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文明建設對策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生態興則文明興。由于工業時代的出現,科技的優勢逐漸凸顯出來,使得資源能創造出更大的財富,吸引更多的人無情地利用資源,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使得許多自然資源迅速減少甚至枯竭,人們開始認識到人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是互生的,各國開始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一直非常注重保護生態環境,生態文明建設與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大建設被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黨的提出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思想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指導。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提出渝東北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以供其他地區借鑒。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重慶市
1追根溯源,轉變思想認知
一直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黨的十八大就提出“五位一體”的戰略布局,明確告訴大家生態文明建設不可忽視,其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同樣重要。再到黨的,提出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層層遞進地顯示黨和國家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思想是引導行為的根源,只有內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建設生態文明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勢所趨。如何建設生態文明更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同樣是全球人民共同面臨的大考驗。只有轉變人們的思想,讓廣大人民群眾從內心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才能在行動上轉變作風。現任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強調,要深學篤用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積極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全市上下思想信念一致,高度重視生態文明思想,要求各個區縣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準則,并系統全面學習,往深里學、往實里學。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知行合一,堅決把重要講話精神在重慶市貫徹好、落實好。重慶市地處長江上游和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對重慶市提出的兩點定位,表明重慶市在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性,更表明了重慶市應肩負起加快建設生態文明的責任。重慶市人民有著長江上游的主體責任意識,思想上快速轉變,行為上加緊跟上,積極響應對重慶市提出的要求。此外,重慶市深刻認識自身存在“老工業區有待轉型升級”“三峽庫區生態建設難度大、困難多”“耕地面積少、質量不高,提升質量壓力大”等諸多難處,但重慶市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措施來治理生態問題。
2大幅提高問責強度,創建好長效機制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提出要進行改革開放,到1987年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再到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之前,人們還無法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這導致在強調生態文明重要性的時候,人們無法快速轉變慣有的生產方式,或者不把生態文明建設當一回事,“我行我素”地采用破壞生態的經濟發展模式,加大對資源的利用程度。為有效遏制這些行為,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重慶市結合自身長江上游的實際情況,依照規章制度加大問責力度,形成強烈震懾。媒體報道,2018年,梁平區對2起生態環境保護層面不擔當、不作為的典型情況采取了問責措施。一是在梁平區小沙河和大沙河2個污水管網工程建設中,工程建設負責人在施工過程中監督不力,在協調好施工占用地時梁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謝某辦事拖拉不及時,導致工程建設進度滯后嚴重,極大程度地影響了工程的進度。為此,梁平區對二人進行約談批評。二是梁平區星橋鎮,因為有56戶養殖戶導致污染特別嚴重且無法治理造成的污染,準備在2017年關閉這56戶養殖戶,但關閉計劃未被及時落實。并且對于工業排污的監管不到位,對于污水治理、網箱管理、肥水養魚治理不徹底,使得普里河星橋鎮境內水質2年來主要污染指標均值未達到標準要求。對此,梁平區對涉及相關問題的工作責任人給予誡勉談話處理、提醒談話處理,并將處理情況在全區通報。談話、批評和通報只是手段,不是最終目的。生活生產行為,需要規章制度來規范約束;建設生態文明,需要相關制度來引導。思想認識是第一步,行動是第二步,過去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亂砍濫伐、噪聲污染、過度開墾荒地、工業廢氣不加處理排放以及工業廢渣直接進入河流等方面的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無法可依,在城市的環境管理上存在體系不完善、途徑不清晰的問題。針對這些情況,梁平區根據制定的規章制度嚴格規范生活生產排污程序,嚴密監督,緊盯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區域、重點崗位,對于不作為、亂作為進行嚴厲查處。
3整體規劃,采取行動
3.1植樹造林,加大保護力度,擴大森林面積
重慶市地勢特殊,山地多,耕地少,為加大生態建設力度,一直踐行適合造林就造林、適合耕地就做耕地、適合建設就建設的原則,合理利用資源,不斷優化土地使用空間。梁平區最近幾年一直在加大森林建設力度,開展一系列的生態活動。但是,在重慶市來看,梁平區森林資源總量仍然居于后位。并且森林資源在各個鄉分布鎮極其不均勻,河道兩旁森林少,城區內道路兩旁的樹木覆蓋率不高。近幾年為了提高森林覆蓋面積,梁平區極力建設森林工程,但在增加數量的時候忽略了質量問題,使得森林穩定性不高;存在的未造林的地區森林工程建設難度大,一些未開墾的荒地沙石多、面積大,造林任務艱巨。對此,梁平區全面宣傳生態文明思想,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快速有效推進森林建設改革,推進生態建設體制創新,對內加緊建設,對外積極引導農村建設;根據實際情況科學選擇樹木種類和種植結構,擴大森林面積;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支持開墾荒地建設森林;加大對新造林的管理和保護力度。
3.2建立長效機制,保證河湖水質提高
龍溪河為長江左岸一級支流,流經梁平、墊江、長壽3個區縣。此前,由于沿河兩岸廠區多,工業污染嚴重,排污配套設備不齊全,加之沿河集鎮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龍溪河部分河段污染嚴重。為進行綜合治理,應追根溯源,轉變思想認知,結合河長制,根據實際情況,投入大量資金,清理被污染河段的可見污染物;采取關閉重污染企業、整治搬遷養殖場、專門配置污染物處理設備、極力修復龍溪河生態環境等多項措施。同時,梁平、墊江、長壽三地區聯手共同治理龍溪河,確保分地區,但采用治理體系聯合的方式進行龍溪河污染原因審查、應對各種突發的難解決的污染事件、聯合協調溝通治理,保證三區縣方向一致、步調一致,行動一致,共同治理龍溪河流域。
3.3制定政策通知,減少噪聲污染
為鞏固居民區噪聲污染的管治,提高居民區生活環境質量,營造安靜、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根據制定的政策,梁平區嚴格控制個人或者單位可能產生噪聲污染的時間,同時要求在生產過程中配置相應的防止聲音污染源傳播的配套設施。對于公眾場所的娛樂活動或者廣告活動,要求嚴格選擇時間段,控制聲音音量。家庭用到的電器、樂器或者開展其他室內休閑活動時,應控制音量和使用時間。此外,設置快速簡單的投訴通道,一旦發現嚴重的噪聲污染現象,要求整改卻屢教不改的,投訴到相關部門,及時依法查處,不相互推諉、敷衍塞責,保證整個城區環境噪聲污染得到快速有效的整治。大家常常在說:地球是人類的母親,是我們生命的搖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同樣也是我們子孫后代生活的地方,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來保護她。筆者相信近年來人們已經越來越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性。在電視、廣播、報紙上經常見到關于保護環境的話題,也經常會見到由于環境污染給人們帶來生活上的諸多不便,甚至由于環境破壞給人們帶來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所以應深刻體會到環境問題是與人們的生產生活乃至生命息息相關的。如果不正確認識環境問題,不養成環保意識、加緊治理環境,以后我們的子孫后代也可能會受到環境污染的影響。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工作,不僅需要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和出臺政策幫助,而且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所以,大家應認識到環境的重要性,把愛護環境、治理環境作為一項歷史責任和歷史義務,為下一代的生存發展營造良好的條件,促進生態可持續發展。
作者:莫蘇芮 單位:中共忠縣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