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略說教師素質提升的實踐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做好前期準備,引發學習興趣
作為成年人的教師們承受著工作、家庭、社交等多重壓力,學校組織的任何培訓活動都可能被視為一種工作負擔,從而產生抵觸情緒。因此,只有經過精心的準備,符合教師發展需求或工作需要的信息技術培訓才能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我校的做法是:做好鋪墊,因勢利導,層層深入。結合培訓項目,嘗試不同形式根據每年培訓內容的不同,嘗試多種形式的教師信息技術培訓,以期找到廣大老師樂于接受、效果良好的教師培訓形式。
1.集中講演式
選擇固定時段集中教師培訓,若是講座的形式,一般在會議室,若是講練結合的形式,一般在計算機機房。這樣的形式優勢在于:安排緊湊、內容集中、培訓容量較大;缺點在于:教師接受程度不高,過之即忘,缺乏后續跟進。
2.分散滲透式
利用每次教職工大會的時間在會議開始前的5~10分鐘,做信息技術前沿介紹或者簡單的應用演示。這一形式的優勢在于:組織形式簡單,教師容易接受,有利于培訓的延續性;缺點在于:培訓內容精簡,無法拓展,教師參與度不高。
3.競賽激勵式
將信息技術培訓內容分解成不同的競賽項目,通過組織教職工趣味競賽的方式實現教師信息素養和信息化應用能力的提升優點在于:容易激發教師學習興趣;缺點在于:組織難度大,適用范圍小。
二、突出實際應用,提升培訓效果
這里我舉幾個成功的例子:2005年博客培訓之后,許多老師開始使用教育博客,并頗有心得,更有甚者參加了溫州市教育博客評比并獲獎。2010年微博應用培訓之后我校團委學生會開通了微博點歌臺,溫州二職學雷鋒。2011年期中考試之前,我們組織了Word使用技巧的信息技術培訓,在期中考之后的家長會上絕大部分班主任使用了Word中的“郵件合并”功能制作學生成績單和家長通知書,并且沿用至今。學校信息技術應用的本質在于方便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和日常辦公,信息技術培訓只有切實從教師實際應用的角度出發,才能找到實際有效且受教師歡迎的培訓內容。建立技術梯隊,構建“學習共同體”教師身邊的同事、班級的學生、電教員都可以在不經意間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培訓”,而且這種“培訓”往往是令受訓教師印象深刻的。因此,我們組建由各學科教師組成的學校信息員隊伍,定期培訓、學習,讓這支隊伍成為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的中堅力量,力爭做到以點帶面,以學科辦公室為單位構建信息技術應用的學習共同體,促進全校教師信息技術素養的提升,以期逐漸形成“人人動手學應用”的校園風氣。此外,每學期進行學生電教員培訓,通過電教員對班級多媒體設備的操作應用,間接將這方面的知識在日常應用中傳遞給任課老師,我們稱之為“曲線培訓”。
三、總結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不僅僅局限于一次或者幾次教師培訓活動。要真正把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做好,需要從學校的制度制定開始進行通盤考慮,需要做大量的前期調查,需要精心策劃和組織,需要從實際出發合理選擇內容,更需要日常積累和建立信息技術團隊。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的關鍵在于改變教師理念,我們通過一次次的培訓和日常點點滴滴的滲透,逐步激發教師對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加以引導,相信不遠的將來,學校的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將變成一個教師之間展示和互享各類信息應用的舞臺。
作者:周文豪 單位:溫州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