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利建設存在問題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長順縣地區水資源匱乏,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從長順縣實際情況出發,規劃長順縣水資源利用,將水資源開發作為建設重點。為“十三五”計劃目標的實現提供支撐和保障。
關鍵詞:長順縣;水利建設;問題;策略
1水利建設發展概況
長順縣位于貴州省中部,地處長江和珠江流域分水嶺苗嶺,北與花溪區接壤,西與安順、紫云毗鄰,南接羅旬,東連惠水,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縣。縣城距省城貴陽市87km,距都勻市178km,全縣東西寬43.2km,南北長71.04km,總面積1554.6km2,轄6鎮一鄉。耕地總面積3.9萬hm2,其中農田1.38萬hm2,水澆地146.67hm2,旱地2.51萬hm2,耕地有效灌溉面積1.53萬hm2。截止2013年底,全縣共建成蓄、引、提各類供水工程802處。蓄水工程共有172處,中型水庫1座,小型水庫30座、塘壩141座,總庫容3354.1萬m3,興利庫容2959.28萬m3;引水工程共有196處,引水規模總計4.43m3/s;提水工程共有144處,提水泵裝機1338萬kW。年供水能力603.88萬m3;農村飲水安全290處。水池水窖共5265處,有效容積10.7萬m3。輸水渠道530條,總長度868.2km。耕地有效灌面積1.53萬hm2,其中農田有效灌面6933hm2。解決農村飲水安全人口21.6萬人。
2存在問題
長順縣水利設施建設雖取得成效顯著,為長順縣的工農業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但水利設施建設仍滯后。
2.1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
長順縣農村農田水利設施老化失修,而且建設時間過長,建設標準低,設施不夠完善,排水保障率較低,且無法起到很好的防災抗災作用。另外,全省有效灌溉面積十分少,僅占總耕地面積的73.3%,水資源匱乏,直接導致農田產量降低,有些地區沒有農田水利設施,只能靠天吃飯。水利設施數量較少,農田灌溉無法保證,農民飲水安全無法得到保障,導致農村發展速度緩慢,無法盡快全面實現小康社會。
2.2農村水環境惡化
長順縣農村經濟建設不斷投入,農田種植需要大量的水資源,而目前水資源問題嚴峻。經濟發展帶來的工業廢水嚴重污染了地下水及地表水,不僅嚴重威脅糧食的安全,而且還危害村民健康;有些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土地退化,糧食產量急劇下降。
2.3農業灌溉水浪費現象嚴重
在水資源嚴重短缺的情況下,很多農田依舊使用大水漫灌的澆灌方式,導致大量水資源浪費現象。骨干水源少,工程性缺水嚴重,水資源利用效率低。
2.4現行管理模式有待規范
農民用水管理缺乏理論依據,容易出現不公平現象。管理體制不順,深化水利管理體制改革進展緩慢,導致多龍管水的問題沒有徹底解決。
2.5管理難度大
農村末級渠系、橋涵閘屬于非經營性工程,相對于水源工程、飲水工程等經營性強的工程缺乏有效的管理辦法,基層管理單位經費無法得到保障,管理人員無法承擔繁重的管理任務。人員配置不合理,技術力量嚴重匱乏,與承擔當代水利工作任務不相適應。
2.6建設資金不足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資金投入較大,雖然國家政府不斷加大投資力度,但是依舊存在投入不足、配套資金無法完善的問題,導致農村水利建設滯后。地方財力困難,融資渠道狹窄,水利投入嚴重不足。
3改善長順縣水利建設的策略
3.1加快骨干水利工程建設,實現水資源合理配置
加快建設區域骨干水利工程,破解工程性缺水的瓶頸,增大蓄水量和提高水資源利用。建議加快紅橋、龍井、干橋水庫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的建設,啟動水庫與水庫、水庫與河流、水庫與黔中樞紐等關鍵聯通工程建設,增加蓄水量,提高調水、蓄水、供水能力,破解工程性缺水的瓶頸。
3.2增加供水工程和抗旱工程
建設水庫與水庫、水庫與河流、水庫與黔中樞紐聯通工程及重點山塘治理工程,實現水源聯合供水,提高供水保證率和現有水源資源利用率,農田充分灌溉保證率達75%和非充分灌溉抗旱保證40d,生活和工業用水保證率達95%。建設骨干水源供水工程和機井提水工程。開發水資源蓄水利用,增加供水量,實現供水能力達12996.76萬m3,解決縣工業園園區、農業園區、邊遠山區在“十三五”期間供水嚴重缺水問題。繼續實施長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全縣治澇工程、抗旱應急工程及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和防汛抗旱能力建設工程,進一步完善防災減災體系,為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實現跨越發展提供防災減災保障。
3.3做好農村水利建設的總體規劃
要科學規劃農村水利建設工程,保證農村水利穩步發展。根據建設的方向,參考各地區實際環境和條件的差異,綜合考量防洪排澇等因素,確定各地區工程項目。提高農村水資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設和諧美好的鄉村。
3.4完善用水法規體系依法治水
加強水法規體系建設,加強水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嚴格按基本建設程序立項。科學決策、統一規劃,強化水資源管理。必須實現水務一體化,強化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制定地方性配套法規,落實責任,依法辦事。在水資源開發管理方面,要進一步引入市場機制。根據農村發展及農村用水戶的實際情況,建立各種形式的管理體制,推行多樣靈活的經營方式和運行機制。
3.5加強農村水利工作隊伍建設
我國對農村水利建設十分重視,然而對建設后期投入使用過程中的管理問題卻存在一定疏忽,因此,有關部門應該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根據農村的環境,制定切合實際的管理方案。另外,還應該注重對農田水利工作人員的培養工作,要定期組織培訓工作,增加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還可以組織工作經驗豐富的農田水利工作人員下鄉指導工作,幫助農民學習科學的管理知識,從而更好地建設農田水利工程。
3.6增加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投入
新形勢下,國家對農田水利建設的資金投入越來越大,如何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利用市場機制擴大水利建設資金來源顯得至關重要。在對農田水利建設進行指導工作時,國家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委派專業的工作人員考察農田的實際情況,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指導方案。如果農村水利工程較少,則政府應該增加投資力度,興建農田水利工程。如果農村原有水利工程年代久遠失修,則政府有關部門應該主動幫助農村更換水利設備。在對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投入工作上,應該做到:①設立專項資金;②農民直接捐款,或者以全體村民名義貸款修建;③政府根據地方特色進行招商。對此,有關政府部門應該做好農民群眾的思想工作,避免抵觸情緒。
4結語
農業問題是我國國民發展的基礎問題和關鍵問題,農田水利工程在農業經濟發展中至關重要,所以必須予以重視。不僅需要國家政府的支持,而且還需要廣大群眾的配合,才能促進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彥萍,韓彪,李錦光.淺論目前我國工程建筑方面存在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8(1):12-14.
[2]楊成浩.關于水利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制度建設的思考[J].中國城市經濟,2011(15):9-9.
[3]張景春.農田水利現狀及加快農田水利事業發展的必要性[J].珠江水運,2013(21):34-37.
[4]林雨和.農田水利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106-106.
[5]李永昌.新農村水利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技服務,2008,25(8):134-134.
作者:程孝昆 單位:貴州省長順縣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