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行政后勤部門人力資源外包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根據外包實踐經驗總結,采取此模式,能夠降低企業的經營管理成本,發揮專業機構或者企業資源力量,提高了業務效率。外包面臨著諸多風險,需加以控制。現針對行政后勤部門人力資源外包問題,做簡單的論述,提出應對外包風險與問題的策略,共享給相關人員參考借鑒。
【關鍵詞】行政后勤部門;人力資源;外包
隨著《勞動合同法》修正案以及《勞動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的實施,企業將所有或者部分員工轉為直接雇傭,對其而言運營管理壓力大幅度增加,為降低成本,提高經營管理效率,探索行政后勤部門人力資源外包。從近年的發展情況來看,人力資源外包需求不斷增加。
1行政后勤部門人力資源外包模式的分析
現行的法律法規背景下,派遣崗位必須滿足臨時性和輔助性以及替代性等諸多條件,同時勞務派遣要同工同酬,不僅提高了勞務派遣用工的標準,而且促使企業轉變用工方式。根據企業做法總結,主要采取以下方式:①將原來的派遣員工轉成直接雇傭;②采取外包模式;③繼續使用派遣。一般來說,對于重復性工作職能或者短期用工需求,多采取外包形式補充。相關調查顯示,企業派遣用工轉為服務外包的崗位,以行政和生產以及低端銷售為主,多數北京企業更加傾向于將行政前臺文秘類崗位,采取服務外包的模式,來降低成本。蘇州企業更加傾向于將生產類崗位進行外包。通過人力資源外包的形式,能夠降低經營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但也面臨著很多風險,需審慎選擇。
2行政后勤部門人力資源外包面臨的風險
2.1派遣員工方面
采取人力資源外包的形式,從派遣員工的角度來看,直接被企業雇傭,變更簽訂的勞動合同,能夠被多數員工接受。不過也會提出相應的需求,常見訴求如下:①提出獲得賠償金之后再轉到企業的訴求;②提出要求轉到企業之后可以累積工齡的訴求;③很多臨退休員工不愿轉到企業的訴求。對于這些問題,需進行崗位和員工重要性的分析,制定多樣化轉換預案,結合員工的訴求,深度分析酌情滿足需求,實現外包的價值。相關調查顯示,對于員工累積工齡的訴求,全國超過70%的企業會給予支持,其中北京企業的支持率達到90%。
2.2企業角度
站在企業角度分析,勞動合同法以及相關法律背景下,派遣員工轉變為直接雇傭后,其面臨著以下問題:①企業經營管理成本增加;②經營管理法律風險增加;③正式員工名額有限,難以全部轉變為直接雇傭;④雇用機制不完善,缺少專業人力資源。面對上述問題,多數企業運用人力資源服務外包的方式,應對用工形勢的變化。經過深度分析,人力資源服務外包同樣面臨著風險與問題,具體如下:①法律不健全。受到需求的驅動,制定法律,完善法律,要經過很長時間,因此常常出現法律滯后于實際需求的情況。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模式的發展時間較短,缺少相應的法律法規,比如外包服務商的責權范圍等,沒有明確的規定,使得人力資源外包的發展伴隨著一定的風險。②很多企業未能明確自身是否有需求,盲目進行人力資源外包。采取外包模式的目的是降低經營管理成本,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率,但若外包的內容選擇不合理,比如對業務保密等級的認識不清晰,盲目外包業務,則會給企業經營帶來相應的風險。③外包市場尚未成熟。隨著外包需求的增加,市場上涌現出很多外包服務商,資質和業務能力差異較大,若選擇不當,則會產生更多的風險。④信息泄露風險。對于企業而言,人力資源信息有著重要價值,尤其是在當今的市場競爭背景下,即使外包出去的是相對不重要業務,但受到信息難以完全保密的影響,會產生信息泄露風險,威脅企業發展。
3行政后勤部門人力資源外包的推行策略
3.1健全外包機制
若想保證行政后勤部門的人力資源質量,構建完善且符合實際的人力資源外包機制,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做好頂層設計,消除人為因素的影響,提高行政后勤部門業務水平。實踐中根據企業的需求和實際,規劃設計行政后勤崗位,保障人力資源能夠和崗位實際需求匹配。通過崗位的合理設計,推動企業工作標準化發展,蓄積發展力量。圍繞當前的人力資源外包市場現狀,進行全面調查,優選服務商,促使行政后勤工作質量和效率得到提高。基于行政后勤崗位與企業總體人力資源等的分析,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外包機制,遵循市場客觀規律,推動企業持續化發展。圍繞管理制度和決策等內容,做好信息公示,積極統籌各個部門的需求,比如單位辦公室和財務等,不斷優化后勤管理工作。
