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藝術素質教育下器樂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藝術教育是高職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激發學生創新技能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藝術素質教育的學習和實踐,實際上是知、情、意、行的過程。該課題的研究目的在于突出器樂教學對高職學生藝術素質教育的助推作用,加強學院開設器樂課程,增設器樂種類,讓更多的學生接觸到器樂。希望高職院校教育將藝術素質教育貫穿于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等各個教育環節,增加器樂課時,豐富器樂種類,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感染,從而培養美好的感情,達到藝術素質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器樂教學;藝術素質教學;高職院校
新時代下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能力、想象能力、交流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在藝術素質教育的助推中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學校承擔著培養人才的使命與責任,是傳承文化的重要組織機構。藝術教育是高職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激發學生創新技能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在研究過程中以高職學生為例,闡述在新時代高職藝術素質教育背景下器樂教學起到的助推作用。
一、藝術素質教育的相關研究
藝術教育是高職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激發學生創新技能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探索藝術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首先要了解藝術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相關研究。在梳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2010年—2020年近十年在中國知網中以“藝術教育”為主題的成果近3萬篇。雖然從2015年開始以“藝術教育”為主題的研究成果呈下降趨勢,但是總體的數量還是很多。以“素質教育”為主題的成果數量在2000年達到頂峰,共計10023篇,之后的數量逐年下降,雖然2004年有所回升,但總體還是有下降趨勢。近十年國家一直在倡導藝術教育和素質教育,學校、社會管理制度和實施方案趨向成熟,但這些數據還是表明,學術界對藝術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關注度有所下降。
(一)藝術教育
馬克思主義認為,藝術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一種反映。①音樂作為人類社會的一種文化現象,它又是審美意識的一種特殊表現形態,當通過教育手段使音樂審美能力進入“自由王國”時,將會促進個性的和諧發展,促進人類智力與精神世界更完美的結合。高職藝術素質教育是指狹義的學校教育?!吨苡洝贰抖Y記》均有所記載音樂藝術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如《禮記·內則》所載:“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十五歲),舞《象》,學射御;二十而冠,始學禮,可以衣裘帛,舞《大夏》”。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實施教育,雖沒有明確指出學習器樂,但是在原始社會里,“歌、舞、樂”三位一體已是將聲樂、舞蹈、器樂融在一起。在高職院校里,我們所說的藝術教育不只是對學生進行藝術技巧的傳授和教學,還要通過這種方式傳授如何審美,還有從學習藝術的思維幫助學習其他專業課。比如我們要教學生唱歌、跳舞、器樂等等的表演技巧和能力,隨之將這些技能和所學專業課相融合。
(二)藝術素質教育
主題中搜索“藝術素質教育”共計894篇研究成果,其中高校藝術素質教育有312篇,高職藝術素質教育32篇,器樂教學與高職學生藝術素質教育的主題為0篇。數據表明,很少有人去研究藝術教育對大學生,尤其是高職學生這一群體的情感、個性和自我意識等方面的影響,對藝術教育的德育、智育、情感功能的研究仍然需要大量的實證。高職學生的藝術素質是指學生的感受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創作能力等綜合素質在學習藝術的過程中有一個良好的表現,即高職學生藝術素質教育是培養學生對于藝術欣賞能力及藝術實踐能力的一種內在綜合素質教育。其中,藝術素質中藝術的門類相當龐大,主要包含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建筑等。
二、藝術素質教育與器樂教學的相互助推作用
對藝術欣賞能力的培養注重解決對信息的觀察、理解、分析等問題,這對培養高職學生的心理素質、內在情感以及塑造性格有很大幫助。同理,在藝術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授器樂和學習器樂是有助推作用的。高職院校的藝術素質教育多數以體音美課程為主,而音樂類課程只是為部分專業學生開設,器樂教學少之又少。因此筆者力圖在原有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本校高職學生做針對性的調查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有關器樂教學有助于高職院校發展藝術素質教育的對策。某些特定的藝術形式對一些技能的開發具有積極的影響,例如,音樂教育能提高語音技能和在嘈雜環境中的聽音能力,視覺藝術教育可以提高語文或者數學能力,舞蹈方面的教育可以提高由紙筆測試衡量的空間視覺技能。綜上所述,在闡述器樂教學對高職學生的有利影響中,主要分為器樂理論知識教學和器樂演奏技巧兩個方面進行辨析。學習器樂首先要了解器樂的材質、構造、發展史、經典曲目等,例如,學生學胡,首先要了解二胡的材質、構造,二胡的發展史中包括器樂史、二胡的雛形和現代二胡,除此之外還要了解二胡里程碑意義的歷史人物,還有這些人物的思想理念和演奏技法?!豆饷餍小肥莿⑻烊A創作的十大二胡經典獨奏曲之一,是一首振奮人心的進行曲。此曲創作只因回應外國人對我國民樂的認識誤區,劉天華說到:“都謂我國音樂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證其誤”。用主和弦的分解進行構成的號角式音調,在樂曲中占主導的地位。樂曲氣勢恢宏,旋律明快堅定,節奏富于彈性。