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高職院校社區管理的服務專業建設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院校社區管理的服務專業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職院校社區管理的服務專業建設

    摘要:針對目前社區管理與服務在山西省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與發展狀況,從目前該專業人才需求與供給情況分析入手,分析了該專業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從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特色定位、注重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構建相對完善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等方面提出改進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建設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中建立了很多新型的社區,甚至廣大的農村社區都在如火如荼地建設。短時間內如此多的社區建設起來,就必然需要大量專業的管理與服務人員。政府社會職能中有一點就是加強社區建設,政府為實現這一職能,就需要通過社區管理與服務的專業人員來提供專業化的管理與服務,比如提供養老、醫療、基本生活服務,推動將來社會保障福利體系的的實現,均離不開社區管理與服務。《民政部關于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2000年11月3日)中就已經指出“社區建設需要大批專業的社區工作者”,“努力建設一支專業化、高素質的社區工作者隊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社區開展專業化管理與服務的訴求也越來越高,也就意味著社區管理服務工作的職能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發展,而如何提供更多專業性的人才就取決于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的建設與發展,本文將就如何在加強高職院校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建設進行探索并提出一些建議。

    一、山西省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人才社會供需情況分析

    (一)本專業人才需求情況

    山西省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從2008年開始起步,經過近十年發展,社會工作的認知度和影響度得到明顯提高。近幾年,政府對社區管理與服務工作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尤其是那些綜合能力較強,具備復合型知識結構的實踐型人才,更容易適應將來社會的發展,其發展空間也毋庸置疑,并最終成為專業化的城市管理專家。按照《山西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表述:我省社會工作人才總量到2020年達到6萬人,其中醫務社會工作者達到1400人,教育輔導和青少年社工達到9400人,城鄉社區建設和社區矯正社會工作者達到22700人;而目前我省開設社會工作專業的高校每年培養的畢業生才近500-600人,伴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未來省內對高層次、應用型的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需求缺口很大。就目前的專業化人才供給而言,山西省還比較缺乏這方面的人才。那么,加強高質量專業人才的培養和供給,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就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必然選擇。

    (二)本專業人才供給情況

    政策支持方面,《山西省關于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這一文件中明確提出:加強社會工作專業教育支撐。推動建立高校社會工作專業教育與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對接機制,依托高校資源,鼓勵支持社區業務骨干采取進修、短訓、函授、自學考試等形式進行專業培訓,支持社區工作人員參加社會工作專業在職教育。貫徹落實《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晉政發〔2012〕5號),鼓勵和引導高校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基層崗位就業工作。可見,在政策方面,政府為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發展給予了較大的支持。在高校專業設置方面,目前山西省的高等院校中僅有山西青年職業學院、山西管理職業學院2所高職院校開設有此專業,其他本科院校開設相關專業(主要為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的僅有5所,每年所培養的畢業生數量非常有限。本科院校更側重于理論方面的教學。這7所高校每年培養社工類人才僅五、六百人,只占到該專業人才需求量的十分之一,其中僅有不到五成的學生選擇了專業對口的工作,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特別是缺乏了解基層、扎根基層,能夠為社會服務的實踐型專業人才。現有相關社會組織及專業人才供給量方面,據相關資料顯示,山西省目前登記注冊的社會工作組織不到40家,而全國有6000多家;截至2016年底,全省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的持證人員3120人(其中社會工作師1157人、助理社會工作師1963人),僅占全國的1%。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鎮居民對社區管理與服務專門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強,專業人才緊缺,因此高職院校為社會和企業培養更多理論扎實、技能過關、素質過硬的專業人才就顯得尤為緊迫。

    二、高職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

    高職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問題是:首先,目前山西省內開設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的僅有2所高職院校,其余的為山西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山西醫科大學、山西農業大學、太原科技大學5所本科院校擁有相近專業,人才培養的規模較小;其次,該專業畢業學生中僅有10%-30%的學生選擇從事本專業學相關的工作,其余大部分學生則選擇從事非本專業的其他工作,因此導致人才嚴重流失,未能較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最后,在人才培養方面重理論、輕實踐,人才培養未能真正與職業標準相結合。具體原因如下:

    (一)專業課程設置不科學

    首先,由于山西省內目前開設該專業的院校不多,課程設置方面針對性不強。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的課程設置應該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應用性,以適應社會對專業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但目前大多數院校開設的社區與服務專業課程設置缺乏方向性。

    (二)專業實踐、實習方面存在問題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更強調實踐型人才的培養,但在實際的人才培養過程中,理論教學一直不自覺的被放在主導地位,而實踐教學處于從屬地位,有時甚至被忽略,導致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較弱。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作為一門對實踐要求較高的專業,必然需要較為完善實踐課程體系。而目前大多數院校缺乏專門的實訓教室和實習基地。實踐教學的質量不高,如實習僅僅是簡單的了解工作環境、程序,缺乏實地工作體驗。這樣很難切實的了解該專業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難以和所學到的理論相結合,也不能較好的地掌握實踐技能。

