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利水電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中混凝土施工具有混凝土工程量大、工期較長、工程施工受季節的影響、施工技術相對復雜、混凝土施工的溫度控制較為嚴格等特點,因此,混凝土工程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本文從施工設計、生產、管理三方面探討混凝土施工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
1.1在混凝土施工設計方面,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偏低
在當前的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基于成本考慮,混凝土設計強度的依據主要是滿足構件的安全性要求,很少或是不考慮混凝土構件的耐久性要求。在各種社會因素、利益因素的影響下,水利水電工程中混凝土構件的耐久性要求往往不被考慮,混凝土強度設計的主要依據僅僅是安全性。雖然近些年混凝土的和易性、強度、抗滲性、耐久性的各項性能指標應用規范開始明確,以此提高對混凝土的設計參數要求,但是現有的很多水庫溢洪道泄洪槽、水電站大壩防滲墻、堤防擋水墻、廠房擋水墻等工程部位大多數使用C20混凝土,其強度等級顯然偏低了。混凝土強度等級偏低會嚴重影響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1.2在混凝土施工生產方面,技術水平不高,施工工藝水平有限
1.2.1混凝土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骨料質量差、水泥不合格是原材料的問題。①骨料。現有規范規定需將粗骨料按不同粒徑分級或組合使用,但由于生產人工骨料的破碎機多為機械效能較低的鍔式破碎機或采用天然骨料時料場開采的部位的不斷變化,導致混合粗骨料的堆積密度、顆粒級配、針片狀顆粒含量、空隙率等物理性能差別比較大,必將導致實際施工配合比的變化,這必將引起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波動。②水泥。一些工地由于水泥倉庫的防潮、防雨措施不到位,導致水泥質量嚴重降低,但仍然被運用到施工配比中。另外,還有一個因素也不容忽視,為了趕工期、加快施工流水進度,有些小單位直接使用未篩選的石渣或巖石,原材料的嚴重不合格可想而知。
(2)混凝土攪拌不均勻、實際配合比誤差較大。在攪拌施工中,以人工投料為主的生產方式是最普遍采用的,然而它存在較嚴重的投料方面的誤差。施工中由于水灰的概念不明確,隨意增加拌合用水量,改變水泥與灰的比例,更有直接在溜槽頂部加水或是直接縮減攪拌、振搗時間的現象,必然出現誤差。還有一些施工單位,混凝土拌和多使用較老舊的小容量的自落式攪拌機,而非拌和效果較好的強制式攪拌機。由于攪拌不充足,混凝土質量下降的現象非常突出。在混凝土泵送、澆筑施工中,有些單位不但沒有按照科學配置的方法添加摻和料或是外加劑,還隨意增加配合比中的用水量、砂率,以獲取新拌混凝土的暢通輸送,這必然導致水灰比不合格。
1.2.2砼施工工藝水平有限,技術水平不高
由于缺少專業知識、技術過硬的全面管理人員,從而導致整個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生產環節缺少科學性、規范性,導致施工效率低、監督力度不夠、合同管理缺陷等問題。另一方面,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較少,水利水電行業的混凝土施工基本上仍停留在偏低的技術水平上,存在作業流程方式的不科學,運輸、投料環節依靠人工手工操作,電子化、機械化、專業化水平普遍偏低的缺陷,直接導致施工工藝水平偏低。此外,在各類因素的作用下,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的原材料質量存在較大的波動性,也將直接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
1.3在混凝土施工生產管理方面
1.3.1合同管理有欠缺
由于工地技術管理人員較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和控制不到位現象較為常見。如在混凝土生產現場,監控單位、施工建設單位只注重更高層次的施工管理環節,任由勞務工人進行無所限制的自由作業,忽視全面細微的現場控制。此外,有的工程項目存在不能按照合同規定工期完工、成本控制不合理等現象。
