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國貿專業人才培養的路徑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區域通關一體化的快速推進,高職國貿專業人才的培養也面臨諸多挑戰,高職國貿專業改革應從區域經濟、信息技術、就業崗位、課程體系、專業整合、師資隊伍等角度出發,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專業課程體系、推進教學模式改革、保證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探索出專業人才培養路徑。
關鍵詞高職國貿專業人才培養路徑
1引言
隨著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區域通關面臨一體化、自貿區建設的不斷推進等眾多因素的變化,高職國貿專業的人才培養也面臨諸多挑戰,為了能夠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建設,解決應屆畢業生就業難等問題,高職國貿類專業需要探索以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發展需要為目標,建成專業改革所需的校內仿真實訓平臺和校外頂崗實訓基地,打造一支能較好滿足高職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具有高水平專兼職教師和科研隊伍的優秀教學團隊,形成特色鮮明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體系,優化高職國貿專業人才培養的路徑,從整體上提升專業的辦學實力。
2高職國貿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的著力點
2.1以區域產業為依托,對接市場人才需求
高職國貿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充分考量本地區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結合本區域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的具體狀況,研究地方經濟發展中產業結構的調整態勢,明確區域產業結構的發展方向,弄清區域行業發展的重點,特別是針對具有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根據學校辦學實際,尋找、確定特定行業作為國貿專業建設和發展的背景與依托[1]。
2.2以信息技術為引領,適應無紙貿易發展
高職國貿專業的人才培養路徑的改革與優化需實施信息化改造,在具體優化中,應該不斷增強外貿電子制單、電子報關與無紙化通關、電子報檢、無紙化貿易實訓等信息化類的課程教學,適應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的發展需求,使得人才培養路徑的改革與優化與當前無紙化貿易和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相適應。
2.3以就業崗位為導向,細化專業群崗位
高職國貿專業人才培養路徑的改革與優化要充分考慮企業崗位的設置背景,堅持以國貿專業的就業崗位群為導向,盡量覆蓋本地區外貿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根據崗位群的具體情況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針對性的優化,避免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相脫節的狀況,為企業提供需要的國貿專業人才,實現企業需求與畢業生就業良好對接。
2.4以課程體系為主體,強化課程教學改革
分析現有高職國貿專業課程體系存在問題和缺陷,對課程體系優化進行可行性分析論證,通過分流程、分崗位、分模塊、分層次探索能力本位的高職國貿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提出高職國貿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思路,把學生掌握外貿進出口流程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作為課程體系改革、課程開發、課堂教學及實踐教學的重點,在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和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全面創新。
2.5以專業整合為途徑,實現資源有效配置
圍繞高職國貿專業基礎能力增強的建設主題,從學校現有的辦學實際出發,分析現有專業的資源優勢,研究優化專業資源配置的一般規律,研究國貿專業資源配置要素的具體情況,分析各其他專業資源要素對國貿專業建設的影響,在實現效率最大化的前提下,實現國貿專業資源的有效整合,有效落實高職國貿專業人才培養路徑改革與優化。
2.6以師資隊伍為抓手,提升人才培養軟實力
高職國貿專業人才培養路徑改革與優化需要良好的師資團隊,在現有師資的基礎上加大建設師資隊伍,注重專兼職教師的共同培養,多渠道、多途徑建設優秀的教學團隊。也可以在專業群的基礎上,形成師資隊伍的集群,滿足高職國貿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的良好師資隊伍。
3高職國貿專業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3.1明確目標,構建體系,形成極具特色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3.1.1結合區域經濟特色,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大多是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為地方支柱產業、新興產業及產業結構調整、區域經濟發展培養需要的專業人才,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需要充分考慮地方經濟發展狀況、產業結構調整內容等因素,使人才培養改革圍繞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培養地方經濟發展所需的專門人才,實現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行業發展相結合。
3.1.2構建新的課程體系,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以掌握專業技能、勝任崗位要求為出發點,突出高職國貿專業人才培養的應用性與實踐性,力求人文素質教育、專業技能培養、理論知識傳授相結合,構建“一條主線、兩個流程、三個階段、四項結合、五大模塊”的課程體系,即一條主線:緊扣技術技能這條主線;兩個流程:進口貿易、出口貿易兩個方向流程;三個階段:校內理論知識與技術技能學習階段,企業教學輪崗實習階段,企業頂崗實習階段;四項結合:課程體系與區域經濟相結合,課程開發與行業要求相結合,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相結合,專業技能與崗位要求相結合;五大模塊:職業公共基礎課模塊,職業理論基礎課模塊,職業能力主干課模塊,職業能力延伸課模塊,就業與創業教育模塊。通過課程體系的重新構建,探索形成極具特色的高職國貿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
