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機械化是水產養殖發展必然趨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魚蝦蟹好吃,卻越來越“難吃”。一方面,從業人口數量下降,老齡化突出,人工成本在水產養殖成本比重日趨提高;另一方面,我國水產養殖“小而散”特點明顯,養殖規模小,水面分散,這些特點都不符合水產養殖現代化發展要求。毋庸置疑,滿足消費者對水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主要途徑是人工養殖;而機械化則是未來水產養殖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經過了“黃金十年”,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農機化發展重點從平原到丘陵山地,從種植業到畜牧業,從陸上到水下,機械化已不再局限于陸上種植和養殖,開始向水產養殖進軍,向更深處發展。實現水產養殖的機械化也是全面農業機械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前我國水產養殖發展正處于轉型升級的新階段,迫切需要提高機械化應用水平。如何提高漁業機械化水平?這是共同關注的一個話題。原來水產養殖主要是漁業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能,隨著養殖成本的提高,單單靠一個部門很難實現突破。如何突破?就需要部門共同發力。要把水產養殖機械化發展納入大農業農機化的范疇,將水產養殖機械化作為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的新領域和增長點。
加強農機化和漁業水產行業的溝通和協調,協同推進水產養殖機械化發展。加大農機購置補貼對水產養殖機械裝備與設施的支持力度,重點向綠色高效、標準化養殖場傾斜,探索開展水產養殖機械化新產品新裝備以及成套設施設備補貼的路徑方式。通過項目支持、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扶持產學研推用各方面聯合建立試驗示范基地,共同開展水產養殖機械化技術試驗、人才培訓和推廣服務。
推進產學研推用結合,重點開展池塘養殖精準管控設備、筏式養殖輕簡化采收設備、深遠海養殖智能化裝備等前沿關鍵技術研究與新裝備研發。健全完善水產養殖裝備、機械化生產與適度規模經營相適應為路徑的實驗室體系和科研集成示范基地布局,加強開展新產品新裝備以及水產養殖全程機械化示范,凝練技術模式、形成技術標準與規范,實現水產養殖機械化創新發展。以產業應用為重點,推進池塘、工廠化養殖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推廣,加快適用于大水面增養殖、筏式養殖、深遠海養殖在收獲、管控等環節的新型裝備的應用,不斷推動機械裝備向水產養殖業全領域拓展,提高水產養殖業機械化應用總體水平。
未來,農機不僅耕耘在廣袤的土地上,還會更多的出現在遼闊的水域!
作者:王曉宇 單位:中國農機化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