學的先進理念,探究教學及周邊自然環境間的影響,從現實校園中出現的現象和問題著手,形成一套建設高校校園生態系統的教育體系,進一步引領高等教育教學的發展目標與趨勢,并以此為價值觀促進社會的進步。教育生態學理論在高校實際教學中現為對多元化的包容,對平等協作的尊重。具體指導到學校教育層面,一方面包括各個學校之間的相互包容、互幫互助、保持自身創造性等。然而現如今“千校一面”的同質化,標簽式的“特色高校”,學校與社會互相隔閡等現象,都是高校教育生態學理念缺乏的表現。另一方面,高校內部應將教育生態理念踐行到方方面面,例如教學生態化、行政生態化、課程生態化、考核生態化等。當前高校所開設的選修與必修課程、活動與教學課程雖然內容有多樣性,但課程之間并不能實現很好的協調與銜接,因此無法實現“課程生態化”。只有各個環節實現協調,才能構建起和諧的校園生態關系,進一步塑造出高校內部的教育生態氛圍。

    2高校校園文化

    高校校園文化是指在校人群在校園內長時間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中,將各方目標歸為相同的方向,是其所代表的價值理念、精神支撐、特色傳統、校規法際、校風教風和景觀設計的總和,其焦點是學校師生員工一致的價值觀念[2]。高校校園文化通過學校的校訓校風、規則章程、校園景觀環境以及學校社團活動等于無形之中為師生帶來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高校校園文化一共包括3個方面:(1)校園精神文化。校園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它可以使校園師生和管理服務人員都能深切感受到集體榮譽感、感受到學校作為一個整體的團結與互助。(2)校園制度文化。校園制度文化是使高校維持健康運行、良好發展的重要約束,在現實中表現在校規校訓、組織紀律、學校章程、合同規范等方面[3]。(3)校園環境文化。校園環境文化主要表現在學校的整體規劃與設計,好的校園環境文化能夠使校園內的老師與學生感受到舒適與愜意,激發人們的創造力與上進心。校園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1)教育促進功能。高校校園文化能夠補充學生在學校課堂上所沒能學到的內容,其所形成的活動背景,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起優秀的創造性。(2)輻射功能。高校校園所形成的文化氛圍可以帶動和輻射校園乃至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校園內完善的基礎設施不僅能夠滿足學校師生的日常需求,也能為周邊的普通居民帶來極大的便利。(3)激勵功能。高校校園文化拓展了在校學生的視野,激勵其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與社會接軌,達到與社會整合的目標[4]。

    3林業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3.1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不完善

    現如今大學校園精神文化建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已經幾乎失去了精神文化。馬克思曾提到:“人在創造環境的同時環境也在創造人。”精神文化是大學校園文化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包含自主、自由、人文、個性等方面。但是當前眾多高校僅僅盲目地尋求物質,忘卻了精神層面構建,學術研究也逐漸世俗。在一個精神文化丟失的校園里,很難培養出腳踏實地、辛勤工作、恪守道德的優秀師生。更嚴重的是,當前作為高校精神文化的必不可少要素---校訓,流于形式現象嚴重。現實的情況十分的不如意:校訓更多成為了便于背誦而創造的擺設,并且許多的學校的校訓高度一致,或是“換湯不換藥”。此外,學風作為高校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有很多問題。現在的大學校園的課堂上經常可以看見玩手機的學生,但卻很少能見到在晨讀的,學風散亂已成為一種通病。為了治理這一現象,很多學校經常會不定時舉辦一些“嚴打”活動,但是活動一結束,學生又回到了之前的態度,收效甚微。

    3.2校園文化活動缺乏趣味性,學生參與度低

    目前中國的林業高校內幾乎大學生社團組織每年都會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開展大量的主題教育活動,主要圍繞生態文明觀展開,但是沒有實現預期的效果。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舉辦的文化活動太過于死板老套,沒有很好的與學生興趣相結合,從而造成學校內學生的參與度較低,所舉辦的校園文化只是在“走過場”。首先,目前林業高校關于生態文明的宣傳還停留在發放傳單、舉辦講座等傳統方式上,較為死板和傳統。其次,校園文化的內容不能夠很好的實現與學生興趣的結合,大部分校園文化活動缺乏前期的走訪調研,無法去理解學生們的真正訴求,因此舉辦的大多活動與學生的興趣不符,導致學生參與度低,很多活動只是為了滿足考核標準而舉辦,失去了真正的意義。

    3.3校園制度文化建設不合理

    建設簡潔高效、科學合理、能被大眾所接受和認可的教育制度環境對于高校的治學而言是必備的,這有利于優秀人才的培養,有利于學校生態系統的搭建和完善,有利于促進教育的生態平衡。但是現如今,大學校園中的制度建設還有很多的癥結亟需解決,尤其突出在這幾個方面:首先是制度相似現象繁多。由于許多高校內部的制度設計近乎相同,缺乏特色與創造性,最終導致現存制度無法與自身環境相匹配,制約了師生的個性與創造性。再者沒有遵從科學規律的制度設計。舉例來講:目前割裂了科學和文化這兩個教育,以及區別管理學生和學術,不注重教學,過于強調科研、學術權力被輕視等。

