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科學的舞蹈基本功訓練中規范性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舞蹈作為一門形體藝術,它通過肢體語言來傳遞和抒發情感,使觀眾與舞者產生共鳴。舞蹈訓練必須有一套科學的指導體系,采取規范性訓練手段,才能使舞蹈基本功訓練更加標準,從而提高舞者的技術水平和藝術修養。本文將對舞蹈基本功訓練的規范性進行探討,分別從舞蹈基本功訓練中采取的科學規范的方法;日常舞蹈基本功訓練中出現缺乏科學性與規范性的問題;訓練舞蹈基本功科學與規范的措施三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字】舞蹈基本功;科學訓練;規范性
舞蹈作為一種外在表現形式的藝術需要演員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將其中蘊含的思想和感情傳達給觀眾,所以舞蹈在表演的過程之中包括藝術造型與動作的流暢度兩方面要求有嚴格的動作規范。但是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舞蹈演員能夠在臺上為觀眾帶來完美的表演的背后,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艱苦訓練。在訓練時,更應注重科學性與規范性,只有這樣才能讓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更有張力,充分展現舞蹈中所表現的思想和情感。
一、舞蹈基本功訓練中采取的科學規范的方法
舞蹈基本功訓練是一個舞者學習舞蹈的基礎,不同的舞蹈類型有不同的訓練要求,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雖然現階段有很多訓練方法,但是最基礎、最科學、最規范的訓練方法還是以下幾種。
(一)力量訓練
舞蹈表演是一個高強度的運動項目,所以在日常的訓練之中對于演員的力量掌握要求十分嚴格,因為如果沒有力量的支撐,不僅舞蹈動作不到位而且還極容易在表演過程中出現嚴重的身體損傷,影響舞蹈生涯。一般在臺下的基本功訓練過程中,力量訓練主要采取體能訓練與動作訓練兩種方式,針對舞蹈中出現的常規動作以及身體各部位進行反復的訓練,如此反復高強度的訓練一來強化了舞蹈演員的肌肉記憶,使得其臺上表演更加嫻熟,二來對于演員基本功的扎實起到關鍵作用,所以這種訓練方式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認可。
(二)速度訓練
舞蹈演員臺上的表演是一個一氣呵成的過程,有些舞蹈情節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很多動作,所以這就需要演員在基本功訓練的時候重點關注速度訓練。一般的訓練方法就是在限定時間內做相同的動作,短時高效提高舞蹈演員的速度,例如在十分鐘之內做跳躍動作幾十次,雖然看似簡單,但是體能消耗很大,尤其是在保持動作精準的同時快速完成,對于演員的挑戰還是極大的。
(三)耐力訓練
舞蹈演員在上臺表演時除了需要有花式的動作之外還需要保持一個姿勢很久,這也就考驗了演員的耐久力,所以舞蹈演員基本功訓練中耐力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來說耐力訓練不光是要求演員具有爆發力,更多的是講究力量的持續輸出與穩定性,這對于舞蹈演員來說也是一個相當大的考驗,例如雙人支撐或者單人負重托舉等訓練都是必不可少的,這是為了防止舞蹈演員在演出雙人或者多人舞蹈時,因耐力不夠導致舞伴受傷,所以這也就成了每一位舞蹈演員基礎訓練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了。
(四)精準度訓練
舞蹈演員的表演都是按照預先設計好的劇本進行的,所以就要求演員每一個動作都必須符合舞蹈的動作設計,這也就需要演員在平時的基礎訓練之中進行精準度訓練,只有經過反復多次的訓練才能將每一個優美的動作準確無誤地展現在觀眾面前,確保整體的舞臺表演不出一絲差錯。因為精準度的訓練是最為關鍵的,所以它也融合了上述訓練方式的特點,學員在訓練過程之中面臨的困難也是比較大的。
二、日常舞蹈基本功訓練中缺乏科學性與規范性的問題
進入21世紀以來,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類似于舞蹈等高雅藝術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各地院校也紛紛順應潮流開辦了各種舞蹈專業,社會上的培訓班也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對舞蹈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但是熱度減退之后我們不難發現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也隨之而來。下文對舞蹈基本功訓練中缺乏科學性與規范性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一)基礎設施不完善
