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定位選擇文化產業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
(一)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優勢(Srength)
1.文化資源稟賦深厚河北省的歷史悠久,2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在河北省的陽原縣生活,7000年前,河北省磁山就有人類生活,充分展示了仰韶文化的繁榮,5000年前,河北省的涿鹿演繹了黃帝、炎帝、蚩尤三位華夏始祖的爭戰。河北省是中原定居文化與北方游牧文化的交界帶,演繹了兩大文化系列的沖突與融合,三國文化、古燕趙文化豐富而多彩多姿。這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是河北發展文化產業的基礎,這種資源稟賦是其他省份所不具備的。
2.地緣優勢明顯河北省具有非常優越的地緣優勢。河北處于環渤海地區,圍繞京津兩大都市具有山口兼臨的地緣優勢;同時又處于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西北五大行政區域的連接地帶,交通發達;河北還是人口大省,擁有1億多人口的直接消費市場和豐富低廉的勞動力資源。從行政區劃上,京津冀三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交叉,或懷抱,彼此難分,河北是“胸膛”,北京和天津是“心臟”和“肺葉”。在全國來說,這樣的區域是唯一的。這些有利因素將使河北成為華北地區文化資源開發條件比較好、文化產業投資成本比較低的地區。
3.具有政策扶持文化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已經成為我國未來重點發展和大力繁榮的產業之一,從國家層面,對文化產業提起了重視。就河北省而言,河北省出臺了許多政策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逗颖笔 笆晃濉苯洕鐣l展規劃》明確規定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河北省“十一五”文化產業發展戰略》中要求努力促使文化產業盡快進入市場,在市場中通過競爭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促進產業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河北省“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提出到“十二五”末,河北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將達到1500億元以上,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將達到5%。這些政策的出臺,為河北省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劣勢(Weakness)
1.特色缺失京津冀三地在文化上同根同源,文化脈系也相近。明、清以前,三地文化不分你我,明清以來,三地文化才出現了差異,但差別也不大。由于京津冀在文化上擁有共同的母體,文化資源類型相近,決定了三地文化產業發展模式趨同,這不符合文化產業的發展規律。河北省的文化產業發展,沒有形成自己的發展特色,與京津在歷史文化產業開發上存在著雷同和重復建設現象。
2.品牌缺乏河北省的文化品牌知名度較低,文化品牌的營銷和開發水平較低,幾乎沒有知名品牌是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河北省具有國內外廣泛影響的品牌少,舉辦的大型節慶文化活動如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清河羊絨服裝文化節等也普遍缺少高起點的品牌運作,在經營、營銷、開發、整合上缺少力度,文化品牌的運作力差,造聲勢的能力較弱。河北省的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文化精品數不勝數。但從品牌角度出發,真正形成強大品牌的文化精品很少,這對于河北省文化產業的發展是一種阻礙,同時也凸顯了河北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弱點。
3.人才稀缺文化產業是新興產業,產業的發展,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創造都將通過各種文化資源的開發,運作和打造體現出來。這就需要一批具有創造性的人才,需要具有開創精神和管理能力,既了解文化又了解營銷的人才。河北省處于京畿之地,北京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高地,更多的文化產業人才都選擇這樣的高平臺進行自身發展,使得河北省文化產業的經營管理人才流失嚴重,也很難招攬人才。這也是文化產業發展相對緩慢的一個關鍵性因素。
4.結構失衡文化產業結構是指文化產業各行業間的搭配及組合形式。河北的文化產業結構上存在著不均衡的情況。整個產業中,河北的文化產業以傳統和大眾文化產業為主,主要集中在文化用品設備生產,出版發行,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和文化用品設備銷售四個行業,這四個行業的增加值占整個文化產業增加值的80%以上。而體現科技的網絡文化服務、動漫游戲等新興文化產業,河北省發展滯后。
5.需求較弱文化產業發展的市場需求程度,是影響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河北省人口基數較大,但眾多的人口中,消費支出在文化娛樂上的水平較低。2013年,河北省城鎮居民在文化娛樂支出為1203.8元,這遠小于全國的平均水平2033.5遠,與天津市2254.39元和北京的3695.98元更是無法相比,而農村居民在文化娛樂上的支出更是微乎其微。河北省的城市化水平又相對偏低,這表明河北省文化產業市場基礎相對較弱。文化產業的發展依賴于文化消費需求的增長。河北文化消費需求偏弱,導致人們的文化需求不高,文化產業發展的依附基礎非常薄弱,限制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三)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機遇(Opportunity)
1.國家文化產業大發展時代來臨我國早在2009年就出臺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這標志著國家將重點推進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產業迎來了一個大發展的嶄新時代。國家將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文化消費,對文化產業領域的投資將大幅增加,準入門檻將降低,同時也將有更多的政策向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方向傾斜,因此,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廣闊前景。
