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班班通現狀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班班通”推動教學的變革,甚至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水平。作為教學工具,教師可以用它來開發并向學生提供較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創設互動的教學情景,呈現多種教學信息,為師生帶來全新的理念,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教學工具;“班班通”;小學數學
1.“班班通”能很好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互聯網強大的搜索功能和多媒體系統完美的放映功能相結合,再加以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輕松有趣。例如,幻燈片、Flash動畫等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助于他們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和運用,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將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識點直觀地表現出來,極大地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2.教師利用“班班通”設備查找教學資源,不僅能充實課堂教學內容,更能增加學生的知識容量。數學學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如果教學僅僅局限于教材,就無法滿足新時代學生的學習需求,會讓學生產生懈怠情緒。教師備課時如能借助“班班通”設備查找相關的教學資源,整合到課堂教學中去,不僅能讓學生學習到課本上的知識,更能了解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大大增加了學生的知識容量。3.在數學教學中,“班班通”可以幫助學生充分感知,化抽象為直觀。烏申斯基說:“如果教師的教學充滿形象、聲音、色彩,就能為兒童多種感官所接受,我們就能使講授的知識為兒童所接受。”應用“班班通”輔助教學,融形、聲、色、動、靜于一體,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圓面積公式推導”一課時我發現,借助傳統的教學工具,基本上都是把圓分成8份、16份、32份等,很難完成“曲變直”的過程演示。如果我們能借助“班班通”的多媒體演示技術,則可以直觀演示將圓分成n份的過程,使“曲變直”的過程更形象具體,更加令學生信服。學生在欣賞圖形變換的過程中不僅培養了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還看得清楚,想得明白,學得透徹,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
二、“班班通”在小學數學課堂實際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過分依賴“班班通”。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什么類型的課都追求使用“班班通”,甚至不加選擇的下載,拿現成的課件來放映,而實際上,真正用在“備課”的時間并不多,沒有真正地吃透教材,沒有很好地研究教學方法,從而出現教師備課不精及設備應用過程中浪費現象的發生。2.教師對“班班通”功能的了解和掌握不夠全面。部分教師只把“班班通”當作一臺普通的計算機使用。其中很多重要的適于學科教學的功能,卻很少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特別是數學教學當中的一些實用工具,如幾何畫板、數學工具、聚光燈功能等等。3.教師對“班班通”應用于課堂教學的主要觀念仍停留在作品展示上,強調教師如何“教”,而忽略了學生如何“學”。如何合理運用“班班通”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式、合作式學習,是每一位數學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
三、“班班通”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的“軟件”達標
1.學校要加強對教師信息技術方面的培訓。目前,雖然絕大多數教師都參加了網絡信息技術培訓,但相對學到的理論較多,而實踐操作較少,學校應根據實際加強信息技術校級培訓,切實提高教師信息技術實踐操作能力。2.教師要強化理論學習,具備憂患意識。作為教師,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班班通”給教育信息化帶來的影響與變革。教師能否正確、有效、恰當、熟練地使用“班班通”,事關教育發展的大計,更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3.學校要上好《信息技術》課。在小學教學中,大多學校對《信息技術》課不夠重視,特別是在農村小學,硬件設施跟不上,也缺少專門的信息技術課教師,學生在這方面知識比較欠缺。要想使用“班班通”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事半功倍,那么學生和教師一樣,都要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相關知識的學習。總之,“班班通”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優質資源,給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同時,這也是對教師的挑戰,教師只有正確靈活運用,才能讓“班班通”真正服務于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成為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的優質媒體資源。
參考文獻:
[1]陳寶海.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2(30).
[2]程康,謝大淮.農村學校“班班通”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甘肅教育,2011(21).
作者:袁文達 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牡丹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