    4基于教育生態學的林業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4.1遵循綠色發展理念

    林業高校要想形成獨特的校園生態文化,就應遵循綠色發展理念,將校園打造成一個和諧、自然、綠色的生態系統。綠色文化代表著人們與大自然之間的一種和諧、文明,也代表著人們對大自然的崇敬與追求。能夠在優美的生態環境系統中學習和辦公,人們的效率自然會提高,同時這種生態教育理念能夠進一步陶冶人們的情操,促使人們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自覺守護環境,貫徹生態文化,共建美好家園。我國的林業類高校在創辦初期,大部分都建在距離城市具有一定距離的偏僻地區,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校園綠色自然生態系統的營造[5]。但由于日新月異的社會變遷和城市設計規劃的不斷變革,之前原生態式的綠色校園生態布局正在慢慢減少,縱然這種現象很難改變,但仍希望現存的校園能夠多保存一塊草地、一片樹林、一汪清泉以及幾棟古老的教學樓。

    4.2樹立“以人為本”的校園核心價值觀

    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應以“以人為本”為價值觀、突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文與科學并重、服務大眾與傳播文化并存的特點。大多數的林業高校的校訓中都包含“樹木樹人”一詞,這一詞既體現了林業高校的鮮明特色,又展現出了生態文明的先進理念。林業高校在培養和創造綠色文明的同時更要重視人的發展。教師和學生是學校的主體,要使主體得到良好的發展,必須有良好的環境支撐,即形成一個優良的生態系統。在這樣的氛圍下,教師與學生之間和諧相處,學術環境輕松愉悅,校園社團活動多姿多彩,學校與社會交流頻繁、學術氛圍濃厚,后勤管理全面有保障。這使得不同的觀念與文化能夠在校園中進行碰撞與融合,互相學習,共同發展。使得在這個系統下的人們能夠在無形之中感受到這種生態文化的影響,進而為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傳播與傳承提供條件。

    4.3大力發展校園精神文化

    要將人文文明與綠色生態文明相融合,大力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精神文化是一所高校的靈魂所在,更能指引廣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我國的林業高校在進行校園生態文化建設時,要使校園主體能夠認識到林業事業發展的意義,使得學生能夠在從事這份行業的同時做到真正地熱愛它,使林業從業人員為從事林業科學研究而自豪,更應該讓社會上更多的人了解林業、認識林業,理解林業從業人員的辛苦與奉獻,從而能夠為我國的林業保護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林業高校的發展不應固步自封,與社會脫節,而是應當主動張開懷抱與社會接軌,積極引進充滿意義與趣味的社會活動。例如:積極呼吁廣大師生參與“中國植樹節”“中國土地日”“生物多樣化國際日”“國際科學與和平周”“世界氣象日”等環保節日,實現校園精神文化與社會文化的接軌,提升林業高校對于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影響。

    5結語

    大學校園體現了文化、更將文化很好的濃縮,校園肩負著的新時代的使命,更有著重要的歷史責任。當今社會各種需求層出不窮:自然、人類和社會發展都在時時刻刻的要求我們專注于探索和構建校園生態文化,保證教育、人、環境三者的可持續發展,加強對生態文化,深層次精神的提煉和總結,挖掘特色,輸出文化品位。林業高校在充分利用其各自的優勢基礎上,把教育生態學用作理論武器,構造靚麗校園景觀,整合人文、精神、社會、社團等文化,建設和諧、文明、可持續發展的校園生態文化。

    參考文獻:

    [1]黃嵐,孔垂謙.從美國學生事務管理看教育生態的構建[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2):167~171.

    [2]冷慶豐.和諧校園文化內涵研究與體系構架[J].教育探索,2011,(12):100~101.

    [3]方嬌.基于教育生態背景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探析[J].文教資料,2015(22):63~64.

    [4]馬旭東.論校園文化的功能與營造[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09):373~376.

    [5]周躍,陳勝偉,梁新芳等.浙江農林大學生態校園文化建設的探討[J].中國林業教育,2015,33(3):9~13.

    作者:王馨康 單位: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金融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在线电影|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欧美成成人免费|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粗大黑人巨精大战欧美成人|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入口|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国产高清成人mv在线观看| 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人|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亚洲欧美成人|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精品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天天5g影院| 成人性a激情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久久精品成人无码观看56|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免费| 怡红院成人影院| 成人在线免费看| 99精品国产成人a∨免费看| 亚洲欧美成人永久第一网站| 国产成人v爽在线免播放观看| 国产高清成人mv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