3.2突出特色,注重革新,探索課程體系優化的路徑
3.2.1緊扣進口和出口兩個流程,突出工作過程在課程體系中的主線地位
充分考慮高職國貿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課程體系的設計要依據進出口貿易的工作情境和工作過程,將進出口貿易流程中所需的專業知識、操作技能、職業素養作為課程體系改革、課程開發、課堂教學及實踐教學的重點,做到課程體系設置對準進出口貿易流程。
3.2.2注重行業技術進步,以信息技術為引領對專業課程體系實施改造
“互聯網+外貿”催生了蓬勃興起的跨境電子商務,跨境電子商務是開拓外貿市場的新渠道,對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針對外貿行業發展的現狀加大對現有課程體系進行信息化改造。首先,在現有課程體系中增設行業技術進步所必須具備的必修課程,例如“網上貿易實務”“跨境電商實訓”“電子報關仿真實訓”等課程。其次,通過增設“辦公自動化設備使用與維護”“Photoshop圖片制作”等選修課程的方式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的信息化元素。最后,對原有課程體系的專業課程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注入信息化元素,例如“國際貿易單證實務”課程可改用項目化教學、電子化考試、不斷增強電子制單內容,使得課程體系與當前的無紙化貿易發展相適應。
3.3突出實踐,提升技能,不斷深入推進教學模式改革
3.3.1改變課堂教學單純傳授知識的模式,使理論知識傳授與典型工作任務操作相結合
在“國際貿易仿真實訓”課程中采用合作學習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圍繞貨物的加工、裝運、保險、報檢、報關、結匯等部分或全部環節進行跟蹤或操作來組織教學內容,要求學生按照預設的崗位精心分工合作,完成整個流程中各項工作及組合操作,通過角色扮演強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崗位技能的領悟。
3.3.2交替運用“活動課程教學”“項目引導教學”“任務
驅動教學”“情景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如“活動課程”教學模式就是圍繞各個活動課題(或活動主題)的主要任務,使學生通過活動準備、活動導入、活動實施和總結評價四個階段的動腦和動手,領會知識要點,體悟操作要領。例如“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就是以外貿進出口的實際工作任務為線索,企業的及時工作任務為中心來獲取素材,學生自主完成目標任務。
3.3.3強化實踐教學,注重崗位技能梯次訓練
在課程教學中采用項目引導教學和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中,例如在“國際貿易單證實務”課程中,可采用分階段、分梯次構建信用證審核、各種外貿單據的繕制、審核和改錯等內容,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技能訓練的難度,有層次、有任務、有目標地完成崗位操作,提高崗位適應能力。
3.3.4運用現代教育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利用學校計算機信息技術優勢,通過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仿真模擬教學等多種方式,打破了沉悶的課堂教學結構和氣氛,使知識信息呈現出多種狀態,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多渠道、多途徑的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對提高學習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至關重要,現代化的技術手段為師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文字、語言、圖片、視屏等能夠為現代教學提供了更大的便捷。
3.4內外結合,多措并舉,有效保證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
3.4.1優化師資隊伍,提升專職兼職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實踐水平
在教學實踐中,專職教師需要提高自己的實踐技能,企業兼課教師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從專業教師的角度來看,要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技能,提升教師的專業實踐指導能力,鼓勵專業教師到專業對口企業進行頂崗,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從企業兼職教師來看,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但在具體的教授過程中,怎樣將專業技能更好地傳授給學生,需要進行專業的培訓,提升企業兼職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3.4.2注重過程考核,完善教學效果的評價機制
實施任務驅動的教學做一體化任務改革,注重學習過程,改變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和畢業設計成果的方式。細化基礎性課程的評價要素,科學規范的制定實施細則,促進學生自覺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實現全面發展。專業核心技能課程內容與崗位要求相結合,尤其是實踐課程的教學評價,更應該注重崗位操作的具體過程,實行過程化考量,進一步完善課程考核的評價方式。
參考文獻
[1]操海國,李國富.構建高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著力點[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27-28.
[2]李徐東,徐克敏,劉立超.高職院校學分制管理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石油教育,2010:37-39.
作者:丁春 操海國 單位: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國際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