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現狀及對策建議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現狀及對策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現狀及對策建議

    摘要:該文介紹了蚌埠市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現狀,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和運行機制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技推廣體系;現狀;問題;對策;蚌埠市

    1蚌埠市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現狀

    1.1機構

    據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分析:截至2019年12月,蚌埠市三縣四區共有市級農技推廣機構3個,縣級推廣機構18個,鄉鎮級農技推廣機構129個。

    1.2隊伍

    據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分析:截至2019年12月,蚌埠市農技推廣機構在職人數622人。其中,按專業分:農機化116人、種植業274人、水產69人、畜牧業134人、其他人員29人,分別占在職人數的18.65%、44.05%、11.09%、21.54%和4.66%;按年齡分,35歲以下95人,35~45歲115人,45~50歲160人、50歲以上252人,分別占在職人數的15.27%、18.49%、25.72%、40.51%;按學歷劃分:初中以下1人、中專105人、高中10人、全日制大專71人、全日制本科141人、全日制研究生13人、在職大專154人、在職本科120人、在職研究生7人,分別占在職人數人數的0.16%、16.88%、1.61%、11.41%、22.67%、2.09%、24.76%、19.29%和1.13%。按職稱分:無職稱78人、初級職稱223人、中級職稱222人、副高級職稱83人、正高級職稱16人,分別占在職人數人數的12.54%、35.85%、35.69%、13.34%、2.57%。按工作年限分:少于5年90人、5~10年35人、10~20年59人、大于20年438人,分別占在職人數的14.47%、9.49%、5.63%、70.42%。

    1.3辦公條件

    自2011年實施鄉鎮農技推廣服務站建設項目后,實現了鄉鎮農技推廣機構技術人員有固定辦公用房,有專用辦公電話,配備了計算機、傳真機、投影機、打印機、照相機等辦公設備,實現了“辦公有場所、服務有手段、下鄉有工具”。

    1.4經費

    目前,基層農技推廣機構開展公益性科研和技術服務所需的日常運轉經費以及在職人員經費,按照單位性質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實行財政預算管理。

    1.5公益性履職情況

    雖然蚌埠市基層農技推廣機構人員趨老齡化、服務范圍大、服務對象多,但通過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工作方式,開展農業科技服務活動,結合信息化手段,較好地完成了農技推廣法所賦予的各項公益性職能。尤其是通過組織各級農技推廣機構人員采取線上技術指導、線下實地指導的方式,深入田間地頭入社、入場、入戶進行技術指導、培訓、咨詢、示范引導等方式服務新型職業農民、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家庭農場、生產大戶及扶貧戶。

    2蚌埠市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和運行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管理體制不順

    由于存在縣級農業主管部門和鄉鎮政府的雙重管理,農技推廣機構人員專職從事農業工作僅占非常少的部分,而鄉鎮專職從事農業工作的就更加少之又少。加之受鄉鎮行政事物多、工作人員少等因素的影響,部分鄉鎮農技推廣機構人員大部分精力從事鄉鎮事務而非本職工作,從事本職工作的時間極少,造成農技推廣機構人員沒有精力開展推廣服務的工作。

    2.2人員結構老化

    據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分析,蚌埠市基層農技推廣系統年齡結構偏大,趨于老年化,加之受到編制的限制,農技推廣機構人員出多進少,新生力量補充緩慢,加之基層農技推廣隊伍農技推廣機構人員知識更新和深造交流的機會較少專業知識水平下降,造成現有農技推廣機構人員知識結構老化和不足,遠遠無法適應農技推廣工作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2.3經費投入不足目前,基層農技推廣機構都實行了財政預算管理,使農技推廣機構人員工資得到了保障,但工作經費主要依靠各類補助項目,項目資金有限,難以做到全區域、全人員覆蓋,經費不足導致農業基礎研究工作難以開展,農業新技術到位率不高,嚴重制約了農業技術推廣事業的發展。

    2.4福利待遇偏低

    基層農技推廣機構人員直接從事一線農技推廣工作,工作非常幸苦,但待遇普遍較低、沒有與其職稱相對應的工資福利,如沒有或者極少有戶外艱苦條件工作經費保障和接觸危險品經費保障等。

    3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和運行機制的對策建議

    3.1合理設置機構,科學核定編制

    加強基層農技推廣機構隊伍建設,在人員編制管理工作中切實解決編制不足、人員老齡化等問題,在技術崗位設置時本著適應發展社會公益事業、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的需要、有利于為農服務的要求,合理設崗合理用人,按照各鄉鎮人口、耕地面積、種養特色、產業優勢及農技人員所學專業進行合理設置,滿足社會公益工作的需求。

    3.2明確公益職能,理順管理體制

    基層農技推廣機構是國家公益性事業單位,承擔著農業技術推廣和服務等公益性職能。對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實行縣級農業主管和鄉鎮雙重管理,堅持以縣級農業主管為主,對各鄉鎮在編不在崗的專業技術人員重新調整到農技崗位,統一對專業技術人員一次性配置到位,切實改變鄉鎮專業從事農業工作人員少的局面。

    3.3強化技術培訓,提升服務能力

    培養高素質的農業人才隊伍是提升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戰斗力的根本保證。因此,要建立農技推廣人員定期培訓制度,通過外地研修、培訓、實踐鍛煉來等方式,組織農業專業技術骨干參加部(省)級農業部門、高校和科研院組織的培訓,鼓勵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專業進修,促進農業專業技術人員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

    3.4加大財政投入,增加專項經費

    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大對農業的投入,特別是基層農業經費投入。一是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要會同人事財政等相關部門制定具體措施,落實基層農技人員工資傾斜和績效工資政策,切實提高福利待遇水平。二要建立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經費保障長效機制,將推廣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予以重點保障,確保公益性技術推廣工作落實到實處。

    3.5結合科技入戶,創新推廣方式

    以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為抓手,以提升基層農技服務體系公共服務能力為目標,依托中國農技推廣服務平臺,全力推進農技推廣在線服務,引導廣大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專家教授等,通過APP、微信群、QQ群、直播平臺等網絡媒介,在線開展問題解答、咨詢指導、互動交流、技術普及等服務。完善農技推廣服務責任制,明確服務對象,拓展服務內容,由單一的技術服務向技術與現代農業產業、經營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富民政策、生態安全等“綜合性”服務延伸。加強專家組建設,構建“專家+農技人員+示范基地+示范主體+輻射帶動戶”鏈式推廣服務模式。同時,充分發揮種植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示范帶頭作用,使之成為農技推廣的新生力量。

    作者:葛嚴鑫 桂文斌單位: 蚌埠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国产成人A∨激情视频厨房|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国产成人在线看|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办公室 | 成人免费视频69|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成人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美女人黄网成人女| 成人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国产成人欧美视频在线| 在线视频免费国产成人| 成人亚洲成人影院|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绿色| 成人免费草草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成人福利网址永久在线观看| 成人性生交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扳**a毛片| 国产成人黄色小说| 四虎www成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