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傳輸網絡下數據智能化交付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隨著企業競爭的加劇,各大運營商和一些互聯網企業為了取得更好的發展,就要轉變以往那種運維模式和思路,在實際的工作中可以適當地引入人工智能等一些新型的技術手段,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企業的運營板塊?;诖耍疚木蛯Ξ斍皹I務網絡面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建立網絡業務一致性稽核保障系統舉措,希望對相關人員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深度學習;網絡業務;稽核保障系統
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前臺業務線不能很好連接到各處,所以在開通業務流程的時候就很難保證前端和后端客戶業務參數數據的實時性和一致性,進而給客戶和公司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隨著網絡環境越來越復雜,與端到端原則相矛盾的用戶需求越來越多,網絡交付能力與用戶需求割裂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在傳輸信道資源利用、數據資源調配、數據流智能交付等方面,面臨著許多問題和挑戰。所以就需要加快研發一個收入保障系統,對網絡上的資源、客戶、業務和收入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以此來提升網絡運維能力和人工智能研發應用能力。
(1)信息傳輸網絡效率不高
專網傳輸信息,要求能夠更快更準地規劃、分配和調度數據系統資源,實現資源的動態感知和精確管理。當前資源管理主要實現設備、信道等網絡資源的靜態管理,缺乏與信息傳輸網絡資源的聯動,無法提供網絡態勢融合呈現、資源管理服務和按需動態聚合能力,無法有效發揮信息傳輸網絡所具備的承載能力。
(2)信息傳輸網絡資源及業務不成熟
信息傳輸網絡采用的“最優路由”特性使得普通用戶和重要用戶難以實現分別轉發。所謂“最優路由”是指從數量龐大的路徑集合中只找出最優路徑,不考慮任何次優路徑,這種路由結構過分強調唯一性和最優性,犧牲了靈活性和多樣性,因此只適用于網絡結構和業務相對穩定的網絡環境,面對專網用戶多樣化的需求,以唯一性為特征的路由結構,就會陷入普遍業務轉發和重要用戶保障的兩難境地之中。二是“傻瓜網絡”特性使得普通業務和重要業務難以滿足區分服務。所謂“傻瓜網絡”是指網絡簡單化,盡量不處理上層功能,這使得網絡不能提供“服務”或只通過微調來提供“服務”,網絡不對業務內容做決定,不能區別對待圖片、文字、音頻和視頻,面對專用新業務、高數據量和網絡資源高效應用的要求,專用計算機網絡使用傳統的盡力而為技術或有限的QoS技術,難以區分保障普通業務和重要用戶,更談不上智能管控、資源優化、業務交付和提高用戶體驗了。另一方面,由于專網不收費,缺少價格杠桿的有序調節,使得專網缺乏利益主體的關注,缺乏有效的行為監督和約束機制,導致無節制的、開放式的資源過度使用。對信息傳輸網絡的智能管控體現了對網絡的精細化管理,實現這個功能需要一個復雜的體系來支撐,重點應放在信息傳輸網絡資源使用的精確計量上,為資源效能評估和按需調度提供支撐。服務資源、管道資源以及用戶資源是信息傳輸網絡所承載的三大基礎資源。它反映了網絡的運行狀態,是判斷網絡運行是否正常的關鍵,信息傳輸網絡的智能交付保障是網絡性能管理中的一部分,它對研究網絡意圖特征和發現網絡行為變化起著關鍵的作用,它以監測分析信息傳輸網絡資源為基礎,通過分析信息傳輸網絡中所承載的資源分布情況和資源利用情況研究網絡意圖和運行規律。通過監測統計網絡資源狀態數據,有效地進行網絡監測,合理地分配信息傳輸網絡資源,可為規劃和優化網絡結構提供科學依據??傮w上,針對信息傳輸網絡智能化分析及管控的方法近幾年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理論上講,每種協議規范不同,交互行為便因此不同。理論上也可以識別所有的協議。但此算法需要對協議作深入研究,掌握協議的行為特性,從而找出區別于其他協議的行為特征,時間耗費較大;對于一些行為特征相近的協議的錯誤率較高;對于基于行為的協議識別技術都只是應用于離線的實驗階段,并未真正地用于實時的大規模資源分類系統中,對于此方法是否有其實用性,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考證。
2完善信息傳輸網絡中問題的措施
在對信息傳輸網絡智能交付保障方面,本文提出基于動態資源池的智能管道技術,此技術是一種基于多維計算模型建立的通信管道利用新方法,而動態資源池(DynamicTrafficPool,DTP)是“IntelligentPipeline”的核心。系統將每一種網絡資源預先導入到特定的Pipeline中,而實際上任意時刻每一條Pipeline并非一直處于充分利用狀態。DTP可以動態監測每一個Pipeline,并且將任意一個Pipeline的可用資源空間及時回收至DTP,這些可用資源空間經DTP優化整理后導入到“VirtualPipeline”里等待新的許可。
(1)智能管道引擎
智能管道引擎(IntelligentPipelineEngine,IPE)會依據用戶設定的基于Users、Application、Schedule、Pipe、Time或其組合形成的復合優先級,對DTP優化整理后的可用資源空間資源進行動態分配;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空閑的資源空間資源。
(2)IPE技術
