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微企業發展稅收政策問題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幾年來,我國小微企業迅速成長,是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主體,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但由于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形勢嚴峻,小微企業面臨著融不到資,稅負過重,企業較難轉型等問題,導致小微企業的經營面臨一系列挑戰,故本文將從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意義、稅收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傳導機制、我國現行小微企業稅收政策及存在的問題、完善我國小微企業稅收政策的相關建議這幾個方面做出研究。
關鍵詞:小微企業;稅收政策;政策建議
一、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意義
小微企業的發展壯大可以歸宿到比較優勢理論的應用,小微企業相較大企業的比較優勢在于其體量小,經營靈活,能以市場變化為晴雨表進行調整,對市場信號做出靈敏的反應。在產品的提供上,可以有效關注到區域性差異和消費者的偏好,將精力集中于提供個性化的特色產品,從而釋放出較大的市場空間,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
(一)小微企業推動實體經濟發展
小微企業于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整個社會的大環境是優是劣,小微企業作為一個整體,都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較大優勢。小微企業總量對國民經濟總量貢獻率較高,就所有的企業中,小微企業的數目占比很高,全球各國其平均水平達到95%以上,世界上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是美國,但中小企業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達到45%。日本近50%的制造業生產額和商業銷售額是由中小企業提供的,國民中生活必需品衣、食、住等分別有80%、90%和30%以上是由中小企業提供的。在意大利,30%的工業總產值得益于中小企業的貢獻。
(二)小微企業發展有利于促進就業
在我國,資本密集型產業基本被大型企業承包,對于吸納整個社會就業人群的作用十分有限,難以發揮緩解就業壓力的職能。而小微企業多集中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吸納就業人員的能力強,為勞動力開辟就業渠道。據測算,對于相同的固定資產投入,中小企業較大型企業吸納勞動力達到74%,是大型企業的24倍,而對于同樣的產值,中小企業吸納的就業容量是大企業的1.43倍。
(三)小微企業引領技術創新
熊彼特(1942)認為由于中小企業受到金錢和資源方面的限制,使得其無力承擔高額的研發費用,抵御創新風險的能力較差,而伴隨著市場效率的提高,競爭條件下的創新激勵要大于壟斷條件下的創新激勵,一方面由于小微企業市場準入門檻低,規模不大,投資不多。在不斷淘汰劣質品的市場中必須確保優良的產品質量,加快產品的更新速度,使其在占領市場份額的同時,也具有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從而間接的激勵企業不斷創新,才有可能實現企業盈利。另一方面,由于小微企業運行機制靈活,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將研發技術轉化為生產力,使得一項新技術的運用在小微企業中具有快速運行的優勢。
二、稅收助力小微企業發展的傳導機制
(一)鼓勵小微企業的創辦
政府通過稅收政策引導生產資源合理配置。信息不對稱導致經濟具有波動性,政府要將稅收作為經濟的穩定器,使小微企業發展具有優越的外部環境,稅收政策的有意側重會使小微企業發展達到機會公平,由于行業特征存在大企業壟斷的現象,使得小微企業無法進入,并且即使進入也很難壯大,針對這種情形,政府就要將稅收優惠的范圍擴大,力度加深,使小微企業感受到國家的政策傾斜,并且有良好的發展預期,從提高創辦小微企業的積極性。
(二)扶持小微企業融資
從國際經驗來看,不少國家對新興小微企業給予特殊的照顧政策,即通過降低企業經營的稅收成本緩解企業面臨的資金壓力,如美國、日本規定,新購設備價款可按一定比例享受投資抵稅;而韓國給予剛創辦企業以財產稅和土地稅的減免;法國則直接對新新創辦小微企業在一定期限內免除企業所得稅;阿根廷的小微企業在創辦期能達到政府的技術性投資審核即可享受投資額80%的稅收減免,優惠力度很大。而對于小微企業投資和直接融資也實施稅收優惠,如美國將優惠政策對準企業投資人;英國則對投資小企業的資本利得不進行征稅;韓國是對投資損失以計入經營虧損予以變相補償。
(三)激勵小微企業創新
首先,稅收政策為小微企業的生產創新提供方向,由于市場具有對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的需求,故國務院會不間斷有針對性的出臺政策,對資源流向科技研發領域進行引導,從而達到稅收導向資源配置效果。另外,科技研發成本的降低也得益于稅收優惠政策,高研發成本是阻礙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而研發成本高低關乎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的主觀能動性。值得最后指出,政府給予企業的稅收優惠可以直接促進小微企業研發成果的運用,只有將研發成果應用于實踐中才能達到提升經濟效益的目的,因而稅收政策推動著科研成果的轉化。
