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軟件技術實踐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院校在實施“項目化教學”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如何通過項目,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最大限度與崗位融通。文章以軟件技術專業為例,模擬崗位工作過程,明確職業崗位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分層次按崗位工作流程實施項目任務。從項目立項到項目總結,讓學生集體參予,獨立完成,從而更好地實現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
【關鍵詞】項目管理模式;實踐教學;應用
一、研究背景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如何合理架構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實踐教學水平與質量,是實踐教學改革與發展所面臨的重要課題。長期以來,項目式教學法被廣泛應用于教學中,尤其是高職院的課程教學。根據對高職學生學習的調查發現:盡管教師實施了項目式教學法,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卻不盡人意。本文以項目管理為基礎,以“教育創新、模擬崗位、提升能力”為理念,以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為例,對實踐教學模式進行了深入地教改理論研究,并將理論付諸于與實踐,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二、項目管理模式實施的必要性
“項目教學法”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其目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把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在最開始的項目教學法中,人們主要是采用獨立作業的組織方式。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及生產組織形式對職業教育要求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地采用項目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和其他關鍵能力,因此,也就更多地采用小組工作的方式,即共同制定計劃、共同或分工完成整個項目[1]。現在的世界知識日新月異,新知識、新技術不斷涌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適應變化的世界是項目教學日益流行的主要原因。通過項目教學法讓學生參與相對復雜的、新的問題解決過程,促進了學生高級認知能力的發展。項目教學法還能夠教授學生如何決解實際問題的復雜過程。職業技術學院培養的是把成熟的技術、設計成功的新產品,引進、消化、付諸實施的技術性、工藝性人才。他們從事的是組織、管理生產和經營,實施生產工藝和經營等工作,要解決的是管理問題,經營問題,生產工藝問題,產品質量問題。是針對特定的職業崗位群,以實施知識為主體,重視實踐性、技術性、技能性知識。教學中,不特別強調傳授知識的系統、完整,除理論知識外,特別注重操作能力的培訓。職業技術學院以職業能力的培養提高為核心,組織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職業技術學院在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的培養上,要適應高新技術的應用和復合崗位的需要,既要提高學生專項能力的熟練程度,更要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現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那種只能勝任一種崗位要求的人才已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在快節奏、競爭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特別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職業的流動性增強,職業變換的速度加快,高職教育必須兼顧學生就業和綜合發展能力的培養。對高職學生的學情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一方面,高職學生雖然他們高考成績相對偏低,但他們經過三年高中系統文化知識的學習,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但其專業知識幾乎為零,不具備基本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另一方面,長期以來,教師在實施項目教學法過程中,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往往出現教師講,學生跟著做,但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做以及怎么做,只會依葫蘆畫瓢,而導致忽略了優秀學生和項目的培養;優秀的學生做的項目千篇一律,缺少新意,很難出現有創意項目;落后的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興趣不濃厚,很難參與到項目中。實踐教學質量沒有保障。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曾說過:“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而是相反,有了目標才能確定每個人的工作。”“所謂目標管理,就是管理目標,也是依據目標進行的管理。”項目管理模式來自于彼得?德魯克的管理思想,模擬完整企業運營體系,在教學中實施項目管理。
三、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案
項目教學法的實施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實際應用為主線的教學原則。以項目為契入點,將課堂知識與崗位需求融為一體,這就要求教師事先精選知識點相匹配的若干項目,這些項目依據難易程度的不同,依次分為A、B、C、D四個等級,教師扮演項目經理角色。
1.項目立項
學生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由于所有學生不能達到同一標準,因此教師的教學應該有層次性。項目立項,就是在測評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的能力測試,根據測試結果,評定等級,選取項目。項目測試題可以是筆試題或者機試題,考試內容包括已學知識點和即將學習的新知識點。筆試題以問答題、程序題、邏輯分析題為主;機試題考程序員的動手能力、學習能力、分析能力。測試完畢,統一評分。教師根據測評成績等級進行分組,每組成員不超過4人,A級最強,D級最弱,分配比例為1:2:3:1。分組完畢,各項目小組從項目庫中根據評定等級,選取相應的項目并予以提交。
2.項目計劃
項目計劃階段用來確定各階段、要完成的活動和任務的工作分解結構,明確要完成項目的資源總需求。本階段各項目小組進行組員任務分工,教師指導各項目小組完成并提交《項目計劃表》,教師對提交的《項目計劃表》進行評審。對于能力相對較弱的組別,教師要重點進行指導。
3.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階段是整個過程中最關鍵的一個過程。這一階段,需要對解決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弄清楚問題的要求,包括需要輸入什么數據,要得到什么結果,最后應輸出什么。可以說,在軟件工程當中的“需求分析”就是確定要計算機“做什么”,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本階段,教師講解、指導如何編寫《需求規格說明書》,各小組完成后予以提交。
4.系統設計
系統設計階段是以項目的總體目標出發,對整個項目在進行系統分析后,確定系統的總體結構和系統各組成部分的總體方案,并生成《系統設計說明書》。本階段教師講解軟件設計規格說明書的規范與要求,講解設計工具的使用,指導學生完成《系統設計說明書》,教師對各小組提交的《系統設計說明書》進行評審。
5.編碼&測試
編碼&測試階段各小組按設計方案,實施代碼的編寫與調試。為了保證項目進展的可控性,項目經理監控項目小組的進度,組長每天提交《小組編碼進度控制表》。編碼課原則上不建議教師參與,由各項目組長主導。期間,教師可以對各小組的完成進度進行監控、答疑。但應以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為主。
6.項目答辯
項目答辯環節旨在幫助各小組完善項目,彌補項目設計中的不足,同時也是檢驗各小組項目完成質量的重要手段。各小組對項目測試完畢,準備項目講解PPT,教師指導學生講解,班級內挑選項目答辯主持人,交叉答辯。教師根據項目小組項目講解和展示情況對項目功能評分,填寫《XX班XX小組項目驗收報告》及《XX班項目答辯評分統計表》
7.項目總結
各項目小組結合項目完成的實際情況,針對項目編寫中出現的不足,肯定優點,針對項目中的不足之處,提出解決方案,編寫《項目總結報告》并提交。
四、小結
項目管理式教學,,是學生為主導,以小組形式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按照項目管理式教學的要求,學生獨立地獲得信息,獨立地制訂方案,獨立地實施方案,獨立地反饋信息,獨立地評價成果,學生通過這種反復練習,進而會預期形成自然的、符合職業活動要求的行為方式、智力活動方式和職業行為能力,當再次碰到新的任務時,學生就不再會束手無策了,從而既提高了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同時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
參考文獻:
[1]張治中.高職高專“創業為驅動”的項目教學研究與實踐[J].哲理論壇,2009(8).
[2]馬成榮.職業教育要做到專業與產業、企業、職業的三維對接[J].江蘇教育:職教版,2011(1):1.
[3]楊鳳翔.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開發方法的實踐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09(2):23,54.
作者:李嵐 單位:湖北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