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物理教學學生有效學習初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探究了初中生在物理課堂上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脫節、難度大、動力不足等學習低效的原因,指出了促進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方法,以期為初中物理教學提供參考。
一、初中生在物理課堂上學習低效的原因
1.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脫節
物理學科兼具理論和實踐的雙重特點,缺少任一部分都會使教學過程不完整,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大多數初中物理課堂上,教師往往比較關注理論知識的傳輸,在教學中不斷要求學生讀、背各種物理概念或者公式,卻忽視了物理實踐的重要作用,沒能將具體的概念或公式形成過程在實踐中演示出來,甚至會為了追趕教學進度而直接跳過一些必須講解和參與的實踐環節,致使學生的腦海中普遍缺乏具象的物理思維,在進行實踐操作時也總是瞻前顧后、丟三落四,以至于學生的學習一直處于起步階段,不能獲得有效的發展。
2.物理學科難度大,學生學習動力不足
初中物理學科是學生們面臨的最具抽象性的一門課程,再加上學生都會有畏難心理,如果教師沒有給予正確的疏導,學生們很難跨越心理障礙,進行有效學習。物理學科本身的難度和教學方式的單一、無趣,對學生的學習自信無疑是一種打擊,學生們常常會覺得從課堂上得不到任何與自身有關的信息,也無法從中收獲成就感,即便再努力也克服不了心理上對物理學科的排斥,大大影響了學習的效果。
二、在物理課上促進初中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方法
有效學習主要是以學生個人的進步與發展為核心,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自主探究知識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此過程中使學生收獲到學習的成果、感受到學習的趣味,產生深入學習的心理,并能夠在之后的學習活動中保持積極的學習熱情和良好的學習效果。
1.引進翻轉課堂,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
翻轉課堂是將課上和課下的學習環節進行了調換,有利于學生在課下預習的同時明確學習目標,把握重難點知識,并借助其他資料的幫助來理解和認知物理知識,并在消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初中物理課上采用翻轉課堂的策略,教師將課堂主體地位還給學生的真實體現,有助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發現、討論、反思和總結等行為來深化自己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在課下學習和課上探討的過程中,學生們的物理眼界可能會隨著學習方式的轉變而轉變,通過查找資料、探究實驗、分享經驗等完善自己的認知,充分發揮個人的想象和聯想思維,對物理現象進行深入的挖掘,形成科學嚴謹、格物致知的精神,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有效性。
2.增加實驗環節,引導學生領略科學魅力
物理實驗能夠將某種現象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并增加物理學科的實踐性和趣味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去感受物理世界的美妙。在初中物理課上,教師可以將公式推導和概念講解的過程簡化,按照其具體內容增加合理的實驗環節,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操作流程、分組進行實驗操作,不斷優化和完善本組的實驗過程,最終得出正確結論,將物理現象的形成過程熟記于心。實驗環節不僅讓學生走進了科學實驗的世界,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對其思維的縝密性也是一種鍛煉,且完善的實驗流程需要學生不斷反思和改進,這又為培養學生的反思思維提供了契機,使得學生充分掌握物理學科的核心內容,促進有效學習。
3.關注合作學習,優化物理作業設計
課后作業是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的最佳途徑,能夠打開學生的學習思路,提高學習的成效。在設計初中物理學科的課后作業時,教師要遵循“精”、“簡”兩個原則,即物理題目既要精確、精細、精妙,又要簡短、簡潔、簡明,否則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和排斥。因此,物理教師要在作業上體現教學的亮點,可以采用圖文結合、實踐性強、角度多樣的題目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在一起集思廣益,不斷發散思維來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在這期間互相學習和借鑒,將多種思路有效融合,遵照最佳的解題路徑。在完成有內涵又充滿妙趣的物理題目時,學生們的合作學習能力不斷提高,學習的效果也越來越好。
三、結語
新時代的教育核心理念是“育人”,即更加注重對學生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的培養。身為初中物理教師,應當清楚認識到科學知識對于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調整和轉變教學的著手點,不斷采取新措施促進學生進行有效學習,使物理學科教學真正為學生服務、為科學發展服務,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周健.初中物理教學中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探討[J].理科考試研究•物理版,2015(2):45.
[2]馬麗.關于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有效性學習的探討[J].文理導航,2017(10):47.
[3]陳長勇.關于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有效性學習的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7(6):105.
作者:劉卿 單位:山東日照市曲阜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