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差異化物理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高中物理的教學實踐中,多數情況是女生對物理圖像的掌握程度不如男生,這一情況在普通高中尤為明顯。由于多重主客觀因素,大規模的性別差異化教學在我國尚未付諸實踐。文章在理論上分析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出現性別差異的主客觀因素,由此論證差異化教學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提出通過“師愛”的感化功能來實現師生認同,進而提高受眾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然后,闡述在客觀上設計符合思維習慣的差異化教學模式的可能性。最后,展示差異化高中物理教學的若干實證分析。
關鍵詞:差異化教學;物理圖像;分層次教學;師愛
一、普通高中物理教學受眾差異的溯源
1.思維方式因素。據筆者觀察,女生在構建物理模型時高度關注細節,善于對局部進行縝密的考量,但對全局的分析相對有所不足。反之,男生對整體邏輯的把握常常勝于女生,動手能力也較強,體現為處理實驗問題時的創造性,但容易犯粗枝大葉的錯誤。從整體上來看,女生的主動探究意識和動手能力略遜一籌。如果抽象思維能力發展水平較低,在理解物理圖像時常會出現困難,最終導致僅僅識記了物理概念,卻無法理解其隱含意義,即所謂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2.心理因素。高中階段學業壓力大,加上青年特有的現實壓力,一些女生易產生焦慮情緒,甚至產生生理問題[1,2]。上述不利因素的誘因往往是精神壓力,后者不可小覷,因為這些現象通常會對他們的學習產生不利影響。精神壓力的負面作用容易導致部分女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畏難情緒,從而嚴重影響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高中物理學習需要清晰的數理邏輯,學習焦慮問題會使學生在主觀上產生畏難情緒,導致其在學習過程中輸在起跑線上。3.社會因素。多數情況下,女生的情緒比較細膩敏感,除了期待得到老師的認可外,也希望在班級這個“小社會”體現自身的價值,特別是期待獲得同學們的信任與鼓勵。部分家庭的不良氛圍會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在語言和行動上傾向于偏激[3]。一個充滿和諧友愛氛圍的家庭具有賦予成員安全感的作用,從而有助于青年成員形成完美人格。高中物理的學習常常需要理論聯系實際,實際情景的構建需要師生或學生之間的經驗分享來完成。由此可見,良好的人際關系(特別是溝通能力和協作能力)對物理學有裨益。
1.“師愛”的感化功能。相對于父母對子女的愛,“師愛”是一種更高的道德標準,更能體現社會功能。實際上,教育過程應有情感價值屬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主動接近學生,獲得學生的信任。孔子認為“親其師,信其道”。經驗告訴我們,如果學生信任某位教師,教師的教法就有更多選擇的余地:無論是春風化雨的講解,還是直接的批評,學生都能樂于接受。我們常常看到,如果某位教師不注重與學生的交流,無論他的教學水平有多高,教學效果也常不盡如人意。我們尤其需要注意性別差異:高中階段的女生較為敏感,更需要建立師生間的信任感,進而提高他們對物理學科的興趣。春風化雨時,嚴師出高徒,“師愛”是一種有原則的愛,不僅體現為對學生的關切,更要成為學生的精神導師。2.差異化物理教學的思路。鄭淵潔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天使,關鍵在于我們怎樣培養教育他們。”在理論上,筆者認為教師應平等地關愛每位學生,無論學生當前處于何種發展階段[4]。女性天然熱愛生動直觀的表達,這使得一些女生不適應物理課堂中嚴密的數理邏輯。筆者還常常借鑒語言中的美學,如使用古詩詞描述物理現象,詮釋物理概念。在講解參照物這個知識點時,筆者會介紹唐代詩人李白在《望天門山》中的詩句“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亦能達到活躍課堂氛圍的效果。3.差異化物理教學的措施。“師愛”感化功能的實現須借助師生的雙向交流[5]。師生交流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從心理上真正地接受教師、信任教師。女生的性格大多文靜,不太善于就學習中的困難主動與老師交流。這就要求教師及時發現她們的情緒波動,立足于物理教學,主動與其進行溝通。在實踐過程中,貴在秉持抱誠守真的態度,以保證良好的效果。筆者及時了解她們的物理學習情況,耐心解答她們遇到的難題。當她們展示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時,筆者不吝溢美之詞;若她們在解決問題時陷于困境,筆者會利用勵志故事予以激勵。4.差異化物理教學的實證。她的名字叫CMX(為保護隱私,隱去全名),她的物理基礎很薄弱。筆者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犧牲休息時間與其交流,發現該生對音樂有濃厚的興趣。筆者在給她輔導物理課程的同時,適時地推薦她加入學校音樂小組。她在音樂活動中發現了自己的閃光點,反過來也促進了她的物理課程學習,最后她的物理成績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個事例驗證了上述理論,也詮釋了“師愛”的偉大力量。筆者用“師愛”感染了學生,也用“師愛”促進了學生的成長。
三、結束語
巴特爾說過:“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即使冰凍的感情也會消除。”教師不僅要傳遞知識,更要具有大愛,無愛者難以為師[6]。差異化的高中物理教學能充分體現“師愛”的感化功能,與核心素養的導向保持高度一致。差異化物理教學過程中的“師愛”具有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因而適用于不同的受眾。
參考文獻:
[1]丁長亮.高中女生物理學習困難的歸因分析及教學對策[J].教育科學論壇,2005,(10):56-57.
[2]劉云華,皮飛鵬,劉芳,等.高中女生學習物理的主要困難及對策———廣州市五位高中女生的個案研究[J].物理教學探討,2007,25(17):3-5.
[3]林崇德.中學生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4]倪志宏.師愛是智慧的愛[J/OL].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27).
作者:朱姝靜 單位:安徽省蕪湖市火龍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