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農村建設中的生態農業與環保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社會的發展,新農村建設是我國近些年提出來的建設新農村的口號,隨著國家對農業的大力扶植,我國新農村建設逐步完善,并且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本文對我國農村污染情況進行探討,分析農村污染產生的原因,列舉污染企業,并提出解決措施。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農業污染;生態農業
我國有五千多年的農耕歷史,古人通過農田的耕種來獲取糧食、繁衍后代等,因此農業是我國不可缺少的支柱產業。從古至今,農業就在我國占有重要地位。隨著科技的發展及農業技術的普及,我國農業產量大增,相比較于古代而言,產糧率大大提升,單產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化學肥料的施用。但是,化學肥料濫用不加節制的嚴重后果就是土地肥力下降,鹽堿度升高,土壤板結、沙化等,給后續的農作物種植造成損害,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1農業已成“面源污染最廣泛的行業”
1.1國外現狀
國外的工業化進程比較早,比如歐洲和美國,正因為其工業化發達,也率先將農業運用到工業模式中,產量高,收割技術先進,同時在農業一條龍產業化上技術十分先進。但是,工業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大量應用使得污染現象十分嚴重,水污染、空氣污染及大量的土地被化學肥料損害,喪失了種植能力,對歐洲國家造成了空前的損失。到這個時候,西方人們才逐漸有意識地對農業污染源進行控制,隨后又制定了一系列保護環境的法律。
1.2國內現狀
由于我國特殊的國情,人口眾多,雖然幅員遼闊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少,并且不同的地區資源分布十分不均,東部地區土壤肥沃,平原地帶適宜大面積種植谷類、玉米等作物,但是西部多山且海拔較高,農產品產量十分有限。這就是我國農業種植范圍不合理的根源所在。為了提供足夠的糧食,人們片面追求產量,大量運用農藥和化學肥料促進農作物生長。調查顯示,我國的肥料施用情況比國際平均標準高出2倍。正是因為肥料的無節制使用,使土壤性質發生改變,板結、沙化現象嚴重,營養成分流失,農作物的出產率降低,這種現象十分不利于作物的可持續生長,不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與此同時,由于農藥等化學物品的超量使用,我國市面上的多種蔬菜都是農藥含量超標,這也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不僅如此,農村灌溉用水經檢測也存在農藥超標的現象。
2需關注農業污染的本質問題
2.1庸俗化的市場經濟造成農業污染
市場經濟的庸俗化是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都要經歷的階段,是不可避免的,為了盲目追求城鎮化速度,大肆吞并農田用地使得種植用地大面積縮減,農田水污染嚴重,同時大肆開采地下水也使得農田資源大大減少,農業狀況不容樂觀,最終使得人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形成惡性循環[1]。
2.2規?;笮同F代種植業造成農業污染
我國的農村現代化進程速度總體來說很快,從口號提出到如今已經逐漸建立了很多農村實驗大棚和農村實驗工場。這些企業享受國家優惠補貼,在經濟創收方面業績很不錯,但是他們卻陷入了盲目追求經濟效益的惡性循環,追求大規模、試驗化的產量。而在這一過程中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等,使得試驗田周圍的水源、土壤甚至空氣等都受到了嚴重污染,這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3反思
發展需要不斷反思和糾正,只有不斷糾正錯誤的道路,才能在新道路的探索上走得更遠。當前,我國在新農村建設中圓滿完成了國家的目標,使得一系列農村政策、法規和新興戰略得以實施,但同時也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對此,應不斷反思,研究如何才能走生態化道路進行現代化農業建設。大力恢復農村原有的生態環境狀態,將科學發展觀與農村經濟和環境同步發展的理念貫徹到底。
3新農村建設應突出生態農業和環保農村
3.1新農村建設的生態農業建設點
加強農業科技的深入研發,在技術上領先一籌就可以有效避免目光短淺的投資行為,避免為了追求短期利益大量施用農藥和化學制劑而造成不可逆的環境損失,將鄉鎮企業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危害降至最小化[2]。
3.2環保農村的建設方式
按照科學發展、循環經濟、高效經濟的概念進行環保農村的建設,從環境治理、廢物利用、生態能源、生態種植和養殖等方面進行建設。通過鋪設鄉村油路改善道路環境,并對道路兩側進行樹木種植。
4利用生態建筑,推行環保農村理念
隨著農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都進行房屋的翻建,這時房屋的建設應按照農村的實際,建設生態建筑。房屋建筑的材料盡量選取可回收的建材等。
5結語
在我國遵循以人為本為出發點的科學發展觀的前提下,通過對農村生態進行治理,利用循環經濟、高效經濟,實現農村地區農業種植可持續發展目標,完成生態農業、環保農村的建設。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必須牢固樹立“生態農業、環保農村”的環保理念,嚴格履行環保職責,使農村真正實現生態化、環?;?。
參考文獻
[1]覃源.淺談新農村建設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J].科技視界,2012(16):127-128.
[2]玉素甫江•如素力,李蘭海,哈麗旦•司地克,等.基于面向對象決策樹的農作物分類識別方法[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25-32.
作者:崔強 單位:河南省新鄉市農村能源環境保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