3.2合理選擇人力資源外包內容
采用人力資源外包模式,必須要做好風險分析與把控,確保外包的價值實現。結合企業對人力資源的實際需求以及依賴程度,對成本效益與人力資源外包業務的選擇,做好嚴格劃分與控制,力求實現低成本高價值目標,獲得人力資源的核心價值。結合企業的規模大小以及資源情況進行分析,明確劃分職能,要突破傳統積極創新[1]。
3.3選擇優質服務商
結合行政后勤部門的崗位工作重要性以及企業發展情況,來選擇外包服務商。對選擇的服務商,要做好資質和業務能力的調查,實現對外包風險的有效控制。依據企業運用流程和經營效益,選擇管理模式下的資源動向,同時需要考慮行業特點以及文化制度因素等,明確人力資源外包的實際范圍以及監督服務[2]。很多企業的專業性較強,制定目標時,要根據階段性,進行機構人員的對接,因此企業方面可結合服務商的資源整合能力,經過全面分析,合理組織人力資源外包,切實解決企業需求,同時防范外包風險。
3.4構建完善的管理與考核制度
從行政后勤部門的管理角度來看,要結合人力資源外包的情況,對外包人員做好日常管理,切實挖掘其潛力與價值。這需要構建完善的管理與考核制度,明確外包人力資源的崗位職責和工作內容,使其能夠高效配合,提高崗位工作效率,實現對成本的控制。外包的人力資源多經過專業培訓,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富有潛力與價值,因此要注重挖掘人力資源的優勢,減少崗位流動。結合外包人力資源的基本訴求,對能夠滿足的訴求,盡量為其提供保障,進而調動其崗位創新積極性,創造更多的價值。結合崗位工作,設置具有可行性且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圍繞工作量和績效等考核內容,進行全面考核,不斷優化崗位工作[3]。
3.5搭建信息反饋平臺
企業行政后勤部門采取人力資源外包模式,對于風險的防范和控制,要注重搭建信息反饋平臺,做好相關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提出優化措施。依托信息反饋平臺,動態掌握外包人員的素質和相關信息,分析服務商的服務質量,針對存在的服務不完善之處,加強和服務商的溝通協調,提出優化和完善的策略,進而滿足行政后勤部門的需求,切實發揮外包人力資源的價值與作用,提高崗位工作效率[4]。
3.6暢通職業發展通道
從發展的角度來說,人力資源外包需求不斷增加,已經成為很多企業的常態,成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外包的人力資源,要構建公平競爭機制,為其暢通職業發展通道,不斷提高其業務素質水平,進而保障后勤工作高質量落實。在實踐中,要搭建后備人才管理機制,做好人力資源培養,為其提供培訓和學習機會,助力其發展[5]。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行政后勤部門人力資源外包模式的應用,對企業來說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面臨著諸多風險,需要做好嚴格把控。本文結合實踐,提出了搭建信息反饋平臺、暢通職業發展通道等建議和策略,共享給相關人員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盧羿.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外包的應用價值與有效路徑[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4):71-72.
[2]李妍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外包風險及防范措施研究[J].價值工程,2020,39(2):32-33.
[3]辛孟竹.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外包風險及防范措施[J].中外企業家,2020(3):107.
[4]何蕾,李蘭云.淺析人力資源管理外包中的風險與控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12):201-202.
[5]商帆.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服務模式創新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9(35):130-131.
作者:曹勇 單位:廣西廣投綜合能源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