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英語素質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
傳統的英語教學只滿足于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和英語技能,這顯然不能適應新時代對人才提出的要求。要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綜合性人才,教師必須轉變思想,深入研究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確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做到在英語教學中貫徹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是新時代賦予廣大教師的一項艱巨任務,這是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實現科教興國的必經之路。英語是一個國際性的語言,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情況下,學好英語成為每一個學生跨進社會的必備能力,因此,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勢在必行。那么在高中階段如何實施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成為每一個高中英語教師需要思考和不斷實踐探索的重要課題。前面已經有很多同仁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中我也將結合自己的英語教學工作,談一談自己的體會,與各位同仁共享。
一、英語素質教育的內涵
英語素質教育一般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英語文化素質。即學生要全面掌握英語的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并且能夠用英語進行日常交際,同時了解一定的中西方文化差異以及具有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第二,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學生要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和強烈欲望,培養自己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等方面的能力,保持持久的學習興趣、正確的學習動機以及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第三,良好的生理素質。使學生的語言器官和身體素質得到良好的發育,提升學生在英語學習活動中的正確性、忍耐力和靈敏度。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質,以及英語文化素質。素質教育的內容要具有3個特點。
(1)時代性。教師培養的高素質人才要能夠適應新時展中經濟、政治和生產生活的要求。
(2)以人為本。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不同個性和認知水平,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實現不同層次的提高。
(3)學生的全面發展。素質教育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而是培養學生的心理、生理、文化的綜合發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和諧發展。
二、如何實施高中英語素質教育
(一)要實現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
教師從學生時代開始接受的就是傳統的講授式教育模式,參加教學工作以來,也是長期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和束縛。因此,要實現素質教育的成功,教師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
(1)正確的人才觀。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教師不能一味關注成績好的學生,而要明白國家的發展壯大不只是需要優秀的高科技人才,還需要更多具有較高專業素質、訓練有素的普通勞動者。因此,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教師關注的對象,成績一般的學生也應該是重點培養的人才。
(2)正確的教育質量觀。在多年的應試教育影響下,學校和教師往往只重視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了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和發展。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我們不再以文憑和成績來評價一個人的價值,而是以能力來衡量。我們需要杰出的科研人才,同樣也需要出色的飯店服務員和高素質的保安。所以,我們的教育應該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國家培養各方面的專業人才。
(3)正確的教學觀。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宰了整個課堂教學活動,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在滔滔不絕地講,學生根本沒有參與進來的機會,他們只是被動地聽,甚至根本沒有在聽,這并不符合現代教育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我們要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把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他們的不同個性和心理發展規律,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拉近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課堂上獲得英語知識,提高英語技能,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二)要實現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道德修養
作為高中英語教師,要實現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我們必須先從自身做起,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專業水平,具備教學能力,提升道德修養。
1.教師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念,不斷學習和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關注每一名學生,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2.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作為一名英語學科的教師,我們必須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語言的不斷更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素質,并且在掌握英語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水平,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廣泛關注社會熱點和新聞,了解中西方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知識,認真研究英語教學的方式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用教育學的專業理論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指導我們的英語教學實踐工作。
3.教師要具備較強的課堂調控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為學生創設適當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并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與疑惑,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適當調整和補充,實現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4.教師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俗話說有什么樣的教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可見教師對于學生的人格形成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起著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英語教師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和熱情開朗的性格,要感召學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
(三)要實現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來設計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要做到精講精練,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探究和發現,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培養其自我學習、自我發展和自我提高的能力。總之,作為高中英語教師,要培養適應時展的高素質人才,我們必須了解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推動教育改革的步伐。在英語教學工作中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我們的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煥發出勃勃生機。
參考文獻:
[1]張志穎,余丹.美國創新教育對中國高校素質教育的啟示[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
[2]虞樂萍.論教師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基礎教育論壇:樂山,2013(3)
作者:聶海堂 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礦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