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困境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為適應當前多變的內外部環境,運用全面預算管理的方法,整合企業資源,進行統籌規劃,通過合理分配,發揮協同效應是國有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培育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然而在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還在認識、編制、考核等方面存在困境,本文主要對這些困境進行分析,并探討相應的應對策略,以提高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水平和執行效果。
關鍵詞: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預算編制預算考核
1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意義
全面預算管理就是指企業以科學的方法對未來一定期間內的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進行預測,根據預測情況對企業資源進行配置,并通過對執行過程監督分析和執行結果評價反饋,來指導經濟活動的改善和調整,進而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管理活動。國有企業執行全面預算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1.1有利于國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全面預算通過對企業戰略目標進行分解和細化,形成多個量化的小目標,可以明確發展方向,合理制定發展計劃,有利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1.2有利于提高國有企業資源使用效率
國有企業能夠通過全面的預算管理科學的配置企業各項資源,有利于提高企業資源的使用效率。
1.3有利于促進企業信息的有效傳遞
全面預算管理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全員參與,這將有助于企業上下級之間,各部門之間的相互交流與溝通,可以提高企業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1.4有利于提升企業內部管理水平
國有企業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就是要鼓勵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同時將企業全部業務納入預算范圍,并對預算管理流程進行全面的監督,這將助于提高員工的管理意識,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
2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困境
我們知道執行全面預算管理對于提升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從全面預算管理的實際應用方面來看,還存在著困境,具體如下。
2.1預算管理缺乏全面性
全年預算管理中的全面,主要涵義包括全員參與,全部業務和全程管理。在一些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中,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錯誤的認為預算管理是財務部的工作,其他部門只需在預算編制時配合提供一些數據;二是錯誤的認為做好了財務預算就算是實現了全面預算;三是錯誤的認為完成了預算管理指標就算是完成了全面預算管理。因為這些錯誤的認識,往往使得企業的編制比較隨意,準確性不高,同時也不利于全面預算的執行、監督和評價工作的開展。這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或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逐漸形成了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一個困境.
2.2預算編制缺少科學性
目前,國有企業主要采用增量預算法進行預算編制,即根據企業上年數據,通過增減一定百分比的方法來計算未來的預算指標,這種方法其實是存在問題的。首先,由于歷史數據的參考性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單純的在歷史數據上進行增減,缺乏科學的依據;其次在進行增量預算時,增減百分比數額的確定,通常都是相關部門或者領導憑借經驗來確定,缺乏科學依據;最后國家政策和外部的經濟環境以及內部環境、經營狀況都在不斷發生變化,這些因素會對企業的發展造成巨大的影響,而根據這些因素對預算的評估有相當的難度。因此沒有科學合理的預算編制方法成為困擾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又一個困境。
2.3預算考核有效性不足
國有企業全面預算考核主要是對各項預算執行單位的預算指標進行考核與考評,總結預算管理經驗,提高企業績效管理的過程。它是整個企業預算管理中的重要一環,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當前國有企業在預算考核中存在誤區,首先,考核指標的設定,主要以收入、利潤或者收益率等財務指標為主,很少或者基本不設置非財務指標,這使得預算考核存在片面性;其次,考核內容以預算目標完成情況為主,忽視預算組織運營情況,這就使得預算管理考核更偏重結果,而忽視了過程,不符合全面性的原則。最后,考核指標的設定注重預算層面,與戰略管理和績效管理缺少關聯性,使得全面預算管理有效性不高。因此,沒有完整有效的預算考核機制是困擾國有企業預算管理的又一個困境。
3加強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對策探討
3.1解讀全面預算管理內涵,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首先,應根據企業規模、人員數量等情況建立有效的預算管理組織體系,確定預算的決策、管理和執行機構,明確全面預算管理的職責、權限、考核目標,并通過分解確定部門及個人的職責、權限和考核目標,同時建立內部溝通機制。這樣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管理松散、職責不清、互相推諉等問題;另一方面通過職責權限和考核目標細分到個人,可以提高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其次,建立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制度是建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制度明確預算目標和任務,規范預算編制、執行、調整和監督評估的流程,使全面預算的實施有規可依、有章可循,有利于提高企業預算管理的水平。再次,提升全面預算管理意識。一方面組織企業全體員工進行全面預算管理知識的學習和培訓,加深理解,提高全員思想意識,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另一方面,組織全面預算管理會議,通過員工、部門、管理層等協調溝通,提高全面預算管理意識,促進各部門達成行動一致。最后,根據企業的戰略目標,建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最大程度的發揮全面預算管理優勢。
3.2分析企業內外部環境,合理選擇預算編制方法
首先,國有企業在編制預算時應遵循經濟活動的客觀規律,立足企業戰略目標定位,通過合理分解,形成企業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根據不同時期的目標,選擇預算編制方法,有利于提高預算目標和戰略目標的一致性。其次,國有企業在編制預算時,要充分考慮自身的業務特點、所處行業的市場環境、國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對外,在經濟環境、行業環境和經營環境方面進行調查分析;對內,在財務、人力資源、組織資源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以內部環境為基礎,充分考慮外部因素來選定企業的預算方案。再次,國有企業在編制預算時,很多預算內容都需要參考以前年度的相關數據及數據分析結果,因此,清楚的認識企業自身的基礎數據管理水平,以及歷史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綜合考慮企業管理需要,選擇預算編制方法,可以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性。最后,預算編制的方法有很多種,國有企業在編制預算時,不能直接照搬同類企業的預算編制方法或者簡單的采用一種方法,應注意自身特點,針對不同的業務,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收入預算可以采用增量預算法,具體增長比例可以參考企業前3~5年的數據并結合當年發展計劃進行確定,費用預算可以綜合運用增量預算和零基預算的方法,投資預算可以采用項目預算法。因此,根據企業經營計劃和績效管理的要求,靈活的運用多種預算編制方法可以提高預算編制的有效性。
3.3加強預算管理考核力度,科學制定預算考核指標
首先,加強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首先要明確考核的目標,以考核引導各業務部門的行為,避免預算執行部門發生只顧局部利益,不顧全局利益甚至損害全局利益的行為。其次,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標準,不僅要設立財務考核指標,也要制定非財務考核指標。再次,預算考核內容應包括預算完成情況和預算體系運行情況。預算完成情況應側重效率和效果;預算體系運行情況應考慮預算編制準確性、及時性、預算調整程序、預算分析報告質量等問題。最后,建立以企業戰略管理、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相聯系和協調的考評體系。
4結語
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控制方法,它的有效執行,有利于國有企業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管理水平和實現戰略目標。本文針對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的困境進行分析探討,提出了以上應對策略,希望可以在實際工作中提供一些借鑒意見,從而促進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執行。
參考文獻
[1]唐志丹.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措施[J].財經縱橫,2017(36).
[2]蒙劍蕓.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的問題淺析[J].財經縱橫,2017(31).
[3]夏萬里.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重點與難點探討[J].財會學習,2017(19).
[4]胡靜.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難點及重點探究[J].會計師,2017(24).
作者:周寶華 單位:蘇州工業園區陽澄湖半島開發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