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育信息化發展對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校實驗,作為高等教育重要教育環節,對學生專業能力與理論能力培養具有非常重要意義。信息時代下,高校實驗教學應做到與時俱進,結合時展特點,創新教學,實現教學改革,提升學生綜合實力。文章就教育信息化發展進程及對高校實驗教學改革影響進行分析,希望為相關人士提供幫助。
【關鍵詞】信息化;發展進程;高校實驗;教學改革
引言:
隨著教育事業不斷改革深化,傳統教學模式逐漸出現一些弊端,影響現代教育發展。高校實驗教學中,融入信息化內容,改革傳統教學模式,解決傳統教學中存在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文章就教育信息化發展進程及其對高校實驗教學改革進行分析。
一、教育信息化發展進程
隨著現代技術發展中,我國逐漸衍生出各種類型的信息化教學手段,豐富傳統教學模式同時,促進現代教育更好的發展。在未來教育中,應加強信息化教育的應用,利用此彌補傳統教學不足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為教育事業發展、人才培養工作開展奠定基礎。根據相關研究,發現以下信息化教學手段是現代教育中應用較多的方法。第一,慕課,就是開放式網絡課程,為學生提供較多的學習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同時,實現線上學習。該教學模式,具有教育資源廣泛、傳播速度快,不受任何限制的特點,無論是哪一階段的學生,都可以進行線上學習,收集需要的信息。慕課已經成為信息化教學的重點,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認可和喜愛。第二,翻轉課堂。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將虛擬學習環境與真實學習環境結合,創建自主學習平臺,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適合的內容學習。該教學手段最大的特點,就是在課下學習知識,課上解決問題。翻轉課堂教學理念,與現代教育要求相符,突出學生主體作用,發揮教師引導作用,是促進教育事業發展進步的重要方法之一。第三,網絡精品課程。網絡精品課程,是由一流的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構建示范性課程,是高校教育與教學改革的重要因素。網絡精品課程的出現,實現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信息化,為高等教育活動開展奠定堅實基礎,成為現代教育發展進步的標志。第四,線上交流平臺建立。在信息化背景下,逐漸出現各種各樣的線上交流平臺,為學生學習提供極大的便利。生生、師生之間,可以在不同空間、時間交流,提升學生學習動力,增加學生學習興趣。以往教學中學術交流論壇、貼吧是線上交流的主要方式,而現代則是在傳統基礎上增加微信、微博等“微交流”軟件,為教育發展提供信息技術支持。第五,仿真實驗室。為高校實驗教學活動開展提供平臺,解決高校設備、資金不足的問題。在“十二五”期間,我國首批100個國家大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工作,為仿真實驗室的應用奠定堅實基礎。虛擬仿真實驗室的應用,具有高效、成本低、安全、資源共享的優勢,是促進高校實驗教學活動開展的關鍵。
二、教育信息化對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影響
1.創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效果。教育信息化發展過程,對高校教育產生極大的影響,成為促進高等教育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實驗教學,作為高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意義。信息化背景下,實驗教學理念發生變化,不再以提升學生實驗成績為目的,更加重視學生動手能力與專業素質。信息化實驗教學中,教育工作者應將實驗教育與理論教育放在同一高度,以平等的教學態度面對這兩部分內容教學。傳統教學中,部分教師認為實驗教學就是對理論知識教學的輔助,是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理解的一種教學手段。實際上并非如此,實驗教學,不僅有鞏固學生理論知識的作用,同時也具有提升學生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專業素質的功能。作為高校教育的成員,人才培養的主要影響因素,教師需要打破傳統實驗教學理念的束縛,融入信息化教學手段,對實驗教學理念改革,建立以培養專業人才為目的教學理念,實施有效教學手段,促進優秀人才培養工作進行。
2.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校實驗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技術,實現對教學方法的創新,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傳統教學中,因為實驗教學難度、安全性等問題,學生很少參與實驗操作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解決了傳統教學中存在問題,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學習情況,自由選擇學習方法,如慕課、精品課堂等方式。信息化教育手段的發展,優化傳統學習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因此,在未來實驗教學中,需要對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開發,將此與實驗教學有機融入,以此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熱情,提升學生綜合實力。
