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護生人文素養對護理職業發展的價值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當前護理人員嚴重欠缺的背景下,以鞏固護生專業思想、推動護生職業發展為目的,從提高護生醫學人文素養的角度,探討豐富護生人文素養對推動護理職業發展的潛在價值,提高護理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護生就業率,提升護士職業幸福感。
關鍵詞:人文素養;護理職業發展;潛在價值
1加強對護生職業態度的培養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范疇逐步擴展到社區、家庭,人們對健康日益重視,社會對護士的需求量增大。但是近年來護理人員離職率高,護士缺口大[1]。有研究指出,護生的職業態度直接影響其就業選擇以及護理隊伍的穩定性,護理教育者應加強對護生職業態度的培養,促使其形成穩定、積極的職業態度,降低護理人員流失率,保障護理隊伍有序發展[2]。
2人文的概念及其與護生培養的關系
2.1人文的概念及演變
《易經》指出“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首現“人文”,原意為人的文采、文飾,引申為文章、禮義,是一種道德取向的人文。人文又稱人文精神或人文主義,是指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懷,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重視[3]。醫學教育不能僅限于專業知識的傳授,更應延伸至培養具備職業道德的醫學人才,醫學的終極價值在于其人文價值,人才培養的重點是強化醫學人文精神構建,這是當代醫學教育的歷史使命和重要責任[4],于是在20世紀70年代產生了醫學人文的概念。2010年,英國諾丁漢大學的克勞福德(P.Crawford)等提出了健康人文的概念,進一步豐富了醫學人文的內涵,并呼吁將健康人文作為醫學人文未來的發展方向[5]。醫學人文和健康人文相伴而生,各有優劣。基于全球化和大數據的背景,段志光等[6]提出了大健康人文的概念,綜合分析了醫學人文、健康人文和大健康人文的關系。
2.2人文與護生培養的關系
“作為一個醫生,一舉一動都要為病人負責;作為一個護士,一言一行都要從病人的利益出發。”中國婦產學科的奠基人林巧稚院士這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一名醫者對病人應有的人文關懷。新的時代,對護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具有更扎實的醫學素養,還應具有豐富的人文素養。臨床護理人員應有多彩的人生,目前的護理大都停留在技術層面,若護理服務要有溫度和高度,則必須有道德的引領。目前的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只強調對護生專業素養的培養,卻忽視對護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導致很多護生只愿把護理作為一個工作來看待,而不愿意把其作為一個崇高的職業而奉獻一生。醫學與人文是一對關系緊密的孿生姊妹,兩者相伴而生,相互支持,目標一致。在與疾病抗爭的過程中,醫學總是需要人文的支持和幫助,這種支持和幫助對于病人來說,可以克服恐懼,增加信心;對于醫護工作者來說,可以增加其對病人的關心和責任心,并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
3護生如何豐富自身人文知識
3.1護生應加強對各種優秀文化的學習,提升自身人文素養
人文即人的精神文化,亦即人性與教養,包括知識、文化、道德、信仰、文學、藝術等人類精神活動的內容。人文精神所追求的是真、善、美的統一與人類生存價值的提高。如果說科技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人文則是當前社會發展的主題。護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應廣泛學習國內外優秀文化,包括文學、藝術、書法、宗教、繪畫等,尤其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從中汲取與醫學相關的人文素材,豐富自己的精神內涵,提高人文素養。
3.2通過選修課或通識教育課增加自身人文知識
學校開設選修課的目的就是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不同學校都根據專業培養方案,有目的、有選擇地開設了選修課或通識教育課,讓學生有機會提升自己的人文修養。護生應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積極申報選修課,并認真聽講,從中獲取豐富的人文知識。
