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發展綠色循環農業實踐與對策淺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發展綠色循環農業實踐與對策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發展綠色循環農業實踐與對策淺析

    摘要:綠色循環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在總結平涼市積極發展綠色循環農業有益做法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不足,通過實踐探索研究,總結提出了在山、川、塬不同生態類型區建立綠色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綠色;循環農業;實踐;對策

    綠色循環農業是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以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為目的,促使農業生產由“資源→產品→廢棄物”線型模式向“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循環模式轉變[1],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平涼市地處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年均降水量420~600mm,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2hm2,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7、全國平均水平的1/4。針對農情特征,探索綠色循環農業發展路子,既是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的現實選擇,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要求。

    1平涼市發展綠色循環農業的實踐探索

    近年來,平涼市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先后研究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綠色循環農業發展的規劃、意見和方案,圍繞蘋果、肉牛等特色優勢產業在綠色循環農業技術與模式方面不斷創新,努力實施綠色生產方式轉變,為綠色循環農業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1.1推進了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

    開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市年農作物秸稈還田面積18.4萬hm2,玉米秸稈飼料化利用率達到70%以上[2];年果樹剪枝處理利用率達到54.7%。建設農膜回收利用體系,開展地膜統一供應、機械化覆膜、機械化撿拾回收一條龍服務模式,全市發展廢舊農膜回收企業16家、回收網點102個,培育專業化回收組織47家,農膜年回收量1.49萬t,回收率達到80%。建成有機肥生產線12條,配套建設標準化養殖場(區)糞污處理設施858戶,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超過75%。

    1.2加強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采取精準施肥、有機肥替代技術,全市年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面積超過38.67萬hm2,基本實現耕地全覆蓋,化肥年使用量減少到9.5萬t,有機肥年生產能力達到104.6萬t。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率達到33.5%、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4%,農藥使用量543.6t,利用率達到39%。同時,積極推廣可降解地膜,普通農膜使用量逐年降低,由2017年的1.9萬t降低到1.7萬t,減幅達到10.5%。

    1.3加快了綠色生態農業發展

    大力推廣應用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制定地方標準124項,建設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5.333萬hm2,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218個。“平涼紅牛”“靜寧蘋果”取得國家證明商標認證,“靜寧蘋果”獲得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2萬hm2獲綠色基地和綠色食品認證,0.127萬hm2獲得良好農業規范(GAP)認證。

    1.4探索了農牧循環發展模式

    以農村沼氣為紐帶,全市建成農村戶用沼氣池16.4萬戶,聯戶沼氣工程17個、養殖小區沼氣工程32處、大型沼氣工程3處,建辦了240多處“三沼”綜合利用示范點和多能互補、綜合開發示范點,開展了沼氣、沼液、沼渣“三沼”綜合利用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推廣,初步形成了“畜(禽)→沼→果”“畜→沼→糧”“畜→沼→菜”等生態農業模式,探索建立起了“養殖企業+大中型沼氣工程+‘三沼’用戶+果品(蔬菜)產業基地”循環農業發展產業鏈,涌現出了以莊浪縣連王村、靜寧縣雷溝村、涇川縣樊家村等為代表的一批“三沼”綜合利用典型,年示范推廣0.133萬hm2以上,促進了種養技術與沼氣技術的優化組合,有力地助推了現代綠色循環農業發展。

    2平涼市發展綠色循環農業存在的突出問題

    發展綠色循環農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在具體實踐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2.1思想認識還不到位

    綠色循環農業既是產業體系問題,又是區域經濟問題。相當一部分基層干部認識不足,對綠色循環農業的認識,僅停留在對“三沼”的綜合利用方面,而對怎么發展種植業或養殖業內部微循環,種植業、養殖業之間的小循環,農村一、二、三產業之間的大循環,還缺少全域統籌與頂層設計。大部分群眾受傳統觀念和思維定式影響,生產依賴化學肥料,且單一品種過度施用,造成土壤養分失衡;農藥施用上只看殺滅效果,不管毒害殘留,造成嚴重的面源污染;農膜施用后不注意清理,致使土壤板結,造成白色污染。同時,農作物秸稈、果樹枝條被用作燃料或被丟棄,家畜糞便、馬鈴薯粉渣等無害化處理、利用率低,造成環境污染[3-6]。

    2.2科技應用還不普及

    一些成熟的綠色循環農業技術,如水肥一體化、生物綠色防控、有機肥生產技術等尚未大面積推廣,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及農膜回收率、降低化肥農藥施用率的措施不多。循環農業科技研發能力較弱,資源節約與替代、能源梯級利用、綠色生產、污染物零排放、相關產業鏈接等技術研發和推廣亟待加強[7-10]。