全曲謳歌了追求光明的勇士和他們所追求的光明,同時給了外國人有力一擊,了解器樂史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學習器樂的過程中會接觸到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有利于拓寬視野、開發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例如,器樂竹笛教學會涉及賈湖骨笛,賈湖骨笛距今約9000多年,可以吹奏完整的六聲音階或七聲音階,反映了原始先民對音高觀念和音階規律的認識。這一點首先確定了民族文化信心,可以激發學生對原始人制作骨笛方式的好奇心,從而在后期學習其他理論知識時開闊視野,學會挖掘深層知識內涵。學習器樂演奏技巧過程中會接觸很多其他種類的樂器,如,在學胡顫弓時,會接觸到小提琴,二胡曲《光明行》成功借鑒了小提琴的大段落顫弓技巧;《桃花過渡》借鑒了琵琶的輪指;借鑒古琴的泛音演奏技巧。諸多樂器的演奏技巧聚集于一身,并確立和運用多把位演奏法等,都是開創了樂器之先河。這些演奏技巧的借鑒也會啟發理工類專業的高職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解決專業上的難題。通俗地講,藝術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器樂教學就是對美的感受、鑒賞、表現和創造。在高職學生藝術素質教育中,美感教育應是核心,只有通過藝術方式的渲染才能產生一定的情感,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器樂教學注重培養高職學生對藝術的感知力和鑒賞力,實操性較強,可以充分讓學生親身體驗,這也是其他課程無法媲美的。
三、藝術素質教育背景下器樂教學的現狀
本課題研究選定對象是鶴壁職業技術學院器樂教學的現狀和存在問題,首先分析學院人才培養方案,根據研究課題設計調查問卷,在搜集、分析學生調查問卷的數據結果中發現問題,并提出可行性的解決辦法。
(一)器樂課程開設情況
查閱人才培養方案發現,高職學生的器樂課設置于2016年,即2016級的高職學生在大三的第二學期會學習器樂課。器樂開設種類有古箏、琵琶、葫蘆絲、吉他等四種樂器,2020年新增二胡、長笛兩種樂器。在音樂教育、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器樂均為必修課,但是學生可以選修上述六種樂器的其中一種進行學習,學習時間平均每學期為17-18周,每周一次2個學時。學生學習的樂器由學校提供,課下時間學生可以憑借學生證約琴練習。器樂課程是崗位技能課,在學院可以學習這門課程的只有音樂教育和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
(二)器樂教學存在問題
高職院校器樂專業學科建設較晚,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有很多問題,比如課時少、學習目標不明確、沒有統一教材、教學方法缺乏創新等。通過學生調查問卷的搜集和分析,還有對部分高職院校器樂教學狀況的考察,總結出以下幾點問題: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沒有教材。學校還在建設中,尤其是在“雙高”院校的建設中對于教學有很多改革。但是改革中對音樂的重視度不夠高,尤其是器樂教學。人才培養方案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年都有微調。對于器樂的教學目標是什么,比較模糊。學生學習器樂課沒有教材,教師只能在黑板上板書,或者提前復印好。學生程度參差不齊,分層教學組織難度較大。高職院校有器樂課程的是音樂教育專業和學前教育專業。高職音樂教育2017年開始有行政班級,發展到2020年新生擴招,人數也相對較少。學前教育的學生在數量上雖然較多,但大部分學生在音樂方面都是零基礎,教師教起來會發現分層多,教學難度大。教學課時局限,學生約琴受限。從2016年高職學生開設器樂課起,每一屆學生學習器樂課時間只有一學期,均在第三年的第一學期或第二學期。每學期平均下來只有17-18周,每周一次2個學時。上課人數較多,平均每種樂器上課人數均在10人左右,教師無法做到全面發展和因材施教。學生約琴困難,學??商峁┑木毩暯淌曳浅S邢蓿芏鄬W生因為約不到琴放棄練習,久而久之對器樂課失去興趣。
(三)解決問題的可實施性方案
整理、綜合上述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首先修改人才培養方案,在高職學生的人才培養方案里不能僅限于音樂教育和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學習器樂,可以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公共選修課。無論是音樂教育的學生還是其他專業的學生,學習時間要大于兩學期。這樣學生才可以有充裕的時間接觸樂器和練習。其次,在修改人才培養方案的同時可以組織多次校內實踐活動,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學校器樂課的開設形式和學習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確定每種樂器的教材,對于高職院校缺乏器樂教材的問題,可以提倡校本課程的編訂。校本課程的編訂可以根據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修訂,不斷優化和完善。校本教材的開發和應用可以使得高職院校器樂教學逐步形成自身的特點。綜合評估學生的音樂專業能力,有效的分層次教學。院校開設的器樂課程中有多種樂器,根據樂器學習的難易程度進行分類。將分類表給學生,本著自愿原則,建議學生選擇和自身專業程度相匹配的器樂課。創新教學方法,增強教學組織形式的豐富性。目前高職院校的器樂課大多是集體課或者小組課,每節課學生所學內容是有限的。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可以將選修樂器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分層次教學,即在同一節課上做復合式教學,根據不同能力的學生布置難易程度不同的任務。課堂上學習演奏技巧和樂理知識,課下組織若干小組進行約琴、練琴比賽,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小組積分制也納入至期末考核成績,根據學生的約琴次數和練習時間按相應的百分比折合在成績里。組織學生課下進行器樂小合奏,大致分為民族器樂和西洋樂器的合奏,鍛煉學生的團隊精神。學院在設置班級授課時,盡可能減少每節課學生人數,確保上課質量,學院增設琴房,學生持學生證隨時可以約琴。
四、結語
該課題的研究目的在于突出器樂教學對高職學生藝術素質教育的作用,加強學院開設器樂課程,增設器樂種類,讓更多的學生接觸到器樂。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學習演奏技巧只是一種接觸審美教育的路徑,除了教會學生器樂的演奏技巧外,審美教育也必不可少。在藝術素質教育的內容中,藝術實踐是重要內容。器樂課程又是一門實踐性、實操性較強的課程,在高職學生藝術素質教育的培養中,器樂課是首選課程之一。希望高職院校教育將藝術素質教育貫穿于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等各個教育環節,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感染,從而培養美好的感情,達到藝術素質教育的目的。
作者:王鵬 單位:鶴壁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