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育生態學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提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對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進行了詳細分析。介紹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困境,如學生對校園生態不滿意,教學生態活躍性較低,學生幸福指數偏低,并提出了創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方法,即創新學生管理體制,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形成良好的學術氛圍,實行階段性教育,疏導學生身心壓力,加強學校和外部環境的聯系,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教育生態學;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
1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困境
1.1學生對校園生態不滿意
學生在遇到困難或心存疑慮時,很少向教師尋求幫助,這些學生有著非常強烈的無助感。據調查數據顯示,約有20%的高校學生曾求助于教師,但并未得到滿意的結果,約有40%的高校學生不愿向教師求助,認為向教師求助是無用的,約有20%的學生曾向教師求助過,并且得到了滿意的結果,還有2%的學生想向教師求助,但又害怕教師不提供幫助。通過這些數據可知,高校教師和學生在心理層面上存在較大差距,在學生心目中,教師信任度普遍偏低。
1.2教學生態活躍性較低
教學生態是教育生態的最核心部分,但就目前看來,我國大部分高校教學生態的活躍性較低,課堂教學氣氛非常沉悶,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學生的厭學情緒,大部分學生都曾有過逃課或曠課的經歷。據調查數據顯示,約有50%的高校學生因不自覺而曠課或逃課,約有30%的高校學生因為教師教學水平不高而曠課或逃課,約有15%的高校學生因為教材內容太過陳舊,無法產生興趣而曠課或逃課。由此可以看出,浮躁的社會環境對學生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致使學生無法靜心學習,很多學生因學習自覺性不夠產生了負疚感。
1.3學生幸福指數偏低
就教育生態學而言,其研究重點在于群體精神狀態。據調查數據顯示,僅有20%的高校學生感覺到了生活的愉快,對畢業后的前途也較為樂觀,還有22%的高校學生認為畢業后的前途非常黯淡,這不免讓人擔憂,讓高校學生以自信且從容的心態面對今后的工作已成為一大難題。
2創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方法
2.1創新學生管理體制
在教育生態學視野下,要不斷創新學生管理體制,為學生的發展和成長提供幫助。高校的管理體制是根據章程運行的,以保證高校管理機制的平穩有序運行。在管理體制中,可以借鑒國外高校的管理經驗,將教學和管理工作分開進行,教學工作者以教學科研為目標,減少行政參與,保證教學和管理工作可以同時高效進行。在高校管理的同時,要不斷對教育生態學視野下的管理機制進行創新,除了過去提出的利用創新學分、校園文化來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活動外,還可以為學生設立學術導師,使其從大一開始跟隨導師了解相關學術內容,提高學生的學術水平,然后在大三、大四階段加入導師團隊,對自身進行更高層次的鍛煉。這種管理機制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對高校的教育資源進行整合,提升了管理效率。同時,還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發展平臺,讓學生在學術道路上有更大的發展。
2.2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好的教育管理方式能讓學生更快成長,具有更好的綜合素質。因此,在教育生態學視野下,教育者要有強烈的責任心,一切要以服務學生為重。在管理方式上,除了每年評選優秀綜合素質獎學金獲得者,還可以設立學生輔導員制度,讓大二學生作為大一新生的輔導員,幫助大一新生能夠快速融入到高校的學習生活中來,大二學生還可以將自己的經歷、經驗與大一新生進行分享。這種管理模式不但對學生有利,還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壓力,一舉兩得。
2.3形成良好的學術氛圍
除了舉辦一些名師座談會之外,還可以開設一些學生講堂或經驗交流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于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通過這些環節將自身特長與他人進行交流分享,從而在高校中形成良好的學術氛圍。
2.4實行階段性教育
要用動態的發展眼光看待高校的教育生態。作為生態共同體的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始終處在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當中。學生的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有著不同的發展內涵,所以,學生的管理工作應根據這些內涵的不同作出適當改變。大一階段的學生管理工作重心應該是通過思政教育、時政教育、心理輔導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大學教育的內涵和作用,不斷增強其適應能力,以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同時,著力培養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使其能夠更快地融入校園文化氛圍。大二和大三階段的學生管理工作重點應該是鍛煉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要鼓勵學生走出校門,融入社會,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以增強學生的受挫能力、自信心和責任感。在要求學生在學好專業課程的同時,還要通過一些選修課程來豐富自身學識,并根據自身能力及愛好制訂相應的職業生涯規劃。大四階段的學生管理工作重點應該是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要從求職、法律、就業政策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輔導。同時,還要傳授學生相應的求職技巧,鍛煉其溝通能力。
2.5疏導學生身心壓力
目前,高校學生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多樣化,如果不對其進行疏導,很容易釀成類似馬加爵和付成勵事件的悲劇,應通過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將學生面對的壓力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教師要發自內心地關心和愛護學生,建立起和諧、綠色的人際關系。
2.6加強學校和外部環境的聯系
一直將學生限制于一個非常狹小的環境中,學生會變得無所適從,對其自身發展極為不利。因此,要用開放化的態度加強學校與外部環境的聯系,擴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空間。
3結語
在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校要改變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模式,要積極反思和創新,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中心,做到以人為本,這樣才能讓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邁上新高度。
參考文獻:
[1]呂蠶.論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校學生工作創新[J].中國成人教育,2018,(20):94-95.
[2]梁海建,楊磊.教育生態學視角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J].中國成人教育,2018,(23):37-39.
[3]牛長海.“人本精神”是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基本精神[J].教育與職業,2018,(23):81-83.
[4]郭昕,田輝玉,白婧靜,等.自主管理視域下高校學生管理創新[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8,(06):56-57.
[5]王騁,宋亞靜.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策略分析[J].決策探索(下),2018,598(11):75-77.
[6]周郁.新時代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研究[J].智庫時代,2018,141(25):59-61.
作者:趙允瀧 單位:黑龍江能源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