3.優化教學環境,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教學環境分為軟件環境與硬件環境,對實驗教學活動開展的影響非常大。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下,重視軟件、硬件教學環境的優化,創建生動實驗教學環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為高質量教學活動開展創建良好氛圍。軟件教學環境,是指教師對實驗教學的研究、對各個實驗教學模塊的調整與優化、教學平臺建立、教師信息化培訓工作等內容。通過對軟件教學環境的優化,提高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認識,實現信息化實驗教學模式構建,提升對現代信息技術利用,為有效率的教學活動開展奠定基礎。硬件環境,則是高校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所需要的設備,如多媒體、教學場地、實驗教學設備等等。高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活動,將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融入培訓活動中,使教師意識到信息化教學的好處與優勢,并在課堂教學中靈活應用,以此推動課堂教學效果進行。為了保證信息化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順利進行,增加對硬件設備的資金投入,加強場地建設,引進信息化教學設備,促進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開展。高校實驗教學中,若想提升實驗教學效果,提升學生職業能力,重視教學環境創新工作,為課堂教學活動提供支持,為人才培養工作奠定基礎。
4.融合傳統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驗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操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與創新意識。若是課堂教學中,將信息化教學手段只應用在實驗教學中,則會影響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無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實驗理論教學與信息化教學手段的結合,彌補傳統教學中動手操作方面問題,優化信息化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實驗教學中,將虛擬實驗技術與課堂教學結合,使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以此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虛擬實驗技術的應用,可以解決高校實驗教學中難操作,設備不足的問題,其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實驗環境,使學生在實驗中感受到專業知識的魅力,消除學生對實驗學習不積極的問題。以運動心理學實驗為例,進行這一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實驗課程與傳統教學結合。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對運動員心理調控技術情境進行模擬,引導學生實際操作。學生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相關理論知識傳授出來,幫助學生理解實驗中出現的實驗現象,使學生掌握操作方法。通過理論與信息化教學的結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5.完善信息化教學評價,推動實驗教學發展。實驗教學中,高校一般以總結性評價為主,對學生實驗結果進行科學評價,借此了解學生實驗學習情況。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實驗教學評價方式單一、落后,需要完善。信息化教育的發展,需要改變傳統教學評價模式,構建現代化教學評價模式,以此推動高校實驗教學活動開展。高校實驗信息化教學中,需要對傳統教學評價方式創新,融入信息化教學特點,建立以學生為主,以教學水平、學習情況等為主要評價內容的教學評價體系。在教學評價中,采用多方評價、多內容評價的方式進行實驗教學評價,為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奠定基礎。此外,評價的主體也應發生轉變,不僅學生可以是評價的主體,教師也可以成為評價的中心,師生之間互相評價,了解自身教學、學習中存在問題,為后續實驗學習活動進行提供依據。通過多種評價方式建立,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實驗能力,促進高校實驗教學進一步發展。總而言之,在高校實驗教學中,加強信息化內容的應用,轉變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內容,以此提升學生實驗能力。通過對我國信息化教育發展歷程的分析,我國已經有非常多的信息化教育手段,成為促進高校實驗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實驗教學中,加強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分析,為教育事業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徐茵,趙姣,雷翠玉,李俊凱.“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地方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及對策探討[J].高教學刊,2019(18):138-140.
[2]韓穎,繆建華.國內實驗室信息化研究進展——基于CNKI核心期刊的計量可視化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25):13-17.
[3]趙艦波.移動學習環境下高校商科實驗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構建研究[J].智庫時代,2019(02):178+180.
[4]楊選瑾,熊宏齊.國內實驗教學信息化研究進展——基于CitesPace的可視化分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37(06):218-222+226.
[5]高東鋒.信息化時代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要求、思路與路徑[J].中國高教研究,2018(04):93-96.
[6]羅劉敏,鄒蕾,譚紅偉.互聯網+背景下民辦高校實驗室信息化建設實踐及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28):162-164.
[7]段濤,黃靜,趙春霞.信息化教學改革背景下高校語言實驗教學中心可持續發展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4):17-18+27.
作者:常淑芝 單位:天津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