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利預算執行管理問題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黨的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水利建設,而水利建設的重中之重是做好水利預算執行管理。文章以水利預算執行管理為分析對象,對于當前水利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分別從收入預算執行和支出預算執行兩個角度進行了深入闡述,最后論述了加強預算執行管理的建議,以便使得水利預算執行管理上一個新臺階,促進我國水利建設向前發展。
關鍵詞:水利預算;執行管理;非稅收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精神的開局之年,2018年也是深入學習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年份,是扎實推進各個項目向前發展,全力做好預算管理的重要年份。
一、報告這種關于資金籌集使用管理
我國水利建設長期處于落后的狀態,出現這樣的狀況有很多原因,例如對于水利投資的波動非常大,投入的規模也不足以維護水利設施的建設,這些因素都對我國水利發展造成了重要影響。在黨的報告中,強調需要建立起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并且全面實施績效管理,推動預算上一個新臺階。根據的規劃,在未來幾年內全社會有關水利的投資會逐年提升。首先需要加大公共財政對于水利的支持力度,積極發揮財政的引導作用,將水利作為我國產生投入的一個重點,不斷做好政策的配套,提高水利建設在預算中的比例,投入更多的專項資金,確保水利設施建設可以上一個新臺階。第二,有關資金的使用。在黨的報告中,雖然對于水利資金的使用并沒有進行專題描述,但是我們可以從很多字里行間中看到報告中對于資金安排的方向以及重點,例如加強對于農田水利等薄弱環節的資金投入、加大預算資金安排、加強預算執行。水利部門應當認真領會在報告中所做出的表述,精心部署,高效執行的要求。
二、強化水利預算執行管理的重要意義
預算管理已經批復,執行成了下一步的重中之重。對政府而言,政府的預算預示著政府政策的走向,預算也是對社會經濟和財務進行管理的有效手段。在進行水利建設過程中,精心策劃編制、科學論證水利財政支出預算可以完全體現國家對于水利的重視程度。因此,黨的報告從戰略意義上看有利于做好水利資金預算執行,反映了黨中央和國務院對于水利制度發展的重視,同時也有利于督促地方各級政府進一步推動水利改革,促進水利事業向前發展。
三、水利預算執行管理有關問題分析
在進行水利財政執行過程中,水利收入預算應當做到應收盡收,對于支出應當做到專款專用,對于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應當及時進行解決,做好資金的存放和使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一)收入預算執行
收入預算執行主要是指根據年度預算收入任務,在收入預算執行中做好組織實施。只要保證足夠收入任務完成才能夠使得預算支出得到及時供應,才能使得報告中有關加快水利改革的發展戰略得到最終落實,必須堅持法律法規組織收入。從部門角度分析,政府的部門預算收入主要包含有兩大部分,它們分別是財政補助和稅收收入資金預算。政府的公共補助金是由政府部門的公共政策所決定的,因此政府部門的收入預算執行應當重點對非稅收收入資金預算進行分析。在我國政府很多文件中,有關水利收入預算執行要求包含有水利資金投入、水利建設資金等等多項非稅收收入,根據多年數據顯示,土地出讓收益基金往往很高。
1.非稅收收入的特點
第一,稅收本身具有無償性和強制性的特點,而非稅收收入具有靈活性和不穩定性特點。正是由于非稅收收入具備這些特性,水利建設的資金常常會出現波動,預算收支很可能不能平衡。在這樣背景之下,政府或者水利主管部門需要加強配套政策落實,進一步做好平衡工作。首先,必須確保靈活性。非稅收入靈活性主要體現在形式多種多樣,既可以采用受益原則進行收費又可以采用特定項目進行資金的籌集,基金形式多種多樣。其次,時間非常靈活。一些非稅收收入主要是為了政府某項活動需求而出臺過渡性措施,一旦完成目標就可以消亡。最后標準非常靈活,可以根據不同當地狀況制定出不同征收標準,不會進行統一限定。第二,不穩定性。非稅收收入主要是針對特定行為或者特定對象進行征收的行為,一旦發生了任何變化,非稅收收入常常會出現銳減的現象。第三,非普遍性。非稅收收入與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常常會聯系在一起,擁有非常特定的對象。對于政府部門而言,收費對象非常固定。雖然收費對象可能會存在一定交叉性,但是收費的項目在全社會范圍看并不具備普遍性。第四,資金使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非稅收收入主要用來補償相關部門所開展的管理活動,常常不會以盈利作為最終的目標。
