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專業教學資源平臺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隨著會計證的取消及初級職稱的變革,加強會計人才隊伍建設,致力于培養高層次高水平高素質的會計人才,確保會計工作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積極和促進作用,這對高校的會計人員培養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思考。本文結合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會計學院教賽一體教學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將實踐教學目標與應用創新能力培養的目標緊密結合,以此來促進教學工作以及培養優秀人才。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一)研究背景。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培養來說,舉辦會計技能大賽具有很好的導向和促進作用。通過比賽,可以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現教學中的不足而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培養出更加適合企業需要的會計學專業人才。整個會計技能比賽在設置和企業真實操作相似的財務部門、稅務部門、銀行部門等與職場相似的環境中進行,會計行業的高層次人才、實務方面的專家以及財經類本科院校師生共同參與、觀摩、體驗,是一項分崗位、開放式的會計技能專業競賽。其中會計業務手工模擬實訓競賽使用的是一款用于學生模擬實訓以及開展會計知識技能競賽的軟件平臺,模擬平臺將企業會計操作仿真化,讓學生在學校里面就可以體驗到和企業中相似的財務操作,在模擬和競賽的過程中系統地掌握企業會計核算的全過程,將所學會計理論課程與實務操作結合起來,加深對會計知識的理解,同時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會計學”專業被列為2013年重慶市本科高校“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專業建設項目,以及以交互式“三平臺”架構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核心的會計學特色專業的改革試點,同時隨著會計學院實驗室賽教一體化軟件的投入與使用,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賽教一體”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結合會計學院教賽一體教學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將實踐教學目標與應用創新能力培養的目標緊密結合,是本課題研究的重點。(二)研究意義。近幾年來,高等本科院校招生不斷擴大,教育教學質量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成為高等本科院校的工作重點。開展學科競賽也是教育部一直所倡導的,通過競賽促進高等學校提高教學質量,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出具有創新性的人才。本科院校會計專業如何開展技能競賽,如何提高競賽水平,值得大家探索和研究。
二、研究目標
第一,把提高教學水平和培養既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具有較高應用實踐能力的人才作為本課題的最終目標。第二,通過全面掌握學校教學現狀,依托現有的教賽一體軟件,結合國內外眾多先進學者在關于如何構建會計學專業的觀點基礎之上,借鑒相關高校的實際實施情況,構建符合民辦三本獨立院校的有特色的賽教結合的會計教學資源建設平臺。第三,以學科競賽為引領,創新實踐教學改革,開發學校教賽一體化的會計專業教學資源平臺建設,真正做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賽一體。
三、會計教學的現狀
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發展,財務轉型也是迫在眉睫。高校必須審視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滿足企業需要的財務人員。但目前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方面仍處在一個較為落后的地步,這對于企業整個會計體系的發展來說是十分不利的。目前高校的財務教學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人才培養理念陳舊,理論發展速度緩慢。當前世界經濟和市場、技術的發展,是基于“互聯網+”、新型能源、新型科學技術交互融合,互融互通的時代背景,這種發展背景對專業領域人才的素質和能力有著更高的業務能力要求,社會對傳統思維模式人才的需求量大大降低。然而目前,由于高校培養人才的理念還處于傳統模式,且人才培養理念理論的研究和發展速度較為緩慢,還是強調培養領域化、技能核心化、將重心放在基礎知識層面,造成了人才培養理念瓶頸出現。(二)課程體系設計弱化基礎性和實踐性,強調專業性。就當前而言,高等院校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中仍然過分強調理論學習。課堂還處于傳統的教師講授模式,但較其他學科而言,財務科目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以講授為主的傳統課堂,對學生感受具體實踐操作只是基礎,對實際操作能力的拔高起不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具備的傳統理論素質與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財務會計需求出現了斷層式對接,教學內容與實際社會需求不能很好對接,導致培養質量長期停滯。