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物理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物理是一門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要求極高的學科。物理中的許多概念不是單靠簡單的記憶就可以領悟的,而是需要將抽象復雜的定義在大腦中轉化為簡單的語句進行理解和學習。因此,抽象思維成了物理學習中最重要的思維能力,而思維能力是物理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之一。那么,教師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應該如何更有效地培養初中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呢?本文從教師、學生兩個方面展開了論述,希望能為各位物理教師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初中物理;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引言
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們國家急需擁有高科技水平的創新型人才。要想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從課堂抓起,這樣學生日后才能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物理學科是一門可以體現學生思維的創新型學科,而抽象思維是學習物理的必要條件。在現階段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因為物理成績差而對學習喪失信心的學生不在少數,這一問題已迫在眉睫。物理教師必須通過有效的教學來努力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一、應注重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
(一)教師要因材施教
教育改革愈演愈烈,最為突出的一點便體現在課堂教學方面。初中物理作為基礎性的學科,對于剛剛步入中學的學生來講是極為關鍵的。物理學科要求學生在學習知識時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教師要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方式,注重課堂內容的創新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以及課堂氣氛的輕松性。“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要想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必須先發揮教師的作用。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參差不齊,理解概念的能力也有很大差別,教師要想讓全部學生都能理解該學科的內容就必須因材施教,對水平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措施。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抽象思維的水平,在正式授課前可以通過一些物理游戲等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大致的劃分。教師在了解了學生的水平之后,在進行班級整體授課時,需要針對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教學活動。而對于能力過之或者能力不及的學生,教師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從而幫助每位學生更好地提升自己,達到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目標。
(二)教師要適當轉變教學方式
“教師授課—學生聽課”的傳統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對于物理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在以前的教學中,學生知識的獲得多是死記硬背來的,并不能真正地理解,這不但無法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而且還可能使學生越發失去學習物理的樂趣。更重要的是,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是不同的。教師在講某一節課的內容時,有的學生用半節課就“消化吸收”了,而有的學生情況則相反。因此,對于因物理思維不足而導致物理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應予以更多的鼓勵和耐心,讓他們在鼓勵中得以前進,慢慢地得到物理思維的培養。教師必須改變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去實踐。例如,在教學《加速度——小車實驗》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實驗,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來學習。學生在實驗中推理出來的結論是通過形象的實驗獲取到的。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能夠得到快速的提升。
(三)教師要拓展教材
教材是教學的根本,教師要以教材為本來拓展,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完全脫離。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教師還應注重對教材的研究[1]。初中物理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首先教師自己必須十分清楚這點,在教學活動中將各部分內容貫穿起來,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牛頓定律”時,教師可以將初中所有關于“牛頓定律”的知識點進行總結,這樣既為后來的學習做了鋪墊,又便于學生理解。在習題的練習中,教師要注重對教材上的例題進行分析。教材上的例題往往比較簡單的,但大多數難題都是在此基礎上改編的,因此應讓學生真正明白解題的方法,以取得舉一反三的成效。切不可實施題海戰術,讓學生倦于學習。
二、學生在學習中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一)學生不應只局限于課堂和書本,要留心生活
我國當下的教育有一個特點,那便是學生常常為了學習而學習,把視野僅僅局限于教材和課堂上,認為教師的講授毋庸置疑,因此也不會去主動觀察生活。物理實際是一門十分貼近生活的學科,無論是慣性還是電流,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現象。因此,學生應該學會在生活現象中發現問題,把問題帶到課堂上,在教師的幫助下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其實從生活到課堂的過程就是一個從現象到理論的過程,這中間的思考與探究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2]。例如,在物理力學中講到“慣性只與質量有關,與其他任何因素無關”時,只要是在生活中比較細心的學生都會發現,汽車急剎車、騎車下坡等一系列情況都可以驗證這一點。生活是科學的來源。在生活中學習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二)要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信
在以往的傳統物理教學模式中,課堂完全就是教師出題—學生答題的過程,學生沒有完全地參與到物理實踐中。如果長期處于這樣的情況,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而且一節課教師只能簡單地講解完一部分知識點,效率極其低下,這對于整個班級學習氛圍的帶動也十分不利。另外,由于物理學科本身的難度較高,許多學生受考試成績的打擊,進而形成了對物理的恐懼心理,甚至放棄物理。對此,學生必須樹立強大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難,戰勝恐懼心理,可以嘗試去發現物理的樂趣。只有熱愛物理,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對物理的學習中。
(三)學生遇到問題要積極求助老師、同學
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要積極請教老師和同學,尤其是向那些物理思維能力較強的同學請教,看看他們是如何學習物理的。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也至關重要。課堂是學習的平臺,教師和學生要勤溝通,多交流,這樣才會發現學生的問題,從而及時地解決,達到課堂學習高效共贏的局面。此外,學生要結合自身的實際制訂學習計劃,在遇到不理解的知識時要及時提問。勤能補拙,難懂的物理概念會在一遍一遍地學習中被攻克。
結語
在初中這樣一個絕佳的時間段中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是明智的,這不僅能夠促進我國物理教育事業的發展,也為祖國的未來培養了高技術人才。初中物理教育學科要求學生在學習知識時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必須從多方面入手。教師和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兩大主體,在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3]。教師在教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教學,做到因材施教。學生在學的時候要有目的、有計劃。
[參考文獻]
[1]張鐘生.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8(30):22.
[2]陳江.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魅力中國,2017(09):65.
[3]冷一靜.論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8(37):165.
作者:文軍 單位:陜西省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