經過大量的調查實踐發現,現階段我國的舞蹈培訓機構呈現多而不精的現象,多數人都是以盈利為目的創辦的舞蹈培訓機構,所以對教學內容與基礎設施建設并不是那么關注,也就直接導致了無效教學的發生。要知道舞蹈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基本功訓練,而能否高效開展基本功訓練的前提就是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良好的師資力量,但是很多機構為了節省投資成本就降低了基礎設施的質量,聘請資歷尚淺的教師,這也就直接導致了舞蹈基本功訓練缺乏科學與規范的指導,學員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應有的保障。
(二)師資力量有限
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上的追求與日俱增,大部分人都愿意去學習一些藝術文化元素豐富的活動,以舞蹈領域為例,繼多數高校開設舞蹈相關專業之后,近些年來高中應屆畢業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選擇藝術類院校的人不斷攀升,其中選擇舞蹈專業的人也在逐年增長,但是師資力量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增長,雖然高校每年都在招收新的舞蹈教師,但是師生比例仍處于失衡狀態,教師教學一對多的局面仍無法改變,再加上一些專業的舞蹈教師也有自己的選擇方向,要么自己開設舞蹈培訓室,要么擇名校而棲,這也就使得師資力量更加緊張,嚴重影響了舞蹈基本功訓練的科學性與規范性,使得舞蹈基本功教學難以得到有效開展。
(三)缺乏科學規范的理論體系
經過長時間的調查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培訓機構還是高校,其中都夾雜著很多資歷尚淺的舞蹈教師,他們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和系統的培訓,因此在教學過程之中往往是根據自身的舞蹈經驗和所學知識內容進行教學,這嚴重阻礙了我國舞蹈教學科學性、規范性地發展。要知道在舞蹈教學之中教師的專業性和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是學員學習的關鍵,所以在教學之中一旦出現教材不規范,教學手段不科學等現象就會對學員的舞蹈學習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長此以往缺乏科學規范的理論訓練可能會影響學員的舞蹈生涯,該問題不容小覷。
三、訓練舞蹈基本功科學與規范的措施
(一)教師言傳身教保證教學的科學與規范性
舞蹈作為一門肢體語言豐富的學科,其教學模式也與普通專業不同,在舞蹈基本功訓練之中,教師的教學任務不僅僅是規范學生的動作,更多的應該是讓學生感受到自身就是一名身處在舞臺中央的舞者,這樣一來就需要教師親自上陣,將自己融入訓練隊伍之中對學生采取言傳身教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培養出一名舞者的自覺,只有如此教師才能更加科學規范地完成教學任務。當然言傳身教的教學也不是一概而論的,所謂“言傳”就是舞蹈理論知識的教學,對于一些基本動作的名稱、由來以及表達技巧進行深度講解,讓舞者能在訓練的同時掌握其中技巧。再有就是對于舞蹈相關歷史背景的深入了解,通過授課將舞蹈之中的精神內涵傳達給每一位舞者,從而最大程度地將舞蹈的魅力展現出來,只有舞者對于舞蹈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將其中的內涵表現出來,給觀眾帶來賞心悅目的體驗。而“身教”就簡單得多,在這個階段的教學之中,教師需要以身作則,首先將舞蹈動作示范一遍然后總結出其中的易錯點,最好做一些反向示范,這樣可以加深舞者對于正確動作的記憶。在舞者基本功訓練的環節,教師也應加入其中,給舞者營造一種專業氛圍,另外教師還必須在平時的訓練之中對舞者動作、姿勢、表情等方面進行矯正,力爭每一次都達到高效訓練的標準。
(二)提高舞蹈教師的專業水平與理論知識
隨著舞蹈機構與舞蹈類院校越來越多,有限的教師資源也變得更緊缺起來,所以就出現了很多剛畢業的舞蹈專業的學生或者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舞蹈教師投身到教育行列之中,這無疑給本就問題百出的舞蹈教學增加了新的負擔,因此無論是舞蹈培訓機構還是高校相關專業都應該對教師的招聘進行把關,重視教師的專業素質,不能只為了牟利或發展而耽誤學生的前途。應該定期組織舞蹈教師進行專業培訓,無論是專業能力還是理論知識都應該進行定期考核,只有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學生的舞蹈基本功訓練才會越來越科學規范。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應格外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這就需要教師具有超高的藝術修養,能在教學之中給學生提供優質的理論資源,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在重復的訓練中找到樂趣,且對于舞蹈動作的領悟與展現也有很大的助益。
(三)加強體能訓練,提高舞蹈的動作技巧
