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企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創新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國有企業在市場經濟的改革浪潮中逐漸向現代化企業轉型,但是部分國企在轉型過程中卻忽略了黨建工作,黨建基礎有弱化趨勢。本文將在分析國企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創新相關性的基礎上提出如何促進黨建工作和文化創新的共同發展。
[關鍵詞]國企黨建工作;企業文化;創新;相關性
在市場經濟影響下,國企逐漸建立了現代化的企業制度,使企業的綜合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但同時企業的黨建工作卻沒有跟上發展的步伐,呈現出明顯的弱化趨勢,這就需要探討國企黨建工作與文化創新之間的關系,在切實加強企業文化創新工作的同時不斷推進黨建工作向前發展,從而發揮其政治核心力量,服務職工群眾,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
1國企黨建工作的不足與企業文化創新特點
1.1國企黨建工作的不足
國企在向現代化企業轉型的過程中其黨建工作被不斷弱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思想意識。在市場經濟浪潮下,受激烈市場競爭的影響,國企開始將經濟建設作為企業發展重點,將經濟效益看作企業的全部,黨建工作被邊緣化甚至被完全忽略[1]。②人員組織。由于國企對黨建工作認識的不足,沒有深刻意識到黨建工作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在企業改制后沒有正確理務組織與其他機構組織之間的關系,黨建相關人員和黨務組織的地位被削弱。③黨風建設。在與市場經濟接軌的過程中,國企內部并未形成良好的民主氛圍,浮夸風盛行,加之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使黨風建設表面化。黨風建設力度的不足使國企黨組織工作人員的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出現動搖,推諉扯皮現象嚴重,庸政懶政問題開始滋生,領導干部及黨組織基層工作人員的作風問題頻發。一些國企的黨組織工作人員工作熱情不高,缺乏責任意識,遇到問題總是“躲著走”,抱著“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的心態面對日常工作事物,敷衍了事,甚至選擇性落實政策,象征性的執行黨組織會議要求,這是對黨組織、企業甚至國家極不負責任的表現,嚴重影響國企的可持續健康發展。④企業制度。國企在轉型的過程中逐漸對內部的人事制度、工資制度等進行了重新的調整,但是黨建制度的制定及完善卻嚴重脫節,缺乏明確的制度作為參考和依據使企業內部缺乏有效的監管。
1.2國企文化創新的特點
企業文化是由特定的價值觀、信念、符號等組成的文化形象,包括企業內部的道德規范、行為準則、企業制度等,企業文化不僅是企業生存的根本,更是推動企業不斷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每個大型企業都必然有其特殊的企業文化,正如威廉所述:“文化體現的是一個公司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在職工和管理人員之間是相互傳達并且一直延續的。”企業的外部環境和市場格局發生變化時,企業的戰略目標必將作出適當的調整,此時就需要管理層重新塑造企業文化從而與當前的使命相匹配[2]。我國加入WTO后,國有企業面向來自國內和國外市場的雙重競爭壓力,在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更需承擔起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的重任,因此,國企的文化創新工作需盡快提上工作日程。與其他企業的文化創新工作相比,國企的文化創新工作主要有以下特點:①價值最優性。從社會整體的角度分析國企之于其他企業的社會價值更加明顯,這也是由企業性質和特點所決定的,國企在開發、利用資源的過程中更要堅持全面可持續協調發展,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企業文化來鼓勵實現。②體制改革的同步性。國企進行現代化企業制度改革的同時還要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與此同時要保持企業文化的高度一致性,為此,國企的文化創新工作要努力克服原有企業文化的滲透和阻力,在全員廣泛參與、上下級協調配合的基礎上構建全新的企業文化[3]。
2國企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創新的共生基礎及相關性表現
2.1國企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創新的共生基礎
國企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創新之間既存在一定的內在理論聯系,又存在實踐層面的實務聯系。兩者在理論層次上的共生基礎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導向的一致:兩者都需要體現企業的先進性和導向性;②組織的一致:兩者都需要體現上下層領導關系及領導成員的交叉關系;③榜樣示范性:兩者都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能夠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性;④雙重性:兩者既要體現時代特點又要體現企業的發展特點和個性。兩者在實踐層次上的共生基礎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企業要想克服原有文化的反彈阻力就要借助黨建工作來獲得更加強勁的后臺支持;②黨建工作只有創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深入到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中才能有效發揮政治監督作用,促使企業文化工作的順利進行。不論是從理論層面還是從實踐層面分析,只有將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創新結合起來才能在有效發揮兩者各自功效的同時實現組織功效的最大化。
2.2國企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創新的相關性表現
2.2.1兩者均是促進國企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
國企的特殊地位決定其在發展改革上要始終以建立中國特色企業制度為目標,在其發展歷程中,黨建工作可以為國企提供源源不斷的政治資源,使國企在現代化企業發展過程中保持社會主義不褪色。與此同時,構建彰顯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能夠更好地促進企業發展,將兩者結合起來,既能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又能體現企業價值,從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協調發展。可見,兩者均是促進國企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將兩者結合起來能夠保證綜合效果的最大化。
2.2.2兩者均是實現人本管理的有效途徑
一項針對國企員工的調查顯示,僅有36%的國企職員認為自己是企業的主人,其他職員都表示體會不到主人翁的地位,調查結果也顯示當前國企在人本管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企業員工是工人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工人階級是黨在建立過程中依靠的主要力量,國企作為工人階級最集中的地方更應當強化其職員的主人翁地位。在實現人本管理的過程中,只有借助黨建工作的力量優勢,創新基層組織的作用形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基層民主,維護企業的和諧穩定。面對新的市場形勢,國企更應當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不斷創新企業文化,使“科學、民主、法治”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基層群眾當中得到貫徹落實,燃起基層職員當家做主的熱情,激發企業活力。可見,兩者均是實現人本管理的有效途徑,將兩者結合起來有助于企業在實現人本管理的過程中保證黨的方針政策得到貫徹執行。
3結論
黨建工作的政治觀念和企業文化是不能直接改變企業的,但是它們可以通過改變人的行為來改變企業,因此,國企應當立足于文化創新工作,堅持黨建基礎工作不動搖,同時注意到兩者的相關性并將其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發揮,解決黨建工作與企業經營之間、企業文化與經營管理之間的矛盾,從而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崔曉.理論水平高實際應用強轉化效果好———2011—2012年度中央企業優秀研究成果評比揭曉[J].企業文明,2013(6):12-16.
[2]周秀紅.基于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文化創新系統同構[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70-75.
[3]周玲,徐浩然.確立黨組織在民營企業中的政治核心地位———“遠東控股”黨建工作19年經驗研究[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12):66-71.夏祥慧,等:“中國夢”背景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分析城市文化
作者:趙凱卉 蘇戩鵬 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