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雙重性關系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各學科、各領域中任何相關聯的兩種事物或兩種現象之間的關系都具有雙重性。它們一方面具有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共存關系,另一方面具有各自的特殊性、獨立性。本文詳細分析了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相互依賴、相互融合的統一關系,鋼琴伴奏在聲樂演唱中具有主導性、對演唱者具有指導性的雙重辯證關系,并提出了解決二者雙重關系的前提條件。
[關鍵詞]雙重性關系;主導性;融合條件
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分屬兩個學科的表演形式。聲樂演唱用聲音、表情和形體動作來展示作品內容,在表演過程中具有相對獨立性,有自己解讀作品的方式和方法。鋼琴伴奏與聲樂演唱,在演繹聲樂作品時通常是以整體的形式展現的,鋼琴伴奏是演唱者詮釋作品的有力支柱。聲樂演唱包含兩部分:一是聲音,二是動作、身段表演。鋼琴伴奏作為聲樂演唱的一種伴奏形式,是我們在聲樂教學中最常用的。
1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雙重性關系分析
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表演形式。聲樂演唱是用人聲作為樂器來表演,而鋼琴伴奏則是使用具體的樂件(鋼琴)來表演,它們會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感覺。二者在聲樂演唱和聲樂教學這個環節中的關系是息息相關、相對平衡的。首先,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是“骨肉相連”的融合體。在演繹和詮釋聲樂作品時是不分主要和次要、主屬和重屬的,它們的關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擬補、相互襯托。鋼琴伴奏在整個聲樂演唱中隨著演唱者的情緒和作品的需要而變化速度、音色、力度,為演唱者做好音樂鋪墊,為聽眾展現出別具一格的視聽畫面。其次,鋼琴伴奏在聲樂演唱過程中具有創造性和指導作用。這種積極主動的創作性和指導作用不僅體現在歌曲伴奏過程中,它還可以利用歌曲中的一些創作手法,如歌曲中的前奏、間奏、尾聲、節奏、速度、音高等暗示歌曲演唱的開始乃至演唱全過程直至整個演唱結束。再次,鋼琴伴奏的作用是在舞臺上與演唱者共同進行交流與表演,利用鋼琴特有的豐富的表現力來烘托氣氛、展現音樂。鋼琴伴奏可以讓音樂中不同的情緒進行過渡和轉化,以此來提高演唱者對音樂作品的感知、認知、理解和表現。鋼琴伴奏可以推動音樂向前發展,為聲樂演唱者提供情節暗示,幫助演唱者更加生動地演繹音樂作品,揭示聲樂作品的藝術魅力。聲樂演唱者要依靠鋼琴伴奏者的全身心情感投入,更要依賴鋼琴伴奏的積極主動性和藝術指導性。只有演唱者與伴奏者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才能詮釋出令人動聽而優美的音樂,才能給聽眾帶來聽覺和視覺的美好享受。
2鋼琴伴奏的主動性作用
在聲樂演唱中鋼琴伴奏是以合作者身份出現的,所以它的地位越來越被人們忽視。人們通常認為鋼琴伴奏是附屬、次要的,在表演時只要能較完整地、順利地演奏樂譜,并和演唱者步調一致地完成任務就行,這就完全忽略了鋼琴伴奏的主動性作用。鋼琴伴奏的主動性作用表現在:幫助演唱者很好地掌握音準、節奏、速度等;通過前奏、間奏、結尾等一些技術手段提示演唱者進行演唱;利用樂曲中和聲織體的變化、鋼琴音色的變化揭示作品音樂的發展、角色情緒的變化,為演唱者準確表現作品、展現人物性格提供幫助。此外,鋼琴伴奏的主動性作用還表現在推動音樂向前發展,使音樂主題更加鮮明、形象塑造更加具體。鋼琴伴奏除了具有烘托背景的作用以外,也可以借助樂譜中相對穩定的織體伴奏音型和豐富的和聲,實現主題音樂的發展和變化,協助演唱者全身心進行演唱。鋼琴伴奏還有另一個潛在的主動性作用,這種主動性作用體現在聲樂教學中,這種主動性為演唱者更好地表現作品,為提高聲樂表演教學的質量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3正確處理聲樂演唱者和鋼琴伴奏雙重性關系的前提條件
