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學生的人文素養與創新創業的關系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人文素養的內涵
人文素養是建立在對一定人文知識擁有和內化的基礎上形成一定的學識和修養,反映個人修養與精神層面的優良品質,不僅如此還包括人文科學的知識水平,研究能力重點表達了人的內在品質。它是一個人外在行為舉止和內在精神氣質的綜合表現,也是展示一個現代人文明程度的標桿。
2高職學生人文素養的現狀
人文素養在當代大學生中逐漸出現兩極化的趨勢特征,這主要表現在本科學生人文素養普遍較高,學習成長的過程受良好教育渲染程度較深,成為社會人士稱贊的主要群體。而高職學生在學習過程因其自身及外界原因,學習能力與之相比較為低效,人文素養在成長過程接受較少,精神層面整體綜合素質與本科學生相比,存在明顯不足。由于職業院校生源的分數低,學生的綜合素質也相對低,加上高職院校在專業方面存在急于求成的問題、忽視對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在此傾向下,學生本身更不重視人文素養。在這些客觀因素誘導下,發覺高職學生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的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道德素養有待提高
在眾多的調查問卷所顯示出的問題中大學生道德是一個很深刻的話題,同時也是一個嚴肅的問題。公交車讓座,制止威脅行為、垃圾隨手拾起等體現道德素養的隨機調查中,高職學生調查結果比例相對低,這也正面證實了高職學生整體道德素養有待提高。
2.2文化素養水平一般
職業院校為了滿足經濟結構轉型、新舊動能轉換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要,側重于學生技術技能的培養,往往忽視了學生的素質教育。一些高職院校的領導不重視、專業老師不重視、學生也不重視,就靠人文社科方面的老師支撐著,孤掌難鳴。很多高職學生片面的認為:來這樣學校就是來學技術的,就是將來找工作掙錢的!部分學生沒有意識到文化素養不僅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寬度,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人生高度,對就業創業起著重要的作用。
2.3法治思維欠缺
互聯網時代的信息量大,搜索引擎豐富,知識五花八門,但許多學生基本的法律知識和依法做事、依法維權的思維還欠缺。具體來說,怎樣運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于大部分高職學生還是屬于知識盲點,校園里學生盲目的去貸款、去做兼職、甚至去做一些游走于法律邊緣的事情,一些學生賠了金錢還耽誤了學業。
3職業院校人文素養低的原因
3.1職業院校生源質量相對差
職業院校現在生源越來越多樣化。相當部分職業院校的招生來源主要來自院校的自主招生考試、面向職業高中學生的春季高考以及農民工甚至一些招生來源不嚴謹、不公開的民辦私立院校招收部分社會青年。這就表明,一部分生源質量較差,人文素養先天性不足的高職學生相對拉低了職業學院人文素養。
3.2職業院校的辦學特點
大多數職業院校對其辦學的功能定位認識上有偏差或是偏于現實功利思想,認為學校教會學生掌握一門技術就行了,想方設法開足專業課程,對其人文素養相關的系列課程開設比較少,以致于高職學生在大學期間人文素養未補足。先天不足加上后天的不重視,就形成了職業院校學生人文素質的較低情況。(1)人文素養教育課程少:高職院校在整個課程體系設置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專業、輕人文,重技能、輕素質,重智育、輕德育的傾向。而在已經開設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程上,有存在數量少、質量不高等問題。(2)學生普遍對人文素養不重視:學生本人對自身人文素質提升的不重視。對于精神狀態疏于自我約束和調控,造成了各種性格或者心境問題,比如部分學生思想狹隘,對什么都不感興趣,缺乏創新意識,缺乏積極向上的理想;有些學生意志薄弱,缺乏社會責任感。
4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措施
高職院校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陣地,但由于各種因素,導致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失。通過人文素養的熏陶,可培養當代高職大學生融入社會、適應社會。因此,培養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成為高職院校所一門必修課。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4.1優化學校的課程設置
想要提高高職學生人文素養,完善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必不可少。將教育內容由“側重傳授知識”轉變為“重在提升素質”。引導學生樹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別要加強高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引導學生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4.2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能夠凝聚人心,用故事的方式承載、傳播校園文化。學校也可以統一組織有關的課外實踐活動,例如:組織學生走近大自然,發現大自然的美與和諧,從而提升學生的內在美,進而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
4.3堅持以學校為主體的人文素養教育
曾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當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高職學校大多注重專業課的設置,忽視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就應使二者有機結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
5高職學生的人文素養對創新創業功能與作用
(1)說:“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而人文素養關系著當代高職學生的創新能力,人文素養可彌補新時代黨的號召下創新創業的人文素養短板不足,創新創業則可以間接發揮人文素養的光輝人性。二者相輔相成,自成一體。(2)高職學生在創新創業中是有其自身獨特優勢及不易復制的特點。良好的人文素養是高職學生創業成功不可缺少的決定性因素。但目前因為高職學生人文素養較本科生有明顯不足和短板,這使的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的綜合能力較弱,思考不全面,失敗率較高。大學中提高人文素養教育,其優勢在于高職學生尚未形成全面人格,仍屬于可塑造、易培養的人群。為了將高職學生優點發揮到極致,需要盡力補足人文素養短板。一個人甚至整個創業團隊的人文素質低下,通常會對企業的發展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和傷害。這些也從側面顯示出人文素養對高職學生的重要影響和對高職學生創新創業的功能。因此,提高當代高職學生人文素養已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呂毅.論青少年人文素養的培育和養成[J].智庫時代,2019(3).
[2]黃遠明.淺論創新創業人才人文素養培育[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3).
[3]宋曉妍.淺談中職生人文素養缺失現狀及對策[J].教育現代化,2018(5).
作者:潘玉爽 鐘欣 單位: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