舞蹈的基本功訓練需要消耗大量的體能,這就需要學生擁有一個好身體才能完成訓練。教師必須積極引導學生在課下進行體能鍛煉,根據學生的體質不同制定不同的鍛煉方案,學生只有提高身體素質才能在表演中有足夠的體力去保持良好的狀態,為觀眾呈現更多舞蹈動作,是培養扎實基本功,提高舞蹈技巧的關鍵,只有這樣舞蹈基本功的訓練才能科學有效地完成。另外需要教師注意的是在舞蹈基本功訓練之中一味地進行高強度的訓練方法是錯誤的,長此以往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所以教師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學員自身體能狀況制定訓練任務,這樣才算是科學規范的基本功訓練。
(四)構建科學規范的教學體系
舞蹈教學不同于普通的文化課教學,它注重培養學生的舞蹈動作,理論知識在其中只占據著一部分,所以很難形成體系教學,再加上近些年來舞蹈學習成了熱門的培養方向,教師資源嚴重緊缺,這也就使得舞蹈的教學越來越趨于大眾化,一些閱歷不足,專業素質不高的舞蹈教師也混入了教學團隊之中,使得舞蹈的教學越來越混亂,一個教師一個方式,統一教學都比較難更談不上構建科學規范的教學體系了。為了一改現狀,我們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從教學條件入手
要想制定科學規范的教學體系就必須規范教材選用,雖然舞蹈教學之中理論知識所占比例較小,但是也不能因此忽視,如今市面上舞蹈教師采用的教材五花八門,很難統一,唯有制定一個標準,將教材選用限定在一定的范圍之內才能保證教學的科學規范性。同時對于教師的舞蹈教學方式也必須劃定一個統一的標準,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正確發揮引導作用,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結合規范標準為其制定不同的訓練計劃,力求在學生可接受的范圍之內完成基本功訓練。再者舞蹈教師可以根據統一的教學規范標準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是變動也是學習,無形之中提高了自身的專業素質。
2.從教學過程入手
要想制定一套科學規范的教學體系,教學改革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的言傳身教的方式必然是有效果的,但是更多地應該關注教師自身的舞蹈素養,因為舞蹈是一個長期學習的過程,所以教師的相關動作神態必須要規范,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學到精髓。因此必須制定相關動作、神韻的規范,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力求其專業水平達到一定高度,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時保證學生學到的內容都是規范統一的,學生在舞臺之上就能表現出熟稔的舞蹈動作,給觀眾提供很好的視覺體驗。
3.從舞蹈動作規范性入手
毫不夸張地講,舞蹈之中的每一個動作和戲曲之中一樣,都是經過一遍遍地揣摩人物內心,精心設計出來的,所以在日常的基本功訓練之中舞蹈動作的規范是很必要的,例如在進行芭蕾舞的訓練時,教師對于學生的腰胯、腿部、手臂等多處都要進行監督,在保證動作連貫性的同時,讓學生整個身體變得靈活起來,只有根據統一的規范標準對學員進行嚴格的訓練,才能保證最后的舞蹈成效達到最優。綜上所述,現階段的舞蹈教學要想制定科學規范的教學體系就必須將上述三點內容重視起來,這樣才能保證舞蹈教學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舞蹈的基本功訓練只有遵循科學規范的教學體系才能夠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確保每一次訓練都可以為學生以后的舞蹈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總結
舞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所以舞蹈演員在基本功訓練這一方面要重點關注,在日常的訓練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身體情況,不斷調整訓練強度,當然教師還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在日常的教學之中做到言傳身教,規范學員的動作,同時還應不斷地學習舞蹈相關知識,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的科學性與規范性。當然一些體能鍛煉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過這樣的艱苦訓練,學員才能感受到舞蹈藝術的魅力,對此有自身更為獨到的理解和認知。
參考文獻:
[1]劉銘寶.舞蹈基本功訓練中重心與平衡的關系分析[J].黃河之聲,2019,(8):1.
[2]還國志.舞蹈表演與創作應注重強化基本功訓練——評〈舞蹈基本功訓練教學法〉[J].中國教育學刊,2021,(3):1.
[3]吳婭鵬.淺談舞蹈基本功訓練的多元因素[J].中國民族博覽,2020,(9):2.
[4]莊鵬.意識科學與教學:普通高校舞蹈基本功訓練教學探究[J].花溪:文藝教育,2020,(13):1.
作者:邢永寧 單位:河南大學龍子湖校區建設與管理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