在表演上,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有很大差異,但在演繹同一作品方面它們是相通的、一致的。因此,積極尋求二者有機融合的基礎是它們良好合作的關鍵。
3.1聲樂演唱者與鋼琴伴奏者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演唱者和伴奏者要在保證深入學習、領會和掌握音樂知識的基礎上,積極擴展其它學科、其他門類的知識,如電影、戲曲、文學、音樂學、音樂美學、舞蹈等方面的知識,以此來不斷豐富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修養。只有掌握廣博的文化知識,積蓄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更加透徹、深刻地理解音樂,才能實現音樂的完美融合,才能有效完成作品二度創作的感知、理解、實踐,才能把聲樂作品演繹得淋漓盡致。此外,鋼琴伴奏者要有使命感。一方面要深入分析聲樂作品的創作背景,掌握其演唱風格特點,選擇恰當的表現手段與方式;另一方面,還要對演唱者負責,認真傾聽演唱者演唱的作品,并給予真心的、及時的提醒與建議。
3.2聲樂演唱者與鋼琴伴奏者要進行深層次的作品研究
一首成功作品的演繹是聲樂演唱者與鋼琴伴奏者共同努力的結果。要對作品進行深層次的研究,進一步了解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以及曲調的創作手法、調式、調性等,真正做到步調一致、合二為一、默契配合,把作品的精髓與實踐表演完美地統一結合在一起,實現從量到質的飛躍。
3.3聲樂演唱者與鋼琴演奏者要及時溝通與交流
聲樂表演是演唱者和伴奏者共同合作的藝術,在排練和表演過程中要相互關照、密切配合、團結一致、精誠合作。伴奏者既不能消極,也不能喧賓奪主。演唱者要時刻關注伴奏者的情緒變化。二者要相互交流、相互溝通,形成默契。
4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在綜合藝術院校融合教學的重要性
在綜合藝術院校聲樂課教學中,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的雙重性關系尤為重要。在綜合藝術院校上聲樂課的人往往是聲樂學生和聲樂教師,極個別的院校或者極個別專業好的學生上課時可以帶鋼琴伴奏,但這種現象畢竟是少數(在綜合藝術院校聲樂課是一、二年級的普修課),這種形式的聲樂教學勢必會減少演唱者與鋼琴伴奏者的熟知度和融合感,就更談不上對聲樂演唱的藝術指導性了。因此,我們要極力提倡鋼琴伴奏走進課堂,以此來促進綜合藝術院校聲樂教學的發展和完善。
5結語
一個聲樂演唱者要想獲得演出成功,并想把一首聲樂作品完美地展現出來,博得廣大聽眾的喜歡,單憑自己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聲樂演唱者與演奏者共同的努力和默契的配合是演出成功的保障。因此,積極尋求二者和諧統一的辯證關系、找到二者融合發展的結合點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和宗旨。
[參考文獻]
[1]鄒彥卓.論聲樂鋼琴伴奏中的對比、平衡與統一[J].樂府新聲,2009(4):194-198.
[2]金北鳳.論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之合作[J].藝術探索,2007(A1):80-81,83.
[3]葛姝亞.論鋼琴伴奏與聲樂演唱的關系[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0(4):154-156.
[4]馬迪.論語言藝術在歌唱教學與訓練中的重要性[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4):134-135.
[5]金鐵霖,徐天翔.民族聲樂教學的現狀及創新———金鐵霖教授在“2005全國民族聲樂論壇”上的學術報告[J].中國音樂,2001(4):26-30.
作者:梁燕 涂蓓 單位:吉林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