2.土地出讓收入預算執行
根據我國現有的政府政策,在土地出讓金中必須劃出一定的比例資金加強水利設施建設,這些資金也充分體現了政府部門對于水利設施建設的重視程度。在地方水利投入中,土地出讓收益一般可以作為水利投入的重要來源,這一來源也常常最為穩定。但是在實際落實時,無論是從專款專用的角度進行分析還是從收入預算執行方面進行討論,這一塊常常是最難以落實的硬骨頭。第一,成本計算。在當前我國對于土地出讓收益的成本范圍并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各個地方所使用的版本并不相同,有些地方有可能做大成本,對于最終的提取額度產生影響,例如是否應當剔除有關地塊拆遷或者是人民群眾的安置成本等等。第二,控制手段。當前土地收入主要集中在縣一級政府手中,中央或者省級政府對于這一塊收入提取并沒有行之有效的手段。雖然黨中央高度關注農業問題,多次提出加強土地出讓金收益用于農業建設發展,但是根據相關的資料顯示,沒有多少地方政府真正足額提取,甚至有一些地方政府沒有做任何提取,沒有將資金用于農業的建設之上。第三,預算的均衡性。在資金使用的分配上,很多地方存在著多則更多,少之更少的效率。根據一項數據顯示,在2017年的土地出讓金中,東部地區占據了60%的比例,中西部地區占據了40%的比例,這些比例大多集中在我國的城市地區,而龍田水利設施的資金需求,東部占到了30%,中興路占到了70%,存在著土地出讓收益與農田水利建設資金需求矛盾的結構體系。
(二)支出預算執行
水利支出預算最重要的是轉移支付,其中重中之重是中央政府對地方的轉移支付。農村用水安全、農村灌溉需求、農村重點水域的保護都需要進行專項資金安排,而這些資金都是由中央向地方進行轉移支付。但是中央轉移給地方的資金并沒有納入到水利部門的預算之中,這是一部分由中央直接下撥的資金,作為專款專用的形式落實到地方,每年都是由中央政府單獨編制,在進行執行時也由地方根據中央命令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需要對一些問題進行關注并加強措施整改。第一,加強專款專用的監督力度。在地方政府,如果出現財政吃緊的現象就會挪用水利的預算,將水利預算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造成水利設施的投入不足,時常存在波動的現象。第二,地方的配套問題。在進行水利設施建設時,我們發現一些專款專用的資金到了地方之后不僅不能夠解決當地的水利設施資金難題,同時還需要付額外的資金幫助地方做好水利設施配套建設,這非常不利于資金的運轉效率,使得整個資金的運轉非常低下。第三,水利建設資金以當地政府的財政并不銜接。很多水利建設的資金并不會經過水利部門,這就使得很多水利部門對于資金的流向并不十分了解,使得資金的使用和管理也不順暢,不利于對水利項目進行監督。
四、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建議
第一,水利部門和財政部門可以建立起相互配合政策方案。在進行預算執行和預算管理過程中,水利部門和財務部門應當做好相互配套政策,穩步提高水利設施的投入比例,不斷做好各項配套設施的細化,明確土地出讓金用于水利建設的范圍比例,加強監督,做到專款專用。因為土地出讓金對于水利設施的投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我們需要盡快將這部分投入納入到預算之中,不能通過簡單的文字形式進行闡述。第二,加強專款專用的管控風險。各地政府應當嚴格落實中央政府專款專用的政策,中央政府應當加大對于專款專用的查處力度,使得專款專用的風險降至最低,確保水利資金充足到位。第三,建立起信息聯動機制。水利主管部門、發改委以及財政部等各個政府部門可以就水利資金預算、土地出讓金等各項費用進行信息聯通。
參考文獻:
[1]紀德林.預算管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水能經濟,2017(7):11-11.
[2]李靜瓊.完善水利工程預算管理的深層次思考——項目支出預算執行問題與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6(6).
[3]李素梅.淺談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預算管理[J].中國集體經濟,2017(8):38-40.
作者:林月泉 單位:福建省水利廳預算執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