    2.3產業體系還不完整

    縣域范圍的綠色循環農業體系尚未有效建立,農業園區基本為單一種植業或單一養殖業模式,生產基地、農戶、企業等生產單元之間,產、加、銷等環節之間相對孤立,還沒有完全形成“以種定養、以養促種、種養平衡”的循環經濟鏈條。農產品加工、流通、銷售及鄉村旅游、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主體培育存在明顯短板,農產品加工率、生態農業休閑觀光產值、生態農業總產值較低[11]。

    2.4法規政策還不健全

    推動綠色循環農業發展的政策法規體系尚未形成,特別是農業投入品和廢棄物回收利用方面的法規比較薄弱,難以規范企業和農戶生產經營行為;政策激勵和引導力度不夠,對發展綠色循環農業的投入機制還不系統,缺乏強有力的經濟調控手段。

    3平涼市發展綠色循環農業的對策建議

    平涼市是傳統農業市,發展綠色循環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基礎優勢。必須發揮優勢、揚長避短,形成政府引導、企業運營、社會參與的綠色循環農業發展格局,推動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3.1制定發展規劃

    發展綠色循環農業要堅持規劃先行,用規劃來引領。一方面,要立足平涼市、縣的資源稟賦和經濟發展基礎,按照區域經濟發展的規律,綜合考慮土地利用現狀、城鄉總體規劃、產業發展特點和環境承載能力,整合資源、技術、資金、人才、信息等要素,研究制定市域、縣域規劃,指導山、川、塬不同生態區域綠色循環農業發展。如在河谷川區,充分利用其水資源豐富、土壤條件良好、交通運輸便利的優勢,發展以種菜養牛、精細加工、商貿物流為主的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在山塬區,深入挖掘其光熱資源好、通風透光的條件,發展以全膜玉米、肉牛養殖、蘋果栽培為主的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另一方面,要根據產業定位,按照牛、果等特色優勢產業之間的資源利用內在規律和關系,堅持以種帶養、以養促種、種養結合、產加配套、循環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研究制定產業規劃,集成創新具有可操作性的綠色循環農業發展模式,指導構建互相依存、互相促進、互相增益的綠色循環農業產業體系、資源保護與節約利用體系、產地環境保護與治理體系和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體系。同時,要堅持規劃項目化,采取向上爭取、自籌建設、社會融資等多種方式謀劃實施項目,用項目來支撐規劃的落實。

    3.2建好規模基地

    按照綠色循環農業發展規劃,根據不同生態類型條件,建設一批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休閑觀光業等基地,聯動推進、融合發展。在河谷川區,以崆峒區、涇川縣、崇信縣、靈臺縣為重點,建設蔬菜種苗生產繁育基地、綠色高原夏菜生產基地、設施蔬菜種植基地,西部肉牛種質科技創新基地、平涼紅牛良種中心及肉牛規模養殖場;在西部山區,以靜寧縣、莊浪縣為重點,建設蘋果苗木繁育基地、優質蘋果標準化生產基地、“糧改飼”作物種植基地及肉牛規模養殖場;在東部山塬區,以涇川縣、靈臺縣、崇信縣為重點,建設蘋果矮砧苗木繁育基地、蘋果矮化密植標準化生產基地、飼草料(苜蓿、飼用玉米等)生產基地及肉牛規模養殖場;在種養殖業集中規模發展區,建設農產品產地精細加工基地、區域性農產品物流集散基地、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范基地。同時,根據不同區域產業發展基礎,建設生豬、雞生態養殖基地、道地中藥材種植基地、生態農業觀光休閑基地。通過建基地、延鏈條、聚集群,布局建設發展綠色循環農業的重要節點,以點連線,形成綠色循環農業產業鏈。

    3.3強化技術支撐

    重點是集成推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糧改飼”、畜禽糞污循環利用、“三沼”綜合利用、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農產品加工業下腳料利用、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農業水資源高效節約利用、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等生態化、清潔化、集約化、節約化技術。積極探索創新農作物秸稈全量化利用技術,構建完善的秸稈收儲和利用體系,形成“秸稈→飼料→肉牛→牛糞還田”“秸稈→有機肥→還田”“秸稈→能源→肥料→還田”“秸稈→食用菌→肥料→還田”等技術模式,促使農作物秸稈飼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大力推廣畜禽糞污全量化還田技術,開展畜禽糞污直接還田、加工生產有機肥還田,實現畜禽糞污循環利用、減少污染。加大農業投入品田間廢棄物回收利用力度,創新農膜、化肥、農藥包裝物等廢棄物的良性循環利用機制,推廣加厚地膜的回收利用,完善田間廢棄物加工利用鏈,形成田間廢棄物回收加工的長效機制,就地就近消納,減少環境污染,進一步夯實綠色循環農業技術體系。同時,推進“互聯網+”在現代綠色循環農業發展中的運用,建設綠色循環農業智能化信息服務系統,開展可視化遠程咨詢、遠程診斷、災病預警等智能化遠程服務,對種植生產污染、養殖排泄物污染和“三沼”綜合利用等進行智能化實時監管。

