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利水電工程的風險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1人為因素造成的風險
人為因素造成的水利水電工程的風險主要包括技術因素和政策因素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政策因素造成的風險。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離不開政策法規的支持,但是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會遇到這些政策及法規的調整,例如產業政策、稅收政策、技術政策以及財政政策等的調整,會對整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投資等環節造成很大影響,從而產生一定風險;另一方面,技術因素造成的風險。由于在水利水電工程招投標過程中存在著不合理的行為,容易使得工程投資額變化加大,造成設計不合理和施工質量不達標等問題的出現。另外,水利水電工程在設計過程中還存在著選址、水文調查分析、工程地質勘測以及設計質量等方面的風險。尤其是不注意設計質量和施工質量,成為工程建設的最大的隱患,造成了嚴重的工程事故和質量問題,使等建設資源大量浪費,導致投資增大。
1.2自然因素造成的風險
在水利水電工程中,自然因素造成的風險有很多。包括地震、洪水、暴風暴雨、滑坡及泥石流等未知不良地質條件造成的風險,由于這些自然風險的發生不可控制,因此其發生所產生的破壞作用往往會比較大,對大壩、地下工程、水庫乃至整個工程造成巨大威脅。同時地質問題也是造成水利水電工程量增加的主要客觀原因。由于水利水電項目面臨的地質條件中,各個巖層之間具有較大的差別性,這就給設計和施工帶來了很大的困擾,造成項目在實施階段面臨巨大風險。另外,氣候的變化會導致水文的變化,項目建設期間可能碰上的惡劣氣候等因素造成的水文變化,從而對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構成威脅。
二、水利水電工程中風險管理與規避的具體策略
2.1加強對風險的識別
加強風險識別是規避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風險,保證其順利完工的有效策略。所謂風險識別即對項目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及其影響程度和帶來的后果進行識別。由于水利水電工程面臨的自然條件復雜,這就使得風險因素在不斷變化,因此在水利水電工程實施的過程中,要根據制定的風險管理計劃、項目結構的設計描述以及歷史參考資料等方面進行風險的識別,從而做出詳細的風險報告,便于策略的實施。常用的風險識別方法包括流程圖法、檢查表法以及情景分析法等。
2.2有效進行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是以風險管理計劃為基礎,以風險識別為前提,進行項目風險概率、進程與影響程度的綜合考慮,運用一定的方法對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進行計算以及估算其可能造成的損失程度。因此,有效進行風險評估是減少損失的重要手段。在風險評估時,要對風險的嚴重程度、發生的可能性及風險范圍的大小、時間進行確認,以降低不確定性,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與影響。
2.3注重對風險的監控
注重對風險的監控是保證水利水電工程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由于面臨的各種自然條件非常復雜,需要進行監控的技術手段也要不斷變化。因此,在進行風險監控時,要將風險管理和應對計劃、附加風險識別和分析等材料作為依據,對水利水電工程項目進行全程監控。通過對已經識別風險的跟蹤以及已經發生風險的監視,進行新風險的識別與預測。同時,還要對風險管理及應對計劃進行不斷的修改與糾正,以此來采取恰當的措施保證計劃的執行和實施,使水利水電工程風險的影響降到最低。
2.4科學合理的進行風險應對措施的編制
要想降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風險的影響,就必須科學合理的進行風險應對措施的編制。科學合理的風險應對措施編制是以風險管理計劃為依據,以風險識別和風險評估的結果為基礎,對風險特性、項目主體抗風險能力進行重點考慮,而制定的切實可行的風險應對計劃和應對措施。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在風險潛伏階段,就要能夠正確預見和發現風險苗頭,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隱患的消除和風險的規避,從而阻止風險事件的發生;而在風險發生階段,要積極實施搶救和補救措施,根據風險事件發生的位置以及嚴重程度,控制風險事件的擴大。同時也可以將風險事件轉移至其他不會對項目造成致命影響的部位或采取自留風險的方式,盡可能將風險事件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在風險造成損失階段,要迅速對風險損失進行有效的補償,排除風險事件對項目日常進展的影響,減少間接損失。
三、小結
總之,加強對水利水電工程存在風險及策略的探究是工程建設順利完成的重要保證。因此,我們必須要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加強對風險的管理,通過有效的策略,實現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安全實施。
作者:金成哲 單位:穆棱市水利勘測設計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