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網絡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網絡教育的意義
傳統教育不管天冷、天熱,還是大風大雨,學生都必須到學校上課,如果不按時到校上課,就將錯過學習的機會。而網絡教育則突破時空限制,可以實現隨時隨地學習。網絡教育突破了這個難點,真正實現了個性化教育,真正把學生作為主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課堂主角往往是教師,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把學習活動變得沉重、枯燥、單調,使學生的積極性受到很大壓制。而網絡教育可以大大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充分交流,拉近彼此的距離,增加交流機會和范圍。同時,計算機還具有強大的記憶和統計功能,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對學生提問類型、人數、次數進行統計并分析。一方面,可以針對學生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解答與說明,供所有有相同問題的學生進行查閱學習,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激勵作用,特別是在教師正確的鼓勵引導下,在學生中會形成積極思考提問的學習氛圍,基于學生具有比較、競爭的心理特點,學生通過網絡平臺可以查看其他同學的回復記錄,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成績,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對農村來說,網絡教育可以讓學生盡快地了解國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信息。應用網絡教育的資源,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另外,農村學生相對于城市里的學生在現實資源的配置上處于劣勢,網絡教育有助于提高農村學生各方面的興趣,開闊學生視野,擴大知識面,拓展知識區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彌補作用。
二、我國農村網絡教育的現狀
我國農村網絡教育在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公共課上,比如政治課、歷史課等,中學生使用頻率遠超過小學生。總體來說,目前我國的農村網絡教育內容主要以網頁的形式呈現,內容分成教育信息和教育資源兩部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作用:第一,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找到教學素材、教學方案、教學重點參考、課后學習資料、習題解答資料等,教師還可以直接使用相關的教學范例。第二,教師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進修,及時掌握課程改革方向,參加計算機技能培訓、信息技術知識學習、新課程標準學習等。第三,在網絡平臺上上傳與教學同步的輔導課程,可以為學生提供實用的輔導材料,使學生有一個對自己不懂的知識點進行強化訓練的空間。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經濟發展也呈現出東、中、西三區域不均衡的現狀,經濟實力是決定教育水平也是決定網絡教育水平的根本。網絡教育必須在擁有電腦和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學習者中才能進行,網絡教育要求學習者必須具備網上學習的基本物質條件和技能條件。而這些條件對于貧困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鄉村學生來說,是很難擁有的,很多學生甚至都沒有接觸過電腦,又何談計算機技能?這就從客觀上制約了網絡教育的開展,導致了網絡教育模式的發展也呈現出區域性發展不均衡的態勢。有關數據顯示:在中西部和農村貧困地區,教育經費短缺,信息化基礎設施落后,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中小學計算機普及率極低,網絡設施不健全。網絡資源的數量不足與質量低下已經成為嚴重制約我國網絡及遠程繼續教育發展的瓶頸之一。網絡教育教學資源的匱乏尤其是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嚴重匱乏是農村網絡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此外,互聯網的雙面性對農村的網絡教育影響很大?;ヂ摼W絡極大地開闊了青少年的視野,給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和樂趣。通過網絡,青少年可以了解最新的新聞信息、時事動態,接觸自己感興趣的其他資源。但互聯網的開放和自由也會使青少年以為找到了精神寄托,掙脫了束縛,導致他們在網絡的海洋里放任自己。網絡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也是有目共睹的。在當今農村的社會環境下,由于父母出去打工,家里一般只剩爺爺、奶奶等,他們根本管不住孩子。大部分學生,特別是中小學生,他們的自覺性和自控能力都不強,極有可能打著學習的幌子,去上網聊天、玩游戲或看電影,最終影響自身的學習和發展。
三、我國農村網絡教育的發展趨勢
我國農村網絡教育從2003年開始實施,到現在已經開展了整整十年時間。通過從剛開始的教學光盤播放點、衛星教學收視點到今天的計算機教室等基礎設施,將優質教育資源傳輸到農村,旨在促進城鄉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是促進農村教育跨越式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是提高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解決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的支持、互聯網平臺的建立、多媒體的綜合運用、人們對終身教育的深入認識,都為網絡教育的推行創造了良好條件。隨著技術手段的發展,網絡教育將在教育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將成為21世紀的主流學習方式,掀起一場新的學習革命。
四、我國農村網絡教育發展策略
針對我國農村網絡教育發展的現狀,要更好地開展我國農村網絡教育,需要政府給予財政上的傾斜、科研單位加大研究設計力度、企業吸收轉化積極推廣,也需要學校重視。只有整合多方面力量,才能使網絡教育平穩地向前推進。我們必須要更新思想觀念,積極接納新事物、新技術,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相互補充,交叉使用,改變傳統的片面強調應試能力而忽略培養學生社會交往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的做法。此外,還要建立科學的教育管理制度,讓整個社會接納網絡教育這種新教育形式,充分利用社會上的各項資源,構建科學有效的網絡教育新體系。目前,我們對如何管理網絡教育、網絡教育有何優勢與不足等問題還缺乏明確的認識。為此,我們必須大力加強網絡教育應用的基礎性研究,如基于網絡的教育創新模式、網絡教育的教學軟件平臺、典型示范網絡課程和網絡教育效果的研究等。與此同時,應充分了解農村開展網絡教育的困難所在,在政府、科研、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各層面加大推廣和應用力度,提倡教師學習并掌握網絡教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真正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
作者:陳春光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