其實,現代會計財務對基礎理論的要求是一方面的,另一個更加重要的方面是如何基于時展的全新要求,結合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等新時期的高效計算與存儲工具的基礎上,財務會計工作者如何更好地結合時展要求,發揮主觀上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教學模式陳舊,方法創新出現停滯。高等院校課堂教學,只是讓學生進行“機械式”的單維吸收,學生對知識的思考和深層次理解完全不夠,在這種方式下要培養具有個性化、具備開拓性和創造性的學生可以說難于登天。當前,在處于互聯網和大數據快速發展的今天,在財務會計課堂上介紹、了解、體會全新的時代技術是至關重要的,創設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將會計財務操作實踐化已成為重要的可操作的手段。(四)課程形式單薄,設置較為單一。大數據時代需要的主要是具有一定基礎知識和能力,且能很好融入數字經濟發展趨勢的新型人才,這需要在人才培養階段參與學習多維度、全方位、多行式的專業和相關課程。然而在目前的高校課程模式上,課程形式和課程設置還是相對單一,且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高校課程設置依舊是依據傳統會計分工和傳統企業財務管理模式設置,設置之初對大數據的發展預測不夠,造成制度的單一化;第二,高校專業課程設置中對多元知識和跨學科知識的設置納入不多,但大數據與“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今天更需要綜合性財務管理人才,這種模式也造成了當今出現的“初始端———需求端”的矛盾。
四、解決思路
(一)建設具有會計特色的教學資源平臺。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會計學院是整個學校一大特色專業,學生較多,在教學方面應該結合學校教學現狀,建設出具有會計特色的教學資源庫。同時結合目前企業中對會計人才的需要,以市場為導向,制定出能夠對會計教學有促進作用,能夠完善目前的教學資源的專業資源庫。同時在建設中要充分考慮課程的適用性以及學生的特點,制定出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資源庫。一個完整的資源庫應該包含以下兩方面。1.基礎資源。基礎資源是指一些教學過程中所必須的核心資源,比如有能反映出課程教學情況的教學大綱、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等。基礎資源這一部分對整個教學計劃有一個整體的把控和一些資源支持,包括大綱以及教案等,還有和學生學習成果直接相關的作業以及考試等。2.拓展資源。拓展資源是在基礎資源的基礎上更加和專業課程相結合,作為一種輔助資源來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工作。會計專業有很多專業課程存在交叉現象,而拓展資源就可以有助于建立綜合的系統的輔助資源。例如,可以在目前實驗室已有的ERP系統、稅務仿真實驗室、會計電算化以及分崗實訓等軟件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建設出既包含案例庫、資源庫、試題庫系統等基礎的教學資源又包含拓展資源的教學資源庫平臺。如圖1所示。圖1教學資源平臺構建思路(二)豐富實踐教學體系,完善人才培養模式。該體系建成后,將從教學和競賽兩個層面將學校的教學計劃、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實踐內容等方面以教賽一體化理念為導向,探索構建寓賽于學、寓教于賽、寓賽促教的教賽一體化。會計專業課程的內容中融合教賽一體化的實驗教學,將實踐教學帶入課堂,貫穿始終,促進會計教育的發展。(三)立足自身,結合學生動態運用信息化手段適時調整教學設計。會計賽教一體化信息平臺具有“以賽促訓、以賽促教、以賽促改、賽教結合”的優勢。有助于建立會計職業技能競賽長效機制,提升學院會計學專業學生“實操”能力與水平。教會計專業“教賽一體化”教學資源平臺在應用中要結合學校學生實際,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目前的知識掌握情況,看是否具備相應的專業基礎知識,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最新的政策變化。依托教賽一體驅動因素下的會計專業教學資源平臺建設,整合學院目前的實驗教學資源,發揮會計專業學科競賽組織與管理優勢,以市場會計人才需要要求為導向,通過學科競賽的方式,來豐富和提升實驗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和提升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使學院“教、賽、學一體化”實驗教學創新實驗區在重慶同類高校具有先鋒模范作用。有助于建立會計職業技能競賽長效機制,提升學院會計學專業學生“實操”能力與水平。有助于加強和突出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彌補目前學院實踐教學存在的不足。會計賽教一體化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可將職業技能大賽服務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教學的改革。順應“以職業技能大賽推動實踐教學改革”教學理念改革的趨勢,將專業綜合技能融入人才培養方案,使職業技能大賽服務于教育教學改革和學生能力培養的理念得以有效實現。
【參考文獻】
[1]繆靜,黃翀,謝廣霞.基于勝任力模型的云財務管理會計師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
[2]范樹峰.淺析云計算環境下的會計資源庫建設[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8,5:81~82
[3]陽杰,應里孟,謝健.論互聯網+企業導師制———產教融合背景下會計實踐教學改革[J].財會月刊,2018,10:136~142
[4]張軍.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高職會計專業微課程資源建設與應用———以《會計綜合實訓》為例[J].經濟師,2017,3:183~185
[5]于玉林.創新驅動:推進開放式會計實驗教學[J].會計之友,2014,12:121~12
作者:焦佳 單位: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