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所謂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不僅僅是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以現實生活為理論基礎的一種教育理念,主要闡釋思想政治教育應該以人們的現實生活世界為理論依據,只有走進生活面向實際,使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才能真正的讓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最終成為指引人們幸福生活的一種生活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日益遠離人們的現實社會生活,最終將使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許多的挑戰。為此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生活實踐的高度相融合,讓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人們的社會實踐生活當中,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所面臨的時代課題,毋庸諱言,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開展的基石,更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提供了切實的理論依據。
(一)、關于“生活世界”的闡釋
生活世界的概念是現在西方哲學中一個關鍵的范疇,是由胡塞爾首先提出的,他認為人只有和現實世界相統一,并且參與其中那樣才是生活在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世界。總的來說胡塞爾的思想是立足于超驗現象學來構思自己的生活世界理論的,他闡述的生活世界思想,具有原創性,并且對現代西方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繼胡塞爾之后奧地利的一位哲學大師維特根斯坦從語言學的角度來闡述自己的生活世界理論,并且提出了“生活形式”概念一詞,他的生活形式概念認為,語言的意義是生活形式和語言情境共同決定的,想了解語言的意義必須先來了解使用它的人當時所處的生活形式,也就是說生活形式是詞語意義的來源。與此前兩位不同的是哈貝馬斯,哈貝馬斯是繼承了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他的社會批判理論認為語言在終極的意義上并不是由主體的先驗意識所構成的,語言只是一種主體間溝通交往的過程,并且以語言作為基礎,或者說是以交往行動為基礎,人所生活的世界就是由交往構成的世界,哈貝馬斯的哲學理論較胡塞爾和維特根斯坦要更進一步,他的社會哲學使人回歸到一種相互溝通的生存狀態,既消解了科學世界的抽象性,也使得人們的生活開始向人性化的生活世界轉變了。而馬克斯主義經典作家關于生活則有這樣的理解,主要的含義是超越生活脫離生活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人就生活在世界當中,和這個世界有著密切的關系,只有人生活的世界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世界。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容
思想政治教育對現實生活的重視,是思想政治生活化的真正立足點,也是向馬克思主義人本理論的真正回歸,對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的主體參與的表現,由此可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既關注人的物質生活,又關注人的精神生活。
二、思想政治教育化的特征表現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生活性特質:本著以人為主體的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實踐過程中唯有加入人文關懷精神,在實行個性化,生活化的教育活動中,才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更好的體現人性光輝,也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生活的實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目的性特征:堅持現實生活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論相一致,從而指導人們開始關注生活世界,關心生活體驗,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一種作用于生活實踐的教育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實質性特征:本質意義上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使人們形成與社會發展相協調的思想政治素質,而展開的是一種主體明確的社會實踐活動,一旦脫離了生活實踐和這些必要的生活體驗過程,對于這一學科的進程來講則很難實現其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實效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教育性特征:思想政治生活化的實現必須要立足生活,以人為本,以生活為核心,以教育為手段的一種人性化的教育模式。而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都把思想政治教育與現實生活的世界相分開,是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的主要原因所在,也是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與人文精神理念缺失的關鍵因素。
三、結束語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就是要把之前抽象的教條主義理論,轉向一個真實存在的人身上,將人文關懷的理念貫徹到人類社會的實踐活動中去,引領人們去追求更有價值的人生,過更有質量的生活,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過多的向人們灌輸著抽象的概念、空洞的理論,要求人去追求一些過于理想化的東西,而現在要把人文關懷的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宣傳大幅度的轉移到現實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去,在真正意義上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作者:丁雁 單位:新疆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