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管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學生;體質;健康;體育教學;改革
1.1對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缺乏整體性把握
對各階段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缺乏整體性把握導致了高校體育教學重復與脫節,直接影響了體育教育目標的實現。高校體育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陳舊,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導致體育教學效果不理想。從整體上看,各階段高校體育教學內容教學指導思想不明確,高校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只強調填鴨式教學模式,而忽視了理論課對學生正確體育觀和體育文化素養的培養。學生普遍認為高校體育課程是一種簡單的技能提高,沒有正確認識高校體育教學的目的。教師誤解高校體育教學項目,忽視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盲目迎合學生的興趣,失去學科特色,從一個極端誤解到另一個極端誤解。
1.2對于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沒有統一的要求和規定
構建符合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高校體育教學內容體系不足,沒有統一的要求和規定。而許多高校沿襲傳統的競技觀念,只注重體育技能的傳授而忽視學生多樣性的喜好和多方面發展的需求,教育內容沒有統一的要求和規定,教育形式古板單一。例如教學中很少使用教具教學會導致不關注怎樣教,沒有側重點的是行為,課程內容和教學過程不能以一種統一的要求、規定的形式來進行。
2基于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建議
2.1以學生為本制定高校體育課程內容
學生是體育教育教學的根本,體育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們的心理,建立課內外一體化的體育教學模式目的是不給學生過多繁重的體育訓練,是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學生慢慢了解并且喜歡上體育教學。體育是增進學生技能,提高身體素質的主要途徑。因此體育教師也要積極創新,積極引進可供選擇的體育項目、民間體育等。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讓他們明白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從事一切或的基礎,而良好的身體素質來自于長期的鍛煉,要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高校要敢于改革原有的教學組織形式,完善體育教學,吸收教學經驗,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創造出一個適合我國國情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自由選擇體育項目,不再受"應試教育"的困擾。重點要求學生完成規定的練習量,對練習質量和技術標準不宜要求過高。普通高校可以采用分層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掌握的不同情況,設置不同的學習小組,并針對每個小組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教學要求和教學方法。由于各小組的基礎相對一致,避免了體育能力較弱學生的自卑情結,可以很好地引導和引導。鼓勵學生,增強學習信心,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有效提高教學效果。高校應為不能參加競技體育的特殊疾病、殘疾和其他殘疾群體設計更加科學、合理。健康。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身體狀況,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與專門的醫務人員進行討論,使學生能夠選擇物理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課時更獨立,更能滿足學生的體質要求。根據"標準化"測試的結果,高校體育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健康狀況和體質水平進行分析研究,為不同體質群體的學生設計更科學合理的組織形式。在這類項目的教學中,應注意嚴密組織教法,要提出練習的規則與要求,要善于掌握課的節奏,注意觀察學生的體力情況,要嚴防傷害事故的發生,為階段高校體育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2.2高校體育課程內容模式的構建體系
高校體育課程內容模式的構建體系對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有著顯著效果。面對當前的形勢,高校體育教師為了改進體育教學方法,需要糾正學生的體育思想。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體育教學的實踐,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身心教育,使學生擺脫"應試教育"的思想束縛,實現體育教育。上課的重要性,可以充分享受體育的樂趣。改進體育教學活動和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建立多種評價標準,力求科學、合理、人性化。為了更客觀、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實際情況,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高校體育教師應考慮"良好的體育素質是所有體育教學的基本要求和前提"。同時,在參加活動的基礎上,開闊學生思路,通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為日后開拓高校體育健身娛樂活動打下基礎。高校體育教學內容改革讓學生高校體育成績有了快速提高,學生更腳踏學習高校體育課程,學生踴躍的出席高校體育課,對高校體育一般理論和基本知識不再急功近利,結合實際進行學習、訓練。高校體育教學內容改革在學生高校體育理論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高校體育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使學生可以全面掌握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的理論,增加了高校體育運動訓練方法和手段。學生既了解高校體育運動的知識和技能,教師也完成了高校體育教學任務,實現了促進學生體質健康高校體育教學目標,達到了老師學生都滿意的目的。整個課堂教學最大的亮點就是能夠以教學目標為導航,充分的講解了教學內容,讓學生學有所得,加強了學生運用高校體育思維來分析生活的能力,有效的克服了學生對高校體育這一運動的心理障礙,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是課堂教學方法多樣,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們的參與度,高校體育教學內容整齊有序,一目了然,可以很好的通過這種模式來掌握課堂的學習重點難點,讓學生對這堂課的框架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3結束語
體育教學任重道遠,但教無定法,教學有法,貴在得法。提高體育課堂效率的途徑涉及教學的各個環節,只要教師不斷挖掘,潛心鉆研,不斷總結,就會發現更多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和途徑,也會越來越接近教學的本質,使體育教學不斷完善。需要建立課內外一體化俱樂部的體育教學模式,從整體上革新體育教學模式,建立以育人為本,注重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科學體育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于鐸,陳新成.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考核成績的體質監督評價[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7(1):85-87.
[2]王光軍,梅進松.從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探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8):143.
[3]唐月香.從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0,9(11):193-195.
[4]唐進昌.從大學生體質健康的測試洞察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36):96.
作者:劉慧 單位:內蒙古醫科大學體育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