2.河北省政府確立文化產業的優先發展地位2010-2015年《河北省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明確提出文化產業在構建符合河北實際的現代產業體系過程中,將成為各級政府優先發展的產業領域,在政策方面將獲得大力支持。這樣的決策將給河北省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無限動力,加速河北文化產業的發展步伐。
3.發展拉動文化產業發展經濟發展將帶動以知識、技術、智能為特征的文化產業的崛起,并成為經濟新的增長點,這是一個公認的事實。發達國家和地區,文化產業都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河北省經濟在快速發展,GDP排位居全國第六。經濟增長的同時,消費結構升級已是一種趨勢,文化消費將增大,文化產業將逐步成為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
(四)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威脅(Threat)
1.區域內文化產業競爭激烈河北省毗鄰京津兩大都市,也是文化產業極度發達的地區。從區域上看,京津的文化產業發展具有更大的活力和競爭力,占據文化高端市場,這給河北文化產業地位提升帶來極大挑戰。
2.省內各市文化產業過度競爭省內各市由于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各地都爭相上項目,要資金。這種情況之下,導致河北省各地的文化產業都處于低端水平,阻礙河北文化產業體系高級化過程。
3.外來文化產業涌入帶來沖擊由于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國外的一些優秀文化企業進入河北,爭奪市場。嘉年華,迪斯尼等企業開始涌入河北市場,給河北本土文化產業帶來無限沖擊。
(一)戰略定位
河北省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在區域大范圍內對其進行正確的定位,找準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才能在區域內與周圍區域形成共贏,協調發展。基于京津冀三地的區域背景,河北省的在地域上具有包容特點,并且文化底蘊深厚。因此,河北省的文化產業發展戰略,應該定位于華北地區重要的歷史文化基地,重要的革命文化基地,發展歷史文化產業,同時由于河北與京津的地理區位優勢,在文化新興產業發展上,應定位于發展服務京津,支撐京津的文化產業后臺發展基地,吸納京津的資源,開拓京津的消費市場,文化產業發展上與京津合作。
(二)結構定位
文化產業內部各行業間的搭配及組合形式是文化產業結構。發展文化產業必須做好產業結構定位,才能依據現有資源進行重新組合,確立文化產業發展的優先次序和主導結構。文化產業結構是否合理,是文化產業能否順利發展的前提條件。河北省的文化產業結構上應該繼續發揚傳統優勢的文化產業,開拓具有潛能的新興文化產業。歷史悠久是河北的特點,通過打造一系列的歷史文化名城來發展文化產業。同時對接京津,發展動漫產業,傳媒產業,出版、印刷業、文化產品生產業,文化旅游業等產業實現河北省文化產業的繁榮。
(三)品牌定位
市場經濟中,品牌效應已成為非常重要的元素,文化產業中的品牌效更加舉足輕重。文化產業品牌定位,就是要從文化內涵中打造出精品,塑造獨特形象,使其在消費群體心目中經產生一定的地位,從而吸引更大的客源市場。培育文化產業品牌,以品牌帶動文化產業發展,已成為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成功經驗。河北文化產品特色不突出、傳播影響力小、有實力的文化企業較少等等,品牌意識淡薄,具有河北地域文化特色、個性化的東西極少,難以形成自身的品牌和競爭優勢。河北省的品牌定位應該在歷史文化上做文章,創立有影響力的文化企業,打造幾項有傳播影響力的文化活動,生產有影響力的文化產品,把河北省豐富的文化資源轉化成具有強大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品牌,贏得品牌影響力和品牌資產,實現品牌價值。
三、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對策建議
(一)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
河北省的文化產業發展,應該充分考慮到京津兩地文化產業高地的存在,不能自成體系,在文化產業項目的策劃和文化產品的研發、營銷上要充分與京津兩地對接,加強與京津的合作。同時學習京津的先進理念和做法,發揮河北省區位、資源、低成本等優勢,在體制上、政策上、服務上與京津形成梯度差,吸引生產要素向河北流動,使更多的生產主體到河北文化產業領域投資興業,促進京津冀文化產業區域協同發展。
(二)抓準定位特色發展
河北省由于文化、歷史等方面與京津具有同根同源等特點,在文化產業發展上也很容易趨同,因此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了重復建設造成的浪費以及產品銷售中的競爭。因此,河北在發展文化產業時,應該注意抓準自身的特色,打造獨特的產品以及個性品牌,走特色發展之路,既要有別于京津,又要依托京津的龐大市場,發展自身的文化產業。
(三)依托項目帶動發展
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應依托項目帶動,通過多渠道,多方向,多形式的宣傳河北文化,針對特有文化打造品牌項目,如建設文化產業園區等。通過實體文化產業項目發展,各種文化博覽會,文化產業論壇等方式的宣傳,培育壯大一些文化產業實體,
(四)提升實力創新發展
河北文化產業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發展水平相對京津還很滯后,應該盡快提升文化產業發展的競爭力,提高自身的發展水平,引進文化產業人才,加強自身的開發,生產,營銷能力,鼓勵創造新產品,研發新方法,打造新品牌,實現自身實力不斷提升的跨越性發展。
(五)塑造品牌高端發展
河北省由于受京津等文化產業發達地區擠壓,高端文化產業相對不足。發展文化產業應以文化為核心,立足于特有的燕趙文化,不斷創新藝術題材、樣式和表現手法,塑造自己的品牌,打造符合時代潮流、雅俗共賞的文藝精品。
(六)省內區域聯合共同發展
省內不同區域之間進行聯合,發揮“航母”優勢。以石家莊等具有較強文化產業基礎的城市為核心,率先推動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培育文化產業“航母”,帶動整個文化產業做大做強。
四、結語
河北省作為一個文化大省要向文化強省的行列邁進,需要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但從最本源的角度來說,就是要認識自身發展存在的優勢與問題,把握文化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找準自身文化產業在區域中發展的定位,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來提升自己的實力,將河北擁有的資源、文化、歷史等優勢充分整合,發展好文化產業,將文化產業做大做強。
作者:高超 劉曉春 杜福光 李文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