IPE可以巧妙地結合QoSSchedule的設計,利用DTP并及時調度QoSSchedule儲存的規則進行動態許可,實現了在現有技術環境下對資源空間的最優化利用。而業界同類產品都是采用靜態的Pipeline設計,針對每個Pipeline約定一個數值,并將應用類型分配至各個Pipeline內,如果在某個Pipeline沒有應用交付的資源產生時,并不能將其管道資源空間分配給其他用戶或應用,這樣就會造成這部分管道資源的浪費。經實驗測量,IntelligentPipelineEngine的運用相較于業界同類產品,可以有效地提升管道的利用率40%以上。本創新技術可以為每個網絡用戶建立個性化的VirtualIntelligentPipeline(VIP),在實際應用中,每個VIP與DPI&P(資源分析與預測)結合,在不同網絡應用場景模型的支撐下,可建立以用戶需求為基礎的動態資源池,為信息傳輸網絡的智能化管控提供能力平臺。
3智能管道技術研究
基于動態資源池的智能管道技術(IntelligentPipelinebaseonDynamicTrafficPool,IPDTP),IPDTP是一種基于多維計算模型建立的通信管道利用新方法,而動態資源池(DynamicTrafficPool,DTP)是“IntelligentPipeline”的核心。(1)IPDTP技術通過動態資源池的運行,可實時了解當前管道里是否有未用的資源空間,以便于資源池將其收集并導入VirtualPipe(虛擬管道),而VirtualPipe負有共享屬性,各個已定義的Pipe可共享VirtualPipe管控空間資源。本階段資源空間的演變流程如圖1所示。我們將每一種應用及用戶預先導入到特定的Pipe1-4中,而實際上任意時刻每一條Pipe并非一直處于充分利用狀態。DTP可以動態監測每一個Pipe,并且將任意一個Pipe的可用資源空間及時回收至DTP,這些可用資源空間資源經DTP優化整理后導入到“VirtualPipe”里等待新的許可;此時管道的資源空間資源分配如圖2所示。圖2IPDTP技術的VirtualPipe為彈性資源共享空間如圖2所示,經DTP整理后的Piep1-4為實際使用的管道資源;而VirtualPipe接受DTP導入的空閑管道資源后,將之儲存并轉化成可用的資源空間,呈共享狀態。(2)IPDTP技術智能管道引擎(IPE,IntelligentPipelineEngine)對VirtualPipe共享資源空間的利用,由SPE如下規則執行:依據用戶設定的基于Users、Application、Schedule、Pipe、Time或其組合形成的復合優先級,對DTP優化整理后的可用資源空間資源進行動態分配;若我們設定Pipe1優先級最高;那么導入到Pipe1的Users或Application有更多的資源空間請求,此時由VirtualPipe執行IPE的調度規則,流程如圖3所示。圖3IPDTP技術的IPE動態資源調度流程如圖3所示,IPE監測并遵守資源分類Schedule對VirtualPipe調度,按高優先的Pipe1所需調度管道資源以滿足相關User或Application的分類請求,從而Pipe1獲得增溢資源空間。所以IPE可以巧妙的結合資源分類的Schedule的設計,利用DTP并及時調度資源分類Schedule儲存的規則進行動態許可,實現了在現有技術環境下對資源空間的最優化利用。而業界同類產品都是采用靜態的Pipe設計,針對每個Pipe約定一個數值,并將應用類型分配至各個Pipe內,如果在某個Pipe沒有應用的資源產生時,并不能將其管道資源空間資源分配給其他User或Application,這樣就會造成這部分管道資源的浪費。經實驗測量,SmartPipeEngine的運用相較于業界同類產品,可以有效地提升管道的利用率40%以上。本創新技術可以為每個用戶建立個性化的VirtualIntelligentPipeline(VIP),在實際應用中,每個VIP與DPI&P(資源分析與預測)結合,在不同網絡應用場景模型的支撐下,可建立以用戶需求為基礎的動態資源池,為信息傳輸網絡的智能化交付保障提供能力平臺。
4智能管道引擎的應用
智能管道引擎設備,主要用于當接收到業務平臺所發送的業務保障請求信息的時候,通過提取業務保障請求信息中包括的用戶業務屬性信息,并根據用戶業務屬性信息來確定用戶的網絡接入方式,之后再根據用戶的網絡接入方式確定用戶歸屬的策略控制設備和承載網元設備,利用業務保障請求信息生成保障服務策略信息,將保障服務策略信息發送給用戶歸屬的策略控制設備;當接收到用戶歸屬的策略控制設備發送的服務策略響應時,向業務平臺發送業務保障響應,業務保障響應中包括用于指示用戶歸屬的策略控制設備和承載網元設備的業務保障關聯標識信息。如圖4所示(用戶歸屬的策略控制設備:指的就是用戶歸屬的承載網元設備進行業務保障處理,并在用戶歸屬的承載網元設備完成業務保障處理之后,向智能管道引擎設備發送服務策略響應;用戶歸屬的承載網元設備主要就是根據用戶歸屬的策略控制設備的指示進行業務保障處理)。
5結論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提升智能管道技術水平,保證企業內部信息的一致性,使業務管理臺賬朝著更加規范科學的方向發展,就要加快面向信息傳輸網絡的數據智能化交付技術研發力度,以此來提升公司內部信息傳輸網絡業務的監控能力,更加準確的查找在工作中所需的相關信息,提升公司收入。
參考文獻:
[1]林奕琳,張琳峰,王慶揚,等.基于智能管道引擎的網絡能力開放研究[J].電信科學,2017,29(7):14-19.
[2]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面向智能管道的事務型網管引擎及其網管事務處理方法:CN201310598519.X[P].2019-05-27.
[3]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用于業務保障的方法、智能管道引擎設備和系統:CN201310342623.2[P].2018-02-11.
[4]劉嘉煙,金志剛,薛飛,等.基于FARIMA過程的網絡業務預報與應用[J].電子與信息學報,2021,23(4):403-407.
作者:楊貽宏 單位:上海飛旗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