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英美文學中現代學生的人文素養培育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如今,在“全球化”浪潮之下,各個國家之間的政治相互支持、經濟相互依存、文化相互交流,使得英美的優秀文學作品在中國廣泛傳播。英美文學的傳播能夠充分的展示英美文化,體現英美人文精神,其對培養高中學生的人文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文章主要講述英美文學教育對高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作用,以及培養的具體實施措施。
【關鍵詞】英美文學教育;人文素養;養成
一、英美文學教育對高中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作用
英美文學作品與中國文學作品中都蘊含著濃重的人文情懷。在高中教學過程中講述英美文學,更有利于讓學生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全面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實現學習成績與自身素質的全面提升。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增加對英美文化中人文知識的積累
部分英美文學作品,形象生動的地描述了當時英美的一些具體社會現象。在學習英美文學的過程中,學生能深入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如學習英國文學家狄更斯的《雙城記》,雙城是指英國和法國,主要描寫英國的主人公查爾斯在法國大革命時期,他的人文思想超前,與家庭其他人的思想不同,為了信念他孤身一人去法國教授文學,這期間法國大革命爆發,他為了躲避迫害換了名字,遇到了真愛等等一系列故事,這部著作批判了法國大革命時期民眾的不理智,一味的反對貴族的盲目行為,使學生對早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學生們通過學習這些作品可以增加其對相應的歷史背景和人文地理的了解,因為了解了時代背景,其對相應的人文知識的理解就更為透徹。通過一點一滴的積累,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養成學生尊重、寬容他人的人文素養
學生們在學習這些歐美作品時,需先了解相應的時代背景,然后再把自己置身于當時的場景之中,這樣才能領會到英美作品濃重的人文主義精髓。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通過進入故事情節,揣摩作者的心理,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學會寬容他人、學會尊重他人。[1]如《喧囂與騷動》是美國現代主義作家威廉•福克納的經典作。福克納通過塑造凱蒂這一人物形象,再現了南方舊家庭走向衰敗的過程,嚴厲批判了南方陳舊的文化傳統對女性的壓迫和摧殘,呼吁人們對處于社會底層的女性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尊重,并在其價值認同上傾注了更多的人文主義關懷。如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中,威尼斯商人貪婪、冷血,卑鄙無恥、惡毒的行為最終導致了他們的悲慘結局,這可謂大快人心,使人相信惡終有惡報,人應心存善心。高中生正處于一個性格以及文化素養養成的階段,可以說心理相對敏感脆弱,那么通過這些文學作品的熏陶,學生們漸漸提高了文化修養,養成了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善良公正,熱愛生活的良好品質,為其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打下了基礎,使得學生無論在成績上還是素養上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3.培養學生們奮發向上、堅韌不拔的精神
英美文化中贊美崇尚奮發向上、堅韌不拔、剛正不阿的精神,這也是其能成為世界主流文化的原因之一。在英美文學作品中,作者經常塑造一些堅持不懈、迎難而上的英雄形象,這些角色最終都憑借著自己的信念與不懈努力,到達了勝利的終點。因此,高中英美文學教育不僅有利于增加學生人文知識的積累,而且有助于養成他們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精神,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有效實施英美文學教育的具體措施
1.增加英美文學鑒賞的內容
現如今的教育過程雖然增加了文學作品的講解,但是其主要側重于培養學生對于母語的運用和鑒賞能力,而忽略了英美文學教育中特有的屬性。事實上,學習英美文學教育不僅能給現代學生對漢語的運用給予一些啟發,還能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更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這可謂一舉兩得。[3]因此,不管是從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角度,還是從加強學生人文素養的角度來看,當下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英美文學作品的探究講解還不夠深入,有必要增加英美文學鑒賞內容。
2.適當采用比較文學的教學方法
英美文學與中國傳統文學作品既有相似點又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由于國家間文化的差異以及作者生活背景的不同,兩者在對事件的觀點和描述方式上有很大的差異。為此在英美文學課的講解過程中,應將其與中國傳統文學作品進行比較,讓學生結合兩者不同的時代背景和文化環境,更為全面的去認識其中的寓意。教師應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自覺重視課本中蘊含的人文素養,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結束語學校對學生人文素質的教育,對培養人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英美文化課為拓展學生素質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和文學素養支持。根據現階段英美文化課堂逐步邊緣化的情況,教師應從文學理論、授課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通過英美文化增強學生人文素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季崢.改革英美文學教學切實提高學生人文素養[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
[2]唐一萌,陳艷玲.論英美文學教學與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7).
[3]朱瑤瑤.論英美文學教學與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J].才智,2011,(21).
作者:吳昆侖 單位:桂陽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