3.3從歷代護理杰出人物的事跡中汲取人文營養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的一生充滿了人文關懷,她的事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護理人員。年輕時的南丁格爾雖然生活富足,但覺得自己生活得毫無意義。后來在決心選擇為病人服務的護士當作自己一生的天職后,她才強烈感受到充實的生命意義。克里米亞戰爭中,她竭盡全力為傷病員服務,認為傷病員應該得到護理和安慰,她認真分析了軍事檔案,認為英軍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戰場外感染,這一主張被政府認可。后來成為克里米亞野戰醫院護士長,在她帶領的團隊的護理下,傷病員死亡率下降。她被傷病員親切地稱為“提燈女神”,被國人推崇為民族英雄。1860年,南丁格爾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的護士學校,被人們譽為現代護理教育的奠基人。南丁格爾終身未嫁,畢生致力于護理的改革與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為了紀念她的成就,1912年,國際護士會倡議各國醫院和護士學校在每年5月12日南丁格爾誕辰日舉行紀念活動,并將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以緬懷和紀念這位偉大的女性。護理界有名的南丁格爾誓言,就是南丁格爾為護士所立的誓約。另外,中國政府評選的歷代南丁格爾獎獲得者,都是護理工作者的杰出代表,護生也可以從她們的事跡中獲取人格力量和精神食糧。
3.4從為醫學發展做出過杰出貢獻的大家事跡中提升人文素養
為醫學的進步,很多人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推動了醫學的進步,有的甚至為此犧牲了生命。西方醫學奠基人希波克拉底提出了“體液學說”以及《希波克拉底誓言》,堪稱醫護行業道德自律的經典;希臘解剖學家、內科醫生和作家蓋倫,做了許多動物解剖,開創了解剖學和實驗生理學,重要著作有《解剖操作論》《論醫學經驗》等,其著作對中世紀的醫學有決定性影響;比利時著名的醫生和解剖學家安德烈•維薩里為近代人體解剖學的創始人,1543年出版了《人體構造》這一劃時代的解剖學巨著;解剖生理學家Harvey發現了血液循環的原理,確定血液是在一個封閉的管道內循環,著有《血液循環論》《動物的發生》,開創了動物實驗研究的道路;我國宋代法醫學家宋慈著有《洗冤集錄》,對人體的骨骼做了比較正確的繪圖和描述;清代著名醫家王清任發現我國古代醫書中對人體臟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的描述不確切,于是就在瘟疫流行的災區觀察未掩埋的兒童尸體30多具,逐一進行了解剖和觀察,繪制了大量臟腑圖。這種敢于質疑前人,敢于實地探索的精神令后人敬仰,尤其是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更為難能可貴。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學生要善于去發現、領會,并從中汲取人文營養。
4學校應加強人文校園的創建,促進護生人文素養的提升
人文精神對護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家庭、學校和社會對此應有足夠的認識,需要相互合作并付出不懈努力。學校應加強對大學生人文精神尤其是醫學人文精神的培養,要為學生的成長創建一個具有豐富人文內涵的校園環境。不僅開設豐富多彩的人文選修課程或通識教育課程、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傳授,還可以通過在校園建立醫護名人墻、在教學樓走廊張貼醫護名人像等,強化人文教育。
5人文精神對護生職業發展的潛在價值
護理是最美好、最崇高的事業。“護士的工作對象不是冰冷的石塊、木頭和紙片,而是有熱血和生命的人。護理工作是精細藝術中之最精細者。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護士必須有一顆同情的心和一雙勤勞的手。”這是南丁格爾對護士做好護理工作的要求,也是當前護理工作對護生的基本要求。醫學教育的發展蘊涵著人文精神的滋養和培育,醫學人文與醫學教育整合是新一代教育轉型的方向[7],這也是現代護理教育發展的方向。護理與人的生命、智慧和靈魂有著根本的、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護理比其他任何學科都更強調人文關懷,這就要求護理工作者具有良好的人文修養。豐富的人文精神不僅可以鞏固護生的專業思想、增強護理職業意愿、提高護理水平、推動護理職業發展,還可以培養護生的人文情懷,促使護生進一步熱愛生命、同情生命和敬畏生命,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尊重人的價值、尊重人的生命和智慧,從而使護理工作更有溫度。提高護生的人文素養,穩定其專業思想,推動其護理職業發展,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既需要護生個人對人文的領悟力,也需要人文環境的熏陶,只有個人、社會和學校的共同努力,長期堅持,方能收效。
參考文獻:
[1]高文.在護理本科教育中增加職業認同教育[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13):81-83.
[2]高青,于圣娟,許桂春.護理高職院校護生職業態度的質性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2):103-105.
[3]姚志彬.讓人文照亮醫學[M].廣州:花城出版社,2017.
[4]李芳,李義庭,劉芳.醫學、醫學教育的本質與醫學人文精神的培養[J].醫學與哲學,2009,30(10):66-68.
[6]段志光,解軍,鄭金平,等.大健康人文教育教學體系的構建[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6,36(6):1-6.
[7]曲巍,張錦英.醫學人文與醫學教育改革[J].醫學與哲學,2015(7):1-3.
作者:唐中生 李霞 李艷 單位: 貴陽護理職業學院 貴陽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