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醫學機能實驗教學改革探思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以畢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為例,通過對醫學機能實驗教學內容、實驗實訓場所、實驗師資隊伍、實驗教材及課程等進行綜合改革,提升其服務及育人功能,最終實現機能實驗教學模式的轉變和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
醫學機能實驗是研究機體正常機能、疾病病機和藥物作用規律所進行的動物實驗,其以系統為模塊將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的實驗教學內容、方法手段進行有機整合,形成一套新的融合性實驗教學體系,有助于培養醫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科學思維方法,為醫學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堅強的保障[1]。
1職業院校深化實驗教學改革的意義
2019年1月,國務院頒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指出,我國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是著力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但目前我國職業教育還存在著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建設有待加強、制度標準不夠健全等問題。同時,教育部、財政部頒布的《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和貴州省人民政府頒布的《貴州省支持職業教育發展若干措施》也把“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作為雙高職業院校辦學的總體目標。因此,職業院校必須積極推動實驗教學改革,才能更好地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才能滿足高等教育培養創新型、技能型、復合型醫學人才的需要。
2高職高專醫學機能實驗教學現狀及改革的必要性
20世紀80年代我國本科醫學院校已有部分學校將生理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的機能實驗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并由機能實驗室獨立組織實施,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已較成熟。但高職高專醫學類學校目前成立醫學機能學實驗室且開展機能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尚未見報道。因此,高職高專學校如何學習借鑒本科學校辦學經驗,探索出一條適合專科學校機能實驗教學改革之路十分必要。畢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也同其他專科學校一樣,生理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的實驗教學各自成體系,以教研室形式獨立存在;實驗場所也分別以生理實驗室、藥理實驗室、病理生理實驗室的形式存在,其中藥理實驗室1間、生理實驗室1間、機能實驗室2間,建筑面積約740m2,實驗設備42臺套,設備總值450余萬元。其中2間機能實驗室設施設備先進,已基本達到高仿真、標準化實驗室建設要求,具備改革的基礎條件。實驗室隸屬于相應教研室,由教研室直接管理,由于缺乏專職實驗管理人員和實驗教學人員,目前主要由專職理論教師輪流坐班管理,實驗教學也是由本學科專職理論教師完成。因此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生理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的實驗內容自成學科體系,且部分實驗內容相互重疊,缺乏橫向聯系,不利于創新型技能人才的培養[2];二是各實驗室獨立管理,資源無法共享,實驗物品調配較難,實驗室無法進行有效管理;三是實驗室及設施設備重復建設,儀器設備使用率較低,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四是各學科授課教師不固定,教學能力參差不齊,責任心不強[3]。因此,深化機能學實驗教學改革,整合實驗教學內容,成立醫學機能學實驗室(中心)已勢在必行。
3高職高專醫學機能實驗教學改革措施
3.1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機能實驗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分管教學的副校長為組長,成員由系部主要負責人、系教務科負責人、系實驗中心及相關教研室負責人組成,統籌安排、協調、推進機能實驗教學改革。
3.2充分調研
改革前期,到鄉鎮衛生院和機能實驗開展較成熟的本科醫學院校開展調研。以座談、問卷等形式,了解職業崗位對學生機能實踐能力的需求,了解本科院校開展機能實驗改革的進展和經驗。通過對調研情況進行統計學數據分析,撰寫調研報告。
3.3機能實驗教學改革具體內容及措施