三、我國小微企業稅收政策現狀
通過分析和借鑒發達國家如何利用稅收手段激勵中小企業發展,容易看出這些政策旨在通過減輕中小企業稅負,不惜以犧牲國家稅收收入為代價,使得資金向小微企業流動,提高自身發展能力,我國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主要從以下四點進行發力:
(一)降低稅率
目前我國處于調結構,穩增長的經濟新常態,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有必要及時出臺對小微企業的優惠政策并有意識提高其在經濟運行中的重要性,將小微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并加大稅收的力度,使得小微企業具有較強的風險抵御能力,為小微企業的穩健運行提供優良的政策環境。
(二)減免稅收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和趨勢下,稅收減免對于處于創業初期階段,資金缺乏的小微企業無疑是雪中送炭,其不僅有利于緩解企業面臨的資金短缺問題,也有助于促進企業購買生產設備、投入新技術的開發,對于整個社會來講,也伴隨著新產品的出現。
(三)公平與簡化稅制
小微企業和大型企業在運營規模、經營模式上存在較大的差別,各自所占的市場份額也不同,故我國在制定稅率的時也綜合考慮企業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制定差別稅率,實現稅收負擔在企業間的橫向公平和縱向公平,體現對企業的包容。隨著經濟的發展,物價的上漲,國家對不同的稅種在不斷作出政策調整,其中包括增值稅納稅起征點的調整;取消了重復征稅嚴重的營業稅;對企業所得稅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不斷上調,其次包括印花稅免征政策也是針對小微企業的稅收減免和優惠;在個稅政府性基金項目方面也充分照顧到小微企業,盡量做到公平和簡化稅制。
四、我國小微企業稅收政策存在的問題及調整對策
(一)對小微企業的稅收支持力度有待提高
小微企業的認定條件過于嚴苛,需同時滿足應納稅所得額、資產規模和從業人數三項條件。那么可以考慮降低小微企業的認定門檻,小微企業一般多分布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容納員工較多,若將企業人數作為認定條件,則與小微企業促進就業的目標產生沖突,稅收征管環節要準確審核去也從業人數較困難。現行的稅收優惠政策對減輕企業的貨物稅、勞務稅及企業所得稅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未能對小微企業融資貴、生產成本高、社保負擔重、轉型升級難等發展瓶頸提出解決對策。
(二)小微企業稅收政策的總體規劃和針對性性安排匱乏
目前出臺的稅收政策較為分散,沒有對小微企業進行一個通盤考慮,統一規劃,未能針對小微企業的特殊性進行特殊的稅制設計。且我國目前的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在不同稅種也各不相同,在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和增值稅優惠政策中小微企業的概念界定和優惠范圍存在差別,不利于小微企業進行統一的稅收籌劃。
(三)優惠政策執行與落實效果欠佳
對于稅收優惠政策的備案程序,小微企業顯得較為復雜繁瑣,而對于處在初創時期或者謀求生存的小微企業來講,其管理能力薄弱,多環節的認定手續和流程無疑會對其產生負外部性。應切實推進“三證合一”改革,建立“一證一碼”制度,簡化辦事程序。推行“一站式辦結”方式,向小微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以建立良好的稅企關系,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宣傳和納稅服務有待加強。
參考文獻:
[1]郭晉暉.小微企業“家底”首次公布:解決1.5億人就業[N].第一財經日報,2014-4-1.
[2]趙潔.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效果評價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20).
[3]胡曉娜.稅收激勵對高新技術產業影響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4]隋紅.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與對策探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2(6).
[5]蘇碧群.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2014(11).
[6]柴瑞澤.淺析我國現行企業研發投入稅收優惠制度的不足和完善[J].經濟研究導刊,2015(14).
[7]任建華,陳方圓.國外小微企業政府扶持的做法和啟示[J].當代經濟,2015(36).
作者:牛曉艷 馮曉杰 單位:內蒙古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