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古代思政教育中的治國思想及啟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為政以德,重視德治。孔子在治國安邦問題上首先提出了“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在孔子看來,以道德教化小民,容易贏得民心,調和階級關系,更好地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從而取得更持久的統治效果。孔子還講:“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認為,一方面刑、政并用,固然能使民免于犯罪,卻不能使民恥于犯罪;只有用道德去引導他們、用禮樂去教化他們,才能使他們心悅誠服,他們才會以犯罪為恥,才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范。孔子提出的德治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求國家的所有官吏及一切行政人員,不管是通過什么方式選拔和任命的,都必須是一個“有道德”的人;第二,要求統治者對道德必須身體力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特別重視修己正人,要提高統治者自身的修養,用人格力量、示范作用去引導人民。
(二)仁義治國,施行仁政。孟子曾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從“事親”開始,然后推廣并施行于社會政治,把天下百姓當作是自己的老人孩子一樣孝敬呵護,時刻關心他們的疾苦、病痛,心里裝著百姓,為百姓的福祉著想,這樣就可以避免不顧百姓安危幸福的殘酷的剝削和烽火連天的戰爭,天下可平。他認為,統治者一定要有仁愛之心,愛惜自己的子民,否則,一國將要遭殃,“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如果掌握最高權力的人沒有一顆仁愛之心,無視天下蒼生的冷暖飽餓,肆意地進行剝削掠奪、殘酷地進行重型壓制,這個社會就會被一種恐怖冷酷的煙霧所籠罩,勢必引起百姓的反抗,造成社會動亂。
(三)民貴君輕,民為邦本。孟子曾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把實現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任何君主都離不開民眾,只有贏得民心,得民擁護,才能得天下。賈誼也認為,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是國家的命脈,是國家功業,是國家的力量,充分說明了人民對于社稷穩定的重要性。
(四)任賢使能,才德并重。孔子認為,以德治國,首先要舉賢才。選拔賢才有五個方面的好處:一是賢才能治理好國家;二是避免壞人混進官員隊伍;三是能使人民誠服擁戴;四是可以教化不正之人;五是民眾能互相勉勵而上進。賢才必須要是德才并重的,要遵守信義,懂得禮儀,具有淵博的知識。墨子認為,只要賢能,不避親疏、貴賤,唯賢是舉。李世民、魏征認為,任賢而治國,失賢而國亂,為政之要,唯在得人。而司馬光《資治通鑒》中關于論才德的內容中提出:“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顛覆者多矣,豈特智伯哉!”強調圣人必須才德并重,避免忽視其中一方面。
二、現代啟示
(一)立德樹人,德育為先。道德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標志,它對社會具有重要的規范、教育和導向作用。當前,我們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人們的道德發展。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的建設為落腳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并積極吸收外來的優秀文化成果,正確處理和認識各種利益關系,樹立社會主義義利觀,根據形勢發展的要求,從實際出發,把基本道德要求融于有關法律法規和各項具體政策中,融于社會的各項管理中,不斷推動社會道德體系的形成和完善。
(二)以德治國,重視“官德”。我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重視為政以德,而統治者首先要修已,才能安人。中國共產黨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領導核心,首先要提高黨員素質,加強黨性修養,不斷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升理論水平,堅定共產主義的信念,而后才能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道路上充滿自信地前進;領導干部要尤其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和生活作風,時刻提醒自己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也是為人民謀利益的,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愛民、為民,切不可把權力作為實現自己利益、強加自己意志于別人身上的工具,要注意時刻向群眾學習,時刻監督自己的所作所為,自我反思。
(三)以人為本,實現教育由“人是工具”向“人是目的”轉變。今天倡導的“以人為本”的新發展觀,其基本理念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弘揚人的主體性,最大限度地開發人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一直以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統治階級的繼承者和接班人,是為社會進步和發展服務的,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堅持實現教育由“人是工具”向“人是目的”的觀念轉變。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體系為主流意識形態,堅持“三個倡導”,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最終為人的發展提供優越的社會生存環境。
(四)重視人才的選拔機制,從源頭上提升人才的綜合素質。在我國,無論是黨政領導干部還是教育者,都必須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他們是引導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中堅力量,是塑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人”的代言人,所以,我們應該十分重視黨政領導干部和各級教育者的人才選拔機制,務必要公開透明,公正民主,德才兼備,選拔有真才實學和高尚道德的人才擔任重職,從源頭上過濾掉人才隊伍中的渣滓,提升整個官員隊伍的整體素質。
作者:溫海霞 單位: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