    (三)專業教師隊伍難以滿足專業教育的發展

    由于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起步較晚,1988年國家教委先批準了北京大學設立社會工作專業,1991年7月5日,中國社會工作者協會宣告成立,并于1992年正式加入國際社會工作者協會,并將此視為中國社會工作教育的開端。目前,該專業的代課教師多為從事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等方面專業的教師,真正從事該專業教學的教師則少之又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教育的發展。

    三、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建設的建議

    (一)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特色定位

    高職院校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旨在為社區的建設提供專業化的基層工作人才,人才培養要突出“管理”與“服務”的雙重理念,培養能夠滿足社區建設人才需求的,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社會保障業務能力,信息整合、獲取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社區管理與服務中的日常問題的能力等基本技能的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在專業特色方面,本專業所培養的人才應該具備公共管理的專業背景,掌握社會工作專業方法及社區服務專業技能。鑒于高職學生的特點,在人才培養中應該在強調社區管理的基礎上,更加注重體現社區服務的特點,將社會工作的價值、理論和技巧引入課程中,在培養專業認同感的前提下,以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實現人文社會科學與應用技術教育的結合,實現“專業與職業一體,學業與崗位融通”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二)注重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學生首先應該具備一種基本價值理念:尊重個人價值和尊嚴,尊重個人的獨特性、個人意愿等,特別是在處理一些問題時尊重案主自我決定的權利,引導案主認識自我并積極發掘自身潛力的能力等。在基本價值理念的指導下,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人才應該具備社區宣傳與教育能力、社區服務能力、社區建設能力、社會保障能力、物業管理能力、社區調解能力、社區日常行政性事務處理能力七個方面的能力。以上七個方面的能力需要相應的理論課設置來使學生掌握基本社區管理與服務的基本技能,其中包括社會工作、社會學概論、行政管理等基礎知識,社區建設理論與服務、社區工作實務與管理、社會調查與預測公共關系、談判技巧等專業知識。

    (三)構建相對完善的課程體系

    為實現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基本的理論及實踐技能,以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和職業核心能力為主線,構建以素質教育課程、專業理論課程和實踐教學課程三大模塊的課程體系。素質教育課程主要由思想品德修養、大學英語、網絡與辦公自動化綜合應用、文書寫作與辦公事務處理等素質類課程構成;專業理論課程主要由社會學概論、社會保障實務、行政管理、社會調查與預測、社會心理學、公共關系、談判技巧、物業管理概論、社區工作實務與管理、社區建設理論與服務等核心課程構成;實踐教學課程則由頂(跟)崗實習及畢業設計、物業管理實訓、社區活動策劃實訓等課程構成,以此來構成立體式的知識結構。

    (四)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1、強化校內實訓基地,校內外實訓相結合,尤其重視崗位實訓,不斷強化職業能力。一方面要加強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其中包括資金、人力方面的投入,建立專門的社區管理與事務實訓基地,用于專業實驗教學及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強與社區相關各方面資源的聯系,建立充足的校外實踐基地。如聯系學校附近的社區、養老機構及其他社會福利機構,也可與一些社會工作組織進行聯系,使學生在課余時間能夠積極參加與本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并直至建立長期聯系。目前,山西省已孵化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有281個(其中登記注冊37個,社區備案244個),可為本專業建設提供較多的實踐機會。2、發揮校內社團等學生組織的作用,使學生發揮積極性,以社團的名義利用課余時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這種實踐形式下,也需要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開展社會幫扶和社會救助活動,鍛煉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的基礎上,以社會工作者或社區管理者的眼光、角度、思維去解決專業性問題,在實踐中增強自己的專業實踐能力。3、鼓勵學生畢業時考取相關執業資格證書。任何專業人才培養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滿足社會和市場的需求,實現學生的人生價值,因此鼓勵學生在掌握專業實踐能力的同時,可考取相應的資格證書,如物業管理員資格證、速錄證書、辦公自動化技術等方面的證書,也可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

    參考文獻:

    [1]戰曉華.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高職教學改革初探[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8).

    [2]周建松.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理論與探索[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夏謙 單位:山西金融職業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黄色小说网站| 欧美成人免费t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成人一级黄色片| 外国成人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新疆成人a一片在线观看| 成人a一级试看片|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在线看| 国产成人理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色老头成人免费综合视频| 成人在线观看免费|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影视|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入口| 中文字幕在线成人免费看|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中文| 成人18xxxx网站|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二区|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国产成人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看片又大又黄| 欧美成人18性| 最新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668溜溜吧成人影院|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