    3.4完善發展模式

    發展綠色循環農業要積極推廣適合平涼市不同生態類型區條件的主導模式,構建起種植業及畜牧業內部的微循環、種植業與養殖業之間的小循環、種養業與二三產業之間的大循環,走出一條農畜結合、產加配套、糧飼兼顧、種養循環、集約發展的具有平涼特色的綠色循環農業發展道路。總結提升相對成熟的綠色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大力推廣全膜雙壟溝播玉米→玉米秸稈青貯飼喂肉牛→牛糞還田或牛糞生產有機肥→發展綠色果菜業→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的玉米秸稈養牛循環模式、苜蓿種植→飼喂肉牛→牛糞還田或牛糞生產有機肥→發展綠色果菜業的苜蓿養牛循環模式、畜禽養殖→有機肥還田→綠色蘋果栽培的綠色蘋果產業循環模式、畜禽養殖→有機肥還田→綠色蔬菜生產的綠色蔬菜產業循環模式、有機蘋果種植→果樹殘枝作基料→食用菌生產→廢料生產有機肥的食用菌生產循環模式、畜→沼→果(菜)循環模式[9]。探索創新轉型升級的綠色循環新模式,如廢棄的農作物秸稈、蘋果樹修剪后的殘枝,采用生物質熱解炭化、生物質成型燃料等技術,生產商品化能源產品,實現生物質能向熱能轉化;畜禽糞污,采取堆肥和沼氣工程處理,建立“畜禽糞便厭氧發酵→能源生產→肥料還田→高效種植”的生態循環技術模式,生產商品化有機肥和沼氣、沼液、沼渣,直接施用于農田,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病蟲害綠色防控。再比如發展像崆峒區天源農業循環經濟示范園“牛肥菜循環、一二三產融合”的生態循環農業田園綜合體,等等。通過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的回收利用,實現物質循環、能量轉化、種養平衡、產業融合,推動綠色循環農業健康發展。

    3.5建立標準體系

    以“綠色”“循環”為特征,在產、加、銷全環節全鏈條,建立健全農業標準體系,推進綠色循環農業標準化。圍繞優勢特色產業和產品開發,根據國家和行業標準,研究制定農畜產品生產管理綠色技術標準,制定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包裝、貯藏、流通等方面的標準,并應用與執行標準相對應的檢驗方法和管理標準,形成農產品質量標準、農業生產技術標準、農產品生產技術規范、檢驗方法和管理標準相配套的完善的農業質量標準體系。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配套完善的原則,建立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縣級檢驗站和企業、市場檢驗室,形成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能,依法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投入品和農業環境的監督檢查,建設農業標準監督體系。遵循農產品產地認定和農產品質量認證的有關規定,搞好優勢特色農產品產地保護,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積極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加強標準示范推廣和使用指導,鼓勵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采用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地方標準,示范實施標準化生產,建立質量安全內控制度。

    3.6加大政策扶持

    健全綠色循環農業發展政策機制,支持建設綠色循環農業示范園、示范基地,在項目投資、土地使用、技術創新、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扶持。完善綠色循環農業發展投入機制,引導社會資本投資發展綠色循環農業,支持金融機構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體、金融服務、群眾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建立綠色循環農業發展激勵機制,對在綠色循環農業發展中做出貢獻的縣鄉村及部門、企業及個人,政府每年給予獎勵,促使形成良好的發展氛圍。

    3.7加強宣傳培訓

    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是建設綠色循環農業的重要前提。要采取多種方式,運用多種新媒體,廣泛宣傳發展綠色循環農業的重要意義、目標任務、基本要求和技術模式,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典型做法和成效成果,讓發展綠色循環農業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要加強綠色循環農業知識和技術的培訓,造就一大批掌握新技術、新設備、新設施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走農業農村綠色循環發展之路,以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作者:郭虹 單位:平涼職業技術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成人午夜电影| 8x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成人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成人免费永久播放视频平台 |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在线网站| 亚洲成人激情小说| 成人无遮挡毛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成人福利网址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成人免费无遮挡无码黄漫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成人免费黄色网址| 黄色成人在线网站 | 青春草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成人免费一级片| 成人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最新69成人精品毛片| 欧美14videosex性欧美成人| 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