1.3.2管理制度落后,安全生產存在隱患,創新能力不足
健全的制度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點,有許多單位沒有建立健全的建設監理制度或是盲目追求成本最小化、利潤最大化,不嚴格按照監理規定和實施細則施工,不講責任落實到個人,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很難建立強有力的管理制度。另外,有的承、分包商進場工作后,無視安全操作規程,違規違章作業,安全投入嚴重不足,很容易造成重大安全隱患。
1.3.3市場競爭能力不足
水利水電施工企業本身存在競爭能力不足的問題,不注重信息管理,設備、技術、資金不足,創新型、復合型的科技人才極其缺乏。激烈的市場競爭必然導致水利水電工程生產成本的加大,這就要求水利水電施工企業加大創新力度,提高效益,使自己的工程“價廉物美”,以適應市場競爭。
二、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相關問題的解決對策
針對水利工程項目的混凝土施工管理中出現的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本著“以質取勝”的務實精神對這些問題進行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促進水利水電工程事業的發展。
2.1建立制度并進行規范的施工合同管理
建立相關的制度來進行管理,嚴格合同的預管理、簽訂程序,并按合同辦事。對安全、進度、造價、質量、文明施工等管理要求都遵從合同約定。另外,還需認真抓好施工重點環節管理,施工中的質量管理涉及建設、設計、監理、施工四方,建設單位應協調其它各方對工程質量進行全面監督檢查和管理,各方應積極配合,努力提高工程建設質量,以創出優質水利工程。
2.2加大對行業技能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加強素質建設
對于水電水利工程,我們更應該高度重視基層水利水電行業整體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僅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選拔人才去深造,以適應市場需求和專業崗位需求,還要鼓勵企業職工的在職學習,不斷提高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使基層水利人力資源切實得到保價升值,促進其長遠發展。面對監理行業人才資源相對匱乏的現狀,應該積極主動地借鑒、學習國內外各行業的成功經驗,把監理工程師的培養和考核放到管理工作的首位,這樣才能保證工作經驗豐富、監控能力強的監理人才切實發揮其對建筑、施工、工程建設等各個環節的規范指導作用。另外,針對我國現有綜合專業技術從業人員嚴重缺乏的現狀,除了要發揮監理單位的宏觀管理作用,還應該給予施工單位一定程度的政策傾斜,讓施工單位有更好的條件來引進培養人才、研發應用技術等,從而提升整個水利水電行業的整體業務水平。
2.3質量管理是保證
嚴格執行水利工程施工單位質量管理建設程序,依照國家和水利行業有關工程建設、技術規程和施工合同等的要求進行施工。針對混凝土原材料及成品質量上下波動的現狀,我們應科學配置水灰比,嚴格監控混凝土粗細骨料生產環節、原材料的引進檢測環節,保證進場的原材料合格,才進行下一道施工。現場應盡可能使用生產工藝為旋窯、品質優良的大企業的水泥產品,并盡可能保證同一料場的骨料有穩定的供應和品質。如要添加混合料,則要更加注意混凝土施工過程的監測和控制,切實保證按施工配合比投料和攪拌。此外,應盡可能應用添加外加劑或摻合料等較成熟的技術,以節約水泥用量和資源。此外,在質量制度上,積極開展“三全一多樣”的全面質量管理,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制定和完善崗位質量規范、質量責任和考核辦法,認真執行“三檢制”,落實質量責任制。
2.4成本管理是手段
加強管理,才能取得利潤最大化。砼工程量的多少、工時、機械臺班的合理利用、質量的優劣等關系到資源、能源的消耗、資金周轉的快慢等成本因素,運用成本管理這個有效手段,就可有效降低成本。
三、結語
總之,在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使用壽命以及使用安全,所以在現實的施工過程中,應該建立健全完善的質量保障制度,嚴格按照施工工藝要求施工,嚴把質量關,才能造出質量可靠的工程。
作者:蘇秀荃 單位:廣西河池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