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傳統的高中學習中往往受到傳統的教學理念的影響,一般都只讓學生在課堂中學習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應試觀念對學生和教師的影響使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并沒有很好的進行知識的擴充。學生在基礎學習的時候并沒有打好基礎,在以后的教學中,也會比較吃力。傳統教學的理念影響到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也影響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這種填鴨式的教學理念,往往不能很好的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學生一般都是在教師的催促下進行學習,如果沒有教師的催促,學生就無法進行自主學習。這樣會導致學生最終對物理學習并沒有真正的理解。
【關鍵詞】自主學習意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
一、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構建一種自由化的學習空間
自由化的學習空間,就是將學習的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教師所起到的只是輔助作用。其主要方式主要是從兩個角度進行深入。首先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要明確,即要在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為教學輔助的思想觀念。學生始終是學習過程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教師只是給學生輔助作用。學生在學習中首先進行自己思考和學習,并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能過分依賴以及相信課本或者教師說的內容。當自己碰到一些困難的時候,不能直接向教師請教,而是要在經過漫長思考無果后,再去和教師進行及時的溝通。這樣鍛煉了自己的思維能力,鍛煉了自己的學習能力。對自己的能力會有很大的提升。教師也能夠充分的掌握學生之間的問題所在,保障了學生正確學習,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目前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然后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比如,在進行《平拋運動》這節知識的教學的時候,教師首先要在課堂中給學生構建一個自由化的學習環境,在教學模式設計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跟學生進行討論之前的知識。比如討論一下之前曲線運動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本節課程的教學策略做出適當的調整,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討論。然后學生自己進行學習之后,再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比如學生可以先理解平拋運動的基礎理論,然后,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平拋運動的兩種運動形式分別是什么?然后,學生可以自己進行討論自己進行深究。如果學生自己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和他們一起進行討論。
二、教師也要讓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
學生自主學習就是要讓學生首先自己將課堂中學習的知識進行理解深入。就這個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幫助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處在一個自主學習的情境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的方式,就是教師在課堂上創造一個與本節課所學內容相關的具體情景。例如,在進行自由落體運動的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生活中,學生經常用到的紙以及筆。然后在課堂中將筆和紙一起做自由落體運動,然后學生就會發現一些問題,為什么他們的下落速度是不一樣的?是什么造成了他們這些現象?然后學生可以自己提出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理解,然后和教師進行溝通,全班一起進行討論,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創造一個學習的環境。幫助學生理解這一堂課的具體知識點。其次,在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的前期階段,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是要保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如果在這個階段學生對自主學習提不起加入的欲望,那就差不多可以宣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計劃失敗了。因此在這個過程教師要運用合理的方式來保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與學習欲望。例如,在教學物體運動過程中的摩擦力這一部分的內容時,教師若是仍然選擇按照傳統物理教學方法按部就班的簡單介紹滑動摩擦力的物理意義、滑動摩擦力的基本性質以及滑動摩擦力在具體模型中的應用及影響,就很有可能讓課堂變得枯燥乏味以及讓知識變得抽象,使得學生提不起對物理學習的興趣與欲望,這也就導致學生自主學習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不能得到培養。因此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與學生之間開展與滑動摩擦力相關的探究以及學生的獨立思考,讓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體驗到自主學習的趣味性,使得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自主學習物理的欲望。
三、課堂教學中要注重趣味性
物理這門課的特點就是知識點繁瑣復雜。學生在理解的時候有很多困難。因為物理有些現象是比較難以理解的,而且物理知識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如果教師采用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師的口述以及板書來給學生講述這些知識的時候,學生就會覺得這些知識是非常枯燥乏味,沒有學習的興趣,甚至在最后的時候產生一種厭惡的情緒。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就要注意趣味性。比如,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引入一些游戲式的教學法。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學習并不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如果自己用心學習的話,就會很容易擊破這些困難。可以在教學中分組進行學習。在組合之間,可以進行一個小比賽,每個物理實驗。完成最快的小組,教師可以給他們一些適當的獎勵,對于那些完成比較慢的一些學生,教師要積極的進行幫助他們。除了上述做法以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通過應用一些物理學中的名人軼事以及物理學史來調動起課堂的趣味性。物理學史以及名人軼事是物理學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課堂理論教學環節摻入物理學史也是引發出學生對物理自主學習過程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物理教師可以根據當前的教學內容適當的銜接一些物理學史實或者相關物理學家的名人軼事,充實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內容,并削弱物理這一門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例如在學生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抽象理論學習后,身體與心靈都感受到疲憊,這時教師就可以講一個與當前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如卡文迪許如何測得物體之間的相互吸引力,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如何制造出核武器,或者二十世紀波爾的量子力學與相對論之爭等等。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物理學的歷史故事與課堂相互銜接,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們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結語
當前物理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該探索一些與眾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應用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自己探究學習物理的正確方法和學習興趣,學生在自己的學習興趣下進行學習,就能更好、更快的掌握物理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給學生創造一個自由化的學習空間、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幫助學生在課堂能力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明顯.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J].昆明理工大學,2017(2):25-26.
[2]劉一.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J].華中師范大學,2018(5):31.
作者:史生發 單位:甘肅省武威第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