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學質量評估部分指標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對高校教學質量評估的幾個指標進行了討論:聲音有激情,ppt,邏輯性。
【關鍵詞】教學質量評估;聲音有激情;ppt;邏輯性
0引言
教育部提出應當高校以提升教學質量為教師工作的重點。過去一段時間筆者觀摩了所在城市某個同類型高校開展的提升教學質量的系列活動,其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授課質量和學生的聽課積極性。觀摩的活動主要是評課賽課等。
1教學質量評估的部分因素探討
在賽課活動中,筆者發現了學校的評審專家,在評估教師的教學質量時,評分的以下指標權重過高:(1)聲音有激情;(2)ppt;同時以下指標權重過低:(1)邏輯性。對此,筆者有一些意見想與各位教育工作者探討。
1.1指標一:聲音有激情
a、在賽課的課程中,可以看出,評審專家將聲音有激情等同于了聲音慷慨激昂。在筆者看來,聲音有激情,不等于聲音慷慨激昂。聲音慷慨激昂的要求,適用于需要鼓舞士氣的課堂,例如給保險銷售人員、房地產中介的培訓,因為可以提供情緒上的激勵和工作的動力。大學課程需要的是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思考。筆者認為,講課的聲音,娓娓而談,才是最合適的。音調娓娓而談,才能夠引導學生進入思考的狀態。b、在賽課的課程中,還可以看出,評審專家將聲音有激情,同語速過快混淆起來。授課聲音語速過快會降低教學質量[1-2]和降低學生的記憶效果[3]。同時,評審專家們對講課的話語連綿不斷的教師,給予了更高的評分。授課時說話應當有間隔,不能是一直連續的。課堂講述中注意停頓,讓學生擁有思考的時間[4],應當是顯而易見的要求。大學的大部分課程難,枯燥。如果教師源源不斷地給學生輸入信息(通過語言),學生連整理吸收的間隔都沒有,怎么可能理解上課教師講授的內容呢?
1.2指標二:ppt
ppt的應用,應當堅持少而精的原則,如文獻[5]中描述。形式應當為目的服務。講解部分的所有組織形式,都是為了讓學生盡可能聽懂。不管是ppt制作的調色,動畫等的要求,不應當過度。只要在講解過程中,學生能很容易地聽懂,就認為符合要求了。
1.3指標三:邏輯性
重視教師講課的邏輯性和條理性。大學的課程大部分難并且枯燥。大學生的知識儲備,并不會高于行業從業人員。因為課程數量遠高于中學課程,學生也不太可能實現所有科目的課前預習。大學生,如果不是自學能力很強,在課堂上經常會遇到疑難的內容。因此,上課學生的聽懂,可以認為完全依賴于教師的講解。如果教師都沒有講清楚,學生怎么可能聽得清楚?賽課比賽中,從最后評比分數看,該指標并沒有得到足夠大的權重。邏輯性指標延伸下去,就是易懂性。筆者認為,對授課質量的評價應當以學生是否容易聽懂為最主要依據。剩下的依據中,最主要依據為激發課堂興趣[6]。
2總結
在評估高校教師的教學質量時,聲音應當娓娓而談而不是慷慨激昂;語速應當保持適中或者慢,使學生有時間思考;ppt的精美程度應當以達到學生看懂為目標;必須高度重視教師講課的邏輯性和易懂性。以上這些,就是筆者對于評估教師的教學質量的一些理解,供各位教師和教學從業者參考。
【參考文獻】
[1]張素君.大學課程實施中授課教師影響因素研究[D].廣西:廣西師范大學,2017年,P25.
[2]鄭偉芬.談教學語調的語用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4,(8):35-36.
[3]劉洪.教師課堂教學語速新思考_從學生工作記憶廣度的角度出發[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0,(5):23-25.
[4]易修政.青年教師教學中的語調使用策略探析[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12):49-50.
作者:張樂 單位: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通信與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