3.3.1機能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加強學生實踐技能為著力點,對我校各學科機能實驗進行整合和改革,構建涵蓋基本實驗技能、基礎性實驗、融合性實驗、設計創新實驗的實驗教學體系。目前我校機能學實驗項目總共11個,共22學時。其中生理學實訓項目共5個,共10學時;藥理學實訓項目共6個,共12學時;病理生理學因一些特殊原因,至今未開設實驗課。改革后的機能學實驗項目計劃為19個,共52學時。其中基本能力訓練1個,4學時;生理基礎實驗6個,12學時;藥理基礎實驗3個,6學時;病理生理基礎實驗2個,6學時;融合性實驗6個,20學時;設計創新性實驗1個,4學時。教學任務初步計劃分兩學期組織實施,其中第2學期28學時,第3學期24學時。見表1。3.3.2機能實驗學教材建設。根據臨床醫學等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由項目改革組制訂《機能實驗學課程標準》,編寫《機能實驗學》校本教材和《機能學實驗報告》校本教輔教材,供我校學生使用。之后,將進一步加大機能學實驗課程建設力度,由機能學實驗室教師繼續編寫電子教案,制作PPT教學課件等教學資源,最終將機能實驗學建成精品課程。3.3.3機能學實驗室(中心)建設。機構搭建:主要是將學校原生理學、藥理學兩個教研室分管的實驗室進行整合,組建成新的機能學實驗室(中心)。改建后的機能學實驗室(中心)的4個實驗室可同時開展實驗教學,能同時滿足我校4個班240余名學生機能學實驗教學任務。機構功能定位及屬性:建成后的機能學實驗中心主要承擔醫學類專科層次機能實驗學課程的教學工作,具體包括實驗室管理、實驗準備、實驗教學3個方面。同時具有開展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功能。機能學實驗中心是隸屬于基礎醫學系的獨立機構,與教研室平級,有獨立的辦公場所和獨立的教學及管理團隊,獨立開設課程和組織教學,即教學任務由教務處直接下達到機能學實驗室,由機能學實驗室獨立組織實施。行政上不受系實驗中心和教研室的領導,但業務上接受系實驗中心和教研室指導。機能學實驗室(中心)管理制度建設:機能學實驗室實行校系兩級管理,實驗室實行主任負責制,主任由系部任免。為規范機能學實驗室管理,課題組將制定各項管理制度規范其管理。主要包括:機能學實驗室運行管理辦法和實驗室負責人、管理人員、準備人員及實驗教師工作職責等。3.3.4機能實驗教學團隊建設。機能實驗教師編制設置:機能學實驗中心計劃設6人。其中主任1人,主要由具有學科背景、對機能學實驗熟悉的中級職稱以上人員擔任,主要負責實驗室行政教學管理,開展科學研究和組織教學改革等工作;管理人員1人,主要負責4個實驗室和4個準備室常規管理;實驗準備人員1人,主要負責4個實驗室實驗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教師3人,主要承擔機能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機能學實驗課的教學原則上由機能學實驗中心的教師完成,如教學任務重,可請相關學科教師參與教學。本中心人員的職稱執行教學、實驗雙軌并行。機能實驗人員招聘:目前我校機能學實驗室急需招聘實驗室管理人員1名,實驗教師2名。機能實驗教師能力提升:加強機能學實驗教師能力培養,是機能學實驗中心的重點工作任務,主要通過“送出去、引進來”和學校內部“傳幫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培養。其中學校內部“傳幫帶”,主要由生理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教師對新聘教師進行跨學科實驗技術和方法培訓,培訓結束、經考核通過后才能承擔機能學實驗的教學工作。
3.4機能實驗教學改革實施進度
本項改革任務由學校成立項目改革領導小組,制定改革方案并有序推進,改革實施時間計劃為12個月。以臨床醫學專業為試點開展機能實驗教學改革,完善后再逐步推廣到其他專業。
4達到的預期成效
(1)通過機能實驗教學改革,整合生理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機能實驗項目,構建系統化、整體化的融合性實驗項目。(2)初步完成《機能實驗學》《機能學實驗報告》校本教材編寫,最終將其建設成精品課程。(3)建成高仿真、標準化醫學機能學實驗室(中心),探索實驗室(中心)運行管理機制,提升機能實驗室(中心)地位及功能,實現專人管理,獨立開設課程并組織教學,提升機能學實驗場地、設備的使用率。(4)培養專、尖機能實驗教師隊伍。探索師資培養的體制機制,提升教師的專業實踐技能和科研能力,更好地發揮團隊成員在設備管理、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中的作用。(5)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科學精神,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6)提升學校社會服務功能。以本實驗室核心設備成都泰盟BL-420I信息化生物信號采集與分析系統為依托,建立醫學基礎科研實驗室雛形,探索對外合作、開放模式,實現實驗室教、研一體開放共用。總之,通過對我校機能實驗教學內容、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教材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進行綜合改革,最終實現從以學科為中心到以系統為中心教學模式的轉變,構建基本實驗技能、基礎性實驗、融合性實驗、設計創新性實驗相結合的機能實驗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楊芳炬,王玉芳.機能實驗學[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陳國清,蘭鳳英,汪春紅.基礎醫學機能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討[J].長春中醫學院學報,2002(3):65.
[3]陳立松,蓋曉東,歷春.醫學機能實驗學教學體系建立的探索與實踐[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6,37(1):74-75.
作者:趙永 甘露 周仿 單位:畢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