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層水利服務體系管理運行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基于昌吉州水利服務體系建設管理現狀,總結分析水利服務體系管理的措施及主要成效,針對基層灌區水利建設管理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從理順基層灌區管理體制、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合理確定人員編制、改進人員管理方式、改善基層工作條件等方面提出改進建議。
1昌吉州鄉鎮級基層水利管理單位概況
新疆昌吉州現有鄉鎮級基層水利管理單位共86個,其中實行水利和鄉鎮雙重管理的有80個,由鄉鎮直接管理的有6個,多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全州基層水利站所人員編制僅1563人,在職人數1673人,超過編制數的7%;退休職工430人、占在職人數的25.0%。在職人員中,本科學歷47人,占2.8%;大中專學歷812人,占48.5%;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814人,占48.7%。在職人員中,50歲以上的182人,占10.9%;40~49歲的408人,占24.4%;30~39歲的517人,占30.9%;30歲以下的566人,占33.8%。鄉鎮基層水利隊伍文化程度及年齡層次結構總體處于較好狀態。目前,基層鄉鎮水管站所經費來源有所改革調整,木壘縣、吉木薩爾縣、阜康市、呼圖壁縣基層水利站所人員經費和辦公經費已納入縣財政預算管理;昌吉市被市編委批準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基層水利兩項經費實行財政差額補助;奇臺縣、瑪納斯縣實行“水費收支”兩條線管理,基層站所人員經費由財政足額支付,在職和退休人員的工資主要以水費為來源,基本可以按時發放。基層灌區農業征收水費基本上只能維持水管人員的人頭經費,基層灌區水管單位自我發展能力不足。
2昌吉州基層水利服務體系管理現狀
2.1職責任務
基層水利管理以鄉鎮、灌區、水庫為管理單位進行設置,基層水利站所主要職責及工作任務是負責河系引排水,水土保持,所轄灌區用水調度、分配、計量、水費征收,所轄水利工程管理維護,先進節水灌溉技術推廣應用和防汛抗旱工作,以及負責宣傳貫徹落實有關水利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在縣級水利管理單位統一部署下,負責本轄區水資源管理開發、利用、節約、保護,以及農業用水調度使用管理;承擔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小型水利工程設施管理維護、鄉鎮水土保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有關工作;負責對農民用水合作組織進行技術服務、指導工作和村級水管人員管理;協調涉水事務糾紛處理等工作;完成鄉鎮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2.2管理運行
多年來,昌吉州基層水利單位在灌區建設管理運行工作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保證了基層灌區各項水利建設管理正常運行,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一是灌區各基層水利管理站所實行目標管理,定崗位、定職責、定人員,實行競爭上崗人事制度。建立安全、經濟、合理、可行的灌區運行管理方案,落實崗位責任制,實行獎懲制度?;鶎铀舅靥幤h,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艱苦,建設一支思想過硬、吃苦耐勞的基層灌區水利隊伍,是完成基層水利工作任務的基本保障?;鶎庸鄥^水利單位制定年度學習計劃,根據現有人員條件和不同特點、不同內容需要,分層次、分專業、多渠道進行培訓學習。每年基層水利站所人員必須參加州縣(市)組織的各類技術業務培訓,使水管人員整體綜合素質逐年提高,多數干部職工由過去“讓我學”變為“主動學”,推進了基層水利人員隊伍管理水平。二是改善環境,加強基層水利站所標準化硬件建設?;鶎铀送ㄟ^一代又一代的不斷努力,想方設法籌集資金改善辦公條件,建造娛樂設施,給職工創造舒適的工作環境,增強了基層水利人員的集體感和凝聚力。三是基層水利站所各項規章制度不斷建立和完善,制定《水管單位和職工考核獎勵辦法》《水利工程管理辦法》《灌溉管理制度》《財務審核管理辦法》等管理制度和辦法,不斷加強水管單位糾風責任制工作落實,簽訂各項工作責任狀,全面實施為民服務供水管理機制。各基層水利站所在辦公場所全面公開水價、水量、收費標準,設立舉報箱和公示舉報電話,誠懇接受灌區廣大群眾和社會的監督,服務水平質量明顯提高。四是基層灌區水利單位推行灌區農民用水戶自主參與的管理模式。通過組織農民用水協會建設,明確了用水戶在灌溉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增強了用水戶的主人翁意識,激發了灌區廣大農民管好工程、搞好灌溉管理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農民用水協會按照“一事一議”的民主決策與管理機制,使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權、使用權和管理權得到了落實,廣大農民從過去被動地單純用水轉變為主動投資建設小型農田灌溉工程,認真維護灌溉工程管理運行。
3昌吉州基層水利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3.1主要問題
一是灌區灌溉工程超期服役、老化失修問題普遍。近10a來,灌區開展了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天山杯”競賽活動,每年新修防滲渠道近400km,這些灌溉輸水工程主要是斗渠以上渠道,灌區渠道面貌有了較大改善,但與全昌吉州渠道總量1.3萬km相比,新建引輸水渠道工程數量明顯不足。二是灌區基層水利管理單位冗員多、管理隊伍職工整體素質不高、水費供養人員過多、灌區水利職工子女就業壓力較大、社會保障程度低、養老負擔過重等問題突出。近年來,灌區當年農業灌溉供水水費總收入約6930萬元,而當年灌區工程維修及運行管理經費支出6950萬元,農業供水水費收不抵支。三是基層灌區水利站所依然存在管理體制不順、性質不夠明確、產權不清晰等問題。從現狀看,灌區基層水利單位屬于事業型,但實際上實行的是企業化管理,灌區水管理單位既有水利防洪抗旱公益型管理任務,又有農業灌溉供水生產經營型有償服務,在灌區水利經濟方面嚴重存在水價遠低于成本與水費不到位的兩難境地。
3.2改進建議
一是建立灌區農業水價補償機制。對防洪、抗旱等社會公益部分及水價不到位的差價損失給以補償,減少灌區水利管理單位壓力,調動水利職工的積極性,為推進灌區水利工程良性運行提供基本的經濟保障。二是加大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力度。多渠道爭取國家對水利投入力度,在國家、自治區和地州多層面加大水利建設資金投入,為灌區水利灌溉工程設施建設提供綜合技術經濟的支持。三是盡快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農村供水價格低于供水成本,水費征收不到位,嚴重制約了灌區水利工程正常運行。為了推進水利建設與管理可持續發展,需要充分發揮經濟價格杠桿對水利良性發展的推動作用。四是進一步完善基層灌區灌溉管理體制改革,加快灌區用水者協會的建設步伐,真正讓用水者協會全權負責支渠以下灌溉工程的維護、水權調配、水費收繳等管理,消除水費征收過程中的中間環節,充分調動灌區廣大農民用水戶參與灌溉管理的積極性和工作能動性。五是不斷激活灌區農業灌溉用水經營機制,完善供用水合同制,按市場法則依法征收水費,開展灌區用水戶節約水量的相互轉讓,通過政策性節水、節水灌溉增產節水,以及多種管理節水方式,推動灌區灌溉工程良性運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迪力木拉提.新疆地區農業灌區水利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2(19):198-201.
[2]付健.加強基層水利服務機構能力建設的思考[J].水利發展研究,2017(11):79-81.
[3]姚富強.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改革淺議[J].農民致富之友,2017(6):294.
[4]昌吉回族自治州水利局.昌吉州農業水權水價綜合改革情況介紹[J].新疆水利,2014(6):16-17.
作者:于慶東 單位:昌吉州水利管理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