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大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乏主動性和針對性。在黨中央的重視下新世紀以來,大部分大學都紛紛建立校園網,落實“數字校園”的規模建設,但由于我國的大學生網絡的思想政治教育起步較晚,由于各種原因而導致了學校的網絡質量不高、建設技術的水平參差不齊,在全面發展中缺乏一定的主動性和針對性,在初級階段往往不能及時幫助師生解惑,并不能跟上社會網絡的步伐。
(二)大學生的參與度不高,缺乏積極性。由于學校和社會的網絡監視嚴重滯后,導致學校的網絡信息雖然豐富多彩、資源浩如煙海,但是很難控制網絡中的不健康信息的存在,甚至包括了涉及淫穢、反動、奢靡生活的無限推崇的有害內容,這往往誤導了學生形成不正當的行為、形成消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產生了不小的負面影響,從而滋生了學生的不安定心理因素、追求享樂的不上進心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學生的參與度不高,缺乏一定的學習積極性。
(三)教育方式多樣、不統一,缺乏互動交流。雖然所有的學習網站都開通了校長、書記等各種信箱,有利于推動學生的民主、平等意識的教育,對學生可以產生一定的崇尚平等、自主創新的思想模式形成。然而,事實上此種信箱僅僅添加了過濾設置,同學所提供的信息往往不能及時得到反饋,且在問題的傳遞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時差和平等性,在學校和學生之間缺乏互動性交流,在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沒能達到實質性的作用。
(四)虛擬化的網絡影響了學生的道德觀和心理健康。網絡的虛擬化造就了學生只需與電腦的數字交流,缺乏了現實而真實的人際交流形式,從而改變了學生的交際方式,并產生了人際互動障礙。甚至更為嚴重者,隨著過于沉迷網絡學生會產生心理變異,從而會患上網絡封閉癥、電腦狂躁癥等網絡心理疾病。網絡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致使學生容易養成冷漠、壓抑的情緒和歪曲的道德觀。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究
(一)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學校必須要高度重視當前網絡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牢固確立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目標。在網絡的推動下,加強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研究,積極探索網絡時代中結合馬列主義、思想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做到注重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形成和積淀。
(二)建立一只強大的網絡建設隊伍。網絡信息的豐富多樣,各種不健康信息的魚龍混雜都會時時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規范,所以對于網絡發達的學校,必須要建立一只強大的網絡建設后勤隊伍,要具備及時掌握當前信息流量、精通網絡過濾和監控技術的人才,并利用網絡平臺正確進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輔助和教育引導,另外這只網絡建設隊伍需要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
(三)充分利用校園網站的建設和管理。作為學校信息傳播和教育陣地的窗口:校園網站則是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學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園網站,進行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的宣傳和引導環節,加強網站的建設,并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交互優勢,引導大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獨立發展的學習能力和創業能力。
三、結語
大學生的思維較為活躍、思想多變,在網絡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對大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難度甚大。網絡作為大眾生活傳播“第四大媒體”,成為人們交流和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網絡對大學生的教育環境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網絡作為時代進步的產物,是大學生認識世界、自我認知的新手段。網絡的多媒體技術和信息傳播能力帶來了教育手段的思想觀念和教育內容的改變和創新,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須要進一步跟上社會和時代的步伐。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我國形成了相當規模的互聯網體系,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如何做好大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則是當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
作者:合斯來提·莫明 單位:新疆喀什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