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化學課堂演示實驗教學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演示實驗具有直觀性,對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與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化學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科普知識、生活現象、自然趣聞等與演示實驗相關的內容來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觀察活動,強化學生的知識認知;在演示實驗過程中,應注意主次之分與輕重之別,放大突出關鍵知識點的部分,做好實驗中的細節處理;應當鼓勵學生嘗試自己設計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方法演示實驗教學
演示實驗,指的是由教師演示、操作、示范、組織實驗的整個過程,以向學生展示實驗現象,學生據此進行觀察與思考,在分析實驗現象的過程中得出實驗結論。演示實驗屬于直觀教學,與操作實驗強調學生親手操作相比,其更強調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與教師縝密的教學安排。本文以高中化學為例,闡述教師如何高效有序地組織演示實驗的教學活動。
一、重視導入,激發興趣
學生在課間的精神狀態通常是放松、閑散、舒適的,但課堂的精神狀態要求嚴肅、認真、專注,要順利實現這兩種精神狀態的切換,教師需要設置好課前導入環節,這在演示實驗教學中特別重要。比如,在《氯氣的性質》這一小節的教學中,教師所要演示的實驗就是通過氫氣、氯氣、新制氯水這幾種物質來探究氯氣的性質。實際上,氯氣在生活中并不少見,比如,自來水,氯氣在水中起到的是殺菌消毒的作用,但是氯氣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當其達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教師可以抓住氯氣的這一特點做課堂導入。比如,在常規傳統的水源精化工藝中,廠家會采用氯氣來進行氧化和消毒,但是氯氣本身自帶毒性,這意味著其衍生物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毒性,從人身安全與生命健康的角度出發,廠家一直都在致力于尋找可以替代氯氣,同時又不影響消毒效果的方法或消毒劑。這個課題將長期地存在于科學家與相關專家的研究范圍之內,究竟氯氣具有怎樣的性質?其消毒性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將科普知識、生活現象、自然趣聞等與演示實驗內容有關的且充滿一定趣味性的話題作為課堂導入,可以為教師進行演示實驗奠定良好的課堂氛圍基礎。
二、明確目的,針對觀察
在演示實驗中,學生主要通過觀察實驗來學習知識,而觀察是一種主觀能動性非常強且個體差異性較大的活動,同樣的實驗現象,不同的學生通過不同的切入點以不同的方式來觀察,就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因此,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觀察時注意力始終聚焦在實驗本身所承載的知識內容上,教師應當在演示之前指導學生明確此次觀察的目的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帶著問題展開針對性的觀察活動。以氨的性質實驗為例,教師可以在演示前向學生拋出以下問題:氨氣的顏色是什么?它的氣味聞起來是什么味道?它能否溶于水?空氣的密度比它大還是比它???氣態氨在轉化為液態氨的過程中會有怎樣的可視性現象?這些問題既提醒了學生在稍后的觀察中需要確認的諸多細節問題,讓學生明確了此次演示實驗的觀察目的,又暗示了學生實驗要檢驗或說明的化學知識,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在觀察實驗中“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教師應通過肉眼可見、觸感可知的演示實驗來加深學生對知識內容的認知與了解,而不是單純地讓學生死記硬背??偟膩碇v,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去觀察實驗,既有利于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又有利于強化學生的知識認知。
三、放大細節,突出關鍵
教師在演示實驗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主次之分與輕重(上接21頁)之別,尤其在聚合了關鍵知識點的部分,教師要予以放大突出,這就是實驗過程中的細節處理。以鈉、鉀分別在空氣中燃燒這兩個演示實驗為例,鈉在空氣中點燃時,迅速熔化為一個閃亮的小球,發出黃色火焰,生成過氧化鈉(Na2O2)和少量超氧化鈉(NaO2),有淡黃色的煙,劇烈燃燒并發出耀眼的黃色。而鉀是一種比鈉還要活潑的金屬,更加容易與氧氣反應,其反應程度也比鈉更加劇烈,這意味著兩者在燃燒的劇烈程度上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這就是教師在演示時要突出放大的細節,要讓學生有明顯的感知??紤]到部分演示實驗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且整個過程必須自然順暢地完成,不能在某一個環節做過多的停留,因此教師可以結合視頻或微課教學,將實驗以視頻影像的方式呈現給學生,達到放大細節、突出關鍵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直觀觀察力。
四、鼓勵設計,強調探究
高中化學強調要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力與創造力,因此,教師在組織演示實驗教學時,還應當鼓勵學生嘗試自己設計實驗,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以原電池反應的演示實驗為例,教師在演示原實驗后,可以鼓勵學生根據實驗的原理來設計新的實驗。首先讓學生設計一個原電池,接著據此畫出反應示意圖,最后再寫出電極反應。教師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的目的是考查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反應、還原反應這三個反應的理解程度以及對電解質溶液的認識深淺。以這種方式組織演示實驗教學活動,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的模仿能力與舉一反三的能力,學生在看過教師的演示之后,能夠據此設計出類似的、合理的實驗,這體現的就是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另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的思考與探究能力,理解教師所演示的實驗是基礎,理解實驗背后所代表的化學原理邏輯才是關鍵,借助探究,學生可以不斷地驗證自己的想法,從而對知識有較為深刻的理解。
五、結語
演示實驗是實驗教學中一種重要組織形式,與直接實驗相比,它不僅節省了實驗投入的成本(包括實驗材料、實驗設備、實驗時間、教師整個過程投放的精力),而且也讓實驗過程變得更加可控(因為是教師演示,學生觀察,而不是每一位學生來操作實驗),其教學優勢不言而喻。為了更好地發揮演示實驗的教學價值,教師應當重視實驗前的教學導入與觀察準備,實驗過程中的細節突出與探究啟發,以更好地在實驗中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化學能力。
參考文獻:
[1]尹猛.高中化學課堂演示實驗教學環節的經典四重奏[J].化學教與學,2017(2).
[2]卜兆軍.高中化學演示實驗的創新性改進實施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16).
作者